APP下载

金融去杠杆:被动还是主动?

2017-12-29黄文涛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偏差被动金融市场

黄文涛

金融去杠杆还未结束,债市调整可能也尚未完成。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其中,金融去杠杆概念自提出以来,已然采取了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继续推进金融去杠杆的“天时、地利”均已具备,且下半场“强监管+中性货币”将成主基调。金融机构应尽早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盘活存量和增量资金,避免后续被动调整而遭受更大的损失,争取以较小的成本尽早释放风险。

不过,金融机构对此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有的甚至依然遵循既有业务模式,主动去杠杆的意愿和力度明显不足。待政策走向明晰之后,或最终导致市场陷入较为剧烈的被动去杠杆境地。

主动意愿不足

时至今日,金融去杠杆已历时一年有余,但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的意愿还不够强,金融去杠杆更多表现为存量资产的博弈。

尽管政策部门通过“资金成本刚性”、强化金融监管等方式逐步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但从市场反应看,除4-5月份金融机构经历了一轮较强的被动去杠杆以外,其余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意愿不强,甚至在监管协调之际,部分金融机构还选择了重新加杠杆。

今年以来,股权及其他投資增长明显放缓,1-9月份仅增加50亿元,同比少增7.3万亿,但9月末余额仍高达22.1万亿元,远高于2016年初的15.8万亿元和2015年初的7.3万亿元。

而且,同业存单发行量和发行价格普遍较高,市场主体对资金的刚性需求依然旺盛。今年前9个月,同业存单月均净融资额达到16.6万亿元,较2016年同期多增7万亿元,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57BP左右。也就是说,虽然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的行为在逐步减少,但部分机构资产负债调整仍以存量资产博弈为主,主动去杠杆的动力和意愿明显不足。

不仅如此,金融机构对接下来“强监管+中性货币”政策组合的预期亦不足,但可以预计,这将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去杠杆的最重要政策组合。

国内外经验看,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部门,主动去杠杆都离不开监管和货币部门的配合。强化金融监管将是未来金融市场稳定与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为配合主动去杠杆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或是最优选择。期间,央行出于“削峰填谷”和结构性调整需要,在部分时段可能会增加或减少流动性投放量,但这主要是边际上的变化,并不改变稳健中性的政策基调。

但从现实情况看,市场主体对“强监管+中性货币”政策组合的认识存在明显偏差,依然遵循已有思维来理解和认识本轮金融去杠杆。

比如,在很多金融机构看来,大量政策判断都是基于2013年金融去杠杆的调控经验,但与2013年相比,本轮金融去杠杆耗时更长、涉及领域更广,影响也更为久远,不仅涉及到重构金融监管体系等根本制度建设,同时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国家战略高度协同,应以全局性的眼光去衡量和判断本轮政策基调。

这些预期偏差,将使得部分金融机构危机意识单薄,以观望甚至“乐观”心态看待本轮金融去杠杆。

随着“强监管+中性货币”政策组合进一步明晰,此前偏“乐观”的心态出现逆转,或将造成一致性预期的修正和集体式被动调整,导致市场陷入较为剧烈的被动去杠杆境地。

认识偏差

不仅是对政策预期存在分歧,大量金融机构对于国内经济与美联储加息等境内外因素的认知,也存在偏差。

在境内因素上,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呈现出总量稳定和结构优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经济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回落,另一方面也难以轻易明显回升,经济运行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回旋余地。

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未来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离不开一个健康有效的金融市场。这意味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是近期一系列金融政策的重点。

然而,金融市场通常更关注短期经济波动,也常常通过短期视野判断长期政策走向。对于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趋势同向运行时,短期分析视角确实非常有效;而当经济或政策存在重大战略调整时,过于依赖短期波动可能会忽视经济和政策演化的核心逻辑。尤其是市场长期处在僵持阶段时,经济和政策预期偏差很容易形成一致性心理预期和集体性行为。即使经济数据的一些微小变化,也足以造成市场的巨大波动,这既是市场对此前一致性预期偏差的修正,同时也是市场回归经济基本面的必要调整。

在境外因素上,2015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美元指数和美国债收益率走势就一直备受全球金融市场关注。

然而,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同步上行,即使美联储公布了缩表计划,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也相当有限。因此,很多观点都以“格林斯潘”之谜解释该现象,弱化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全球经济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冲击。

但应当看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远未结束,后续美联储还会综合运用“缩表+加息”政策组合推进正常化。这些都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造成巨大冲击。

对中国而言,随着汇率弹性的增强和资本项目改革的稳步推进,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操作空间已有明显提高,但资本流出压力和汇率贬值压力依然存在。而且,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在中美国债利差高度相关的情况下,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边际效应的逐步显现,美国债收益率上行压力对国内债券市场也构成了一定的潜在压力。

大幕刚刚开启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却并非重现。

近期的债市被动去杠杆与4-5月份的过程十分相似,但两者之间却存在本质的区别。

首先,本轮债市被动去杠杆是在长时间僵持之后,金融市场对金融去杠杆政策、经济增长等预期偏差修正后的集体调整,未来金融市场可能会因预期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分化;而此前被动去杠杆更多是监管强化的冲击所致,监管冲击之后金融市场依旧处在观望之中,并逐渐演化为一致性预期之下的僵持格局。

其次,本轮被动去杠杆是金融去杠杆行至下半场后,打破长期僵持格局的一次突破,随着金融机构预期和行为的变化,金融市场的调整可能会加快,债市也有望重回经济基本面。而此前被动去杠杆主要是金融去杠杆政策的一次调整,是继续推动金融去杠杆的一次政策探索。

再者,本轮被动去杠杆之后,金融市场的风险已明显释放,政策部门常态化监管机制可能会相继落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而此前的调整仅仅只是开始,对于下一步政策如何变化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那么,被动去杠杆将走向何方?

可能肯定的是,金融去杠杆还未结束,债市调整可能也尚未完成。此次被动去杠杆之后,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的意愿可能会进一步增强,加之基本面总体稳定、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持续,债市很可能还处在一个相对艰难的调整阶段。经过调整之后,长期僵持局面正在破局之中,债市的配置价值更加凸显,但交易性行情可能尚需等待。

下一阶段,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显著改善。

一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目前抑制资金“脱实向虚”的成效已有所显现,但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随着去杠杆的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同业加杠杆与资产部门之间的正反馈机制将会得到遏制,通过加杠杆获取的超额收益将成为过去式。期间,证券类投资科目将告别高速增长的时代,调整完成后大概率会回归至一个合理水平;M2与社会融资总量之间持续的背离也会逐步得到改善,并最终恢复至相对均衡的状态。

二是金融系统性风险有效缓解。当前市场处在相对脆弱的状态。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金融机构通过同业加杠杆、多层嵌套的监管套利将得到缓解,从而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以及交叉传染风险。同时,金融产品刚性兑付等问题有望得到部分解决,同业业务也将逐步回归本源。

三是資产负债定价回归基本面。随着去杠杆进程的不断推进,“负债成本刚性”和“资产收益钝化”并存的现象会逐步扭转,资产负债将逐步回归基本面。届时融资成本(如7天回购利率)与资产收益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维持相对稳定的利差。

猜你喜欢

偏差被动金融市场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50种认知性偏差
蔓延
加固轰炸机
真相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