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女画家
2017-12-29陈俊珺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里,李青萍的艺术生命就和她的名字一样,飘浮不定。从早年的艺术新女性到在街头靠捡拾为生的老妪,她将人生的高峰和低谷都泼洒于画笔间。
李青萍原名赵毓贞,出生于湖北江陵县的一个小康之家。1926年,15岁的她在当地第一个勇敢地剪辫子、放裹足,成了当地新女性中的一道风景。
进入武昌美术学校学习后,她改名李媛。在那里,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她的人生从此与西洋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2年,21岁的李媛考上了上海新华艺专。当时新华艺专的专职西画老师有汪亚尘、徐朗西、吴恒勤等,兼职西画老师有徐悲鸿、颜文梁、倪贻德、周碧初等。他们既是上海的西画名师,也是当时中国西画界的精英。他们在艺术取向上偏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乃至野兽派,鼓励学生发扬个性。这种学风,奠定了李青萍日后追求现代艺术的思想基础。
毕业前夕,徐悲鸿前来观看毕业生的画展。他在李媛的作品前驻足,称赞她为“新派女画家”。
1 9 3 7年,“新派女画家”李媛受聘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坤城女子中学任教,担任校艺术部主任、游艺部副主任。在茂密的椰林和无际的海水边,李媛开启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教学之余,她进入了美术创作的高峰期,创作风格也为之一变。
当时给李媛带来灵感的,是当地一位印度籍画师的泼彩画。由即兴泼彩获得的意料之外的流动的美感和瑰丽多变的色调,竟比调色板上的色彩更为丰富炫目,这令她为之震动。这种触动给李媛的绘画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她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注重那些偶然性色彩的运用和跳动性笔触的发挥,并从传统织染艺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看过李青萍画作的人,都会为她画作中的热情洋溢而感动。
1941年,徐悲鸿到马来西亚举行筹赈画展,李媛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绘画风格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鼓励李媛出版画集,并亲自为其选编画稿。在为画集取名时,徐悲鸿建议李媛改名为“李青萍”,而画集就取名为《青萍画集》。“青萍”既源自李媛的乳名苹儿,也取萍水相逢之意。青青浮萍,浪迹天涯,恰恰成了这位女画家日后艺术人生的隐喻。
徐悲鸿在画集上题词“艺术第一”,并在扉页上留下了为李青萍所画的肖像。这幅肖像如今保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成了两人师生情谊的永久见证。
如果不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李青萍教书作画的日子也许会一直这么延续下去。但1942年,她在回国途中遭遇敌机轰炸,汽车坠海,她的全部积蓄连同两百多幅精心之作全部坠入海中。她历尽艰辛,孑然一身回到上海。
回国后,李青萍曾拜见刘海粟。刘海粟在参观了李青萍的个人画展后,情不自禁地对她说:“今天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齐白石也曾赞叹:“李青萍小姐的画无女儿气。”
然而李青萍在国内崭露头角没多久,就遭遇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使她的艺术生命跌入了低谷,并且这一跌竟长达30余年。
直到1979年,李青萍才重新拿起了画笔。“积压在腹中的绘画热情,蕴藏在脑海中的锤炼已久的一幅幅画,像火山爆发般得以宣泄,并通过手中的笔付诸纸上,这是何等畅快,何等开心!”李青萍这样回忆。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常常从垃圾堆中翻出已经干成块的颜料,画布更是随处捡拾,从小学生练习本、账簿、挂历、麻袋到被丢弃的布,凡是能用来作画的,她都捡来用。
盡管生活窘迫,但早年的艺术积淀加上苦难中对人生的感悟,使李青萍的作品焕发出了新的艺术光彩。她将色彩在画布上恣意泼洒,压抑了30多年的艺术激情仿佛在一瞬间爆发,她的艺术风格也更倾向于对具体对象的抽象表达。
《生的回声》作于1982年。李青萍恢复公职之后,在她眼前是一片明朗的阳光。“橙黄色的圈象征太阳、地球与宇宙万物生灵的运转,椰树象征我对南洋生活的深情眷恋和我曲折而充满活力的一生。人的生命总会终止,吾辈已老,更应珍惜时光。你们看那画面上空的晚霞,正是我生命的回音、艺术的曙光。”她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20世纪90年代,年迈的李青萍把整个身心投入创作,还在10年间办过3次个人画展。
李青萍作画,往往先把十数张厚纸平铺在地上,然后审视纸张,严格进行颜料油彩的调制、配色、勾兑。进入创作状态后,她目光如炬,将桶中的油彩陡然泼出,并有意识地让剩余的油彩滴流在纸板上,然后再泼洒第二桶、第三桶……当各色颜料油彩交融汇集时,她用画笔对滴流的部分进行引导、勾抹,形成她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或者把纸拉到不同的角度,让油彩顺势流淌。
在她的泼彩画作品《涌》中,蓝与黑让画面像有暗流涌动,红橙黄又像人炽热的情感在心底燃烧。
在《早春》中,褐色的枝丫间绿意萌生,处处透出春的气息。生活的磨炼使李青萍变得顽强,也成就了她的艺术。她曾说:“人生是漫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长河中唯有画笔与我相随。”对生命的挚爱,最终呈现为《早春》中春意盎然的生命力。
李青萍曾说,她发现了泼彩画的两个奥秘:每种颜色只在画面中泼洒一次,每一种色彩就是一个层次;如果把一幅泼彩画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一块都能独立成画。
孤独的李青萍一生未嫁,没有子女。2003年,也就是她离世前一年,她将自己生命最后20年间创作的一批力作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现中华艺术宫)。
“如今回看李青萍的作品,不仅会被作品本身的艺术力量所感染,更会被艺术家久经命运磨难后对艺术愈加执着的精神所震撼。”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