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立新:舞台40年

2017-12-29陈娟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17年11期

不久前,杨立新刚过完自己的60岁生日。60年间,他有近3/4的时间是在演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辈子就干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做演员”。他是《茶馆》里的秦二爷、《龙须沟》里的程疯子、《天下第一楼》里的卢孟实、《雷雨》里的周朴园,也是《我爱我家》里的贾志国、《正阳门下》的杨书记等等。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观众心中的经典。

在北京人艺,表演分三个等级:煎带鱼、酱肘子、炸酱面。食堂大师傅逢戏必看。他要是觉着谁的戏有味儿,那人在食堂吃饭时他会赠煎带鱼一盘;他要是觉着谁的戏有嚼头,一整个酱肘子,连皮带肉白送;他要是觉着谁的戏像菜码在饭下头,非得翻来覆去琢磨,他会亲自下厨,小灶,小碗儿干炸,冬天锅挑,夏天过水,将一碗炸酱面亲自端到那人的面前。

作为人艺的台柱子之一,杨立新时常能享受到炸酱面的待遇。但追溯起来,他到人艺完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1975年春天,为了躲避“上山下乡”,杨立新决定在北京找份工作,这才到人艺参加了考试。面试时,他读了报纸上的《西沙组歌》,又演了一段杨子荣的戏,就这样成了北京人艺的学员。最初的两年,学员们跟着老演员一起生活、学习、排戏,中间还穿插着学军、学农、学工,所以杨立新把打靶、平地、开车床等功夫都练出来了。

每一個人艺的学员,都是从跑龙套干起。

杨立新第一次登上舞台是在1977年初,人艺排话剧《万水千山》。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话剧。戏中,很多年轻演员演红军战士,扛着红旗从舞台这头跑到那头,来来回回要跑上好几趟。杨立新比较幸运,演一个国民党的地方联络员,和演国民党一师长的朱旭老师有段对手戏。“虽然只有两分钟,却觉得很自豪,而且也有了自信。”

“北京人艺有句话:毕业就演主角是一大灾难。你没那能耐,站在台上会哆嗦,私心杂念太多,肩膀扛不起这大梁。”杨立新说,记忆中,他就经历过一次“小灾难”。

1980年,人艺复排曹禺的经典剧目《日出》,老导演刁光覃有意锻炼剧院的中青年演员队伍,就安排老演员严敏求演陈白露,杨立新演方达生。严敏求年长杨立新20岁,两人却要演一对恋人,再加上对戏中讲到的股票、银行等都不是很懂,杨立新“完全失控,找不到办法,慌了”。

幸运的是,人艺和人艺人“救”了他。他继续跑龙套,看别人排练,听别人分析剧本、谈角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黄宗洛老师演《龙须沟》里一个卖酸梨的角色—他在排练厅门口弄了一堆泥,要进排练厅排戏了,先在泥上踩吧踩吧,才带着人物的感觉走进排练场。

杨立新艺术生涯真正的开端是1985年在《小井胡同》中演小力笨,一个在店铺里打下手的小伙计。《小井胡同》排完,他问编剧李龙云觉得自己演得怎么样,李龙云答:“是我脑子里的那个人。”他信心大增。

3年后,人艺开排《天下第一楼》。何冀平拿出剧本给大家读完后,杨立新一点没客气:“这大少爷就是给我写的。”于是他给导演夏淳写了个申请,说“我在宣南长大,从小是京评梆熏出来的”。院里从稳妥考虑,给他安排了B角,结果他一上场两句“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就得了个碰头彩。

杨立新说,他就这样一步步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央。“为什么说是‘推’?随着创业那辈老艺术家90年代开始集体退出人艺舞台,我们这代人不得不共同面对一个特别难的事,就是必须得顶上去。”1999年复排《茶馆》,老观众一片“别排了,给我们留个好印象”之声,后来复排《天下第一楼》《雷雨》,每部剧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不过杨立新这一代人艺演员依靠自己扎实的演出,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他们看着看着就接受了。”

此后,《哗变》《北京大爷》《鸟人》,杨立新真正成了人艺舞台中央的人。等到话剧演员纷纷“下海”演影视剧时,杨立新也偶尔凑个热闹,演演电视剧和电影,比如《我爱我家》《正阳门下》等—很多人都是因为《我爱我家》里的贾志国而记住了他。

近两年,除人艺经典剧目外,杨立新最受瞩目的戏要数和陈佩斯合作的《戏台》。故事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一个京剧戏班遭遇的一系列演出事故。他在剧中演一个卖包子的票友大嗓儿,在危难之际救了场。

“演这个角色,京剧得会,评剧得会,我还在京剧里头嵌了半句河北梆子。”舞台上,大嗓儿京剧变评剧又变河北梆子的唱腔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这种喜剧效果,都是杨立新的“发明”。他会这么多,完全是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结果。“我从小住在珠市口煤市街,旁边就是华北戏院,常年演河北梆子—那会儿我看到台上的大花脸还往后躲呢。有这样的经历,演起大嗓儿来一点儿都不陌生。”

尽管演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杨立新依然觉得“演戏是一件危险的事儿,只要不离开这个行业,时刻都如履薄冰”。

“怎么克服这种心理呢?”记者问。

“不停地审视自己。不会演戏先演戏,会演戏了再演人。”杨立新演戏不光是演,还爱琢磨戏中人。他演《雷雨》中的周朴园,就专门为周朴园写了人物小传。

杨立新说,演戏要一遍遍地琢磨,“往人物心里钻,最后将他的心包裹在你的皮囊之下。你俨然是他,但又不是他,人物还是那个人物。这样人就立住了,戏也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