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隐喻,以及诗学的缩地法

2017-12-29蒋蓝

星星·诗歌理论 2017年1期

毕竟是两代人,老夫与李清荷不熟。隔着一个遥远的“代”,2014年里,偶尔回眸,我像是看见清荷在河对岸点草成林,撒豆成兵,她是十万朵桃花的王——女王,她用了100首诗来点染桃花的浅粉、血与脂腻。这似乎是一种来自于天命的针刺放血疗法,她用一些近于极端的诗学修辞,把桃花演绎成了一种绚丽、打开、弥散的女性文化,有些写法已经进入身体政治域界。我在《极端植物笔记》里描述过桃的桃树、桃叶、桃花、桃实的四位一体的悖论,这让我想到一个古代隐喻,说一个炼剑师为了锻造出一把千古名刃,不惜把生命锻打进去,精神成为剑芒,成为鞘中长啸龙吟的精气神。清荷互训桃花,喻象如何回到喻体?就像博尔赫斯所言“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这分明是一个回环接龙魔术,但是,草本如何成为木本?但,她似乎做到了。

《布景者》当中抽空了桃花,清荷显然移走了她的道具,匆忙间仅仅有些花瓣散落在字里行间,既像出于无心,又像是某種刻意安排。这样,无香味的花瓣构成了清荷阶段性的诗歌生命踪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色如故。色即是空,但空,未必就是色。在着意与放弃的过程中,桃花之王与诗歌女子移形换位,就像一朵迎风怒放的桃花,它吐出的梦境因为风的缘故,又为自己加冕了一层逆光的丝绦。我隐约感觉到,不从这个入口进入《布景者》,就找不到北,甚至容易成为“桃花瘴”的中蛊者。

《布景者》分为四辑,由于她没有标注写作时间,我的推测是:诗集是“倒编”而成的——从现在开始,逆时推向过去。在一个喧嚣的时代,在一个人人深患名声焦虑症的时代,清荷安静地盛开,用最可靠的生命直觉与奇思妙想,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充满女性感官与视域的心灵图像。生命直觉的书写技术调控有度,可以使女性文本在艺术性与个人性之间趋于和谐,也能使高蹈的女性主义趋于落地,诗人的生命与生活由此获得了雅致以及款步莲韵。在我看来,《布景者》也可以视作诗人的踪迹史,既有现实在场意义上的,更有生命诗学意义上的,逐渐形成了她的直觉体悟式的创作倾向,这在《布景者》中表现为一种竭力叩问“境生象外”的韵外之致,讲究情景与思的互嵌,大开大合的言语突变等几个方面,由此形成李清荷诗歌口语与隐喻对撞生成的鹰翅风神与水体情韵。总体而言,我最喜欢第一和第二辑,第四辑《写给项羽的后十二封情书》异峰突起,完成了她顶风书写的高音部叙事。

从诗歌到诗学,人们随处可见凝聚着诗艺的直觉和思想的升跃的辨析,以及写作者的心灵与过往灵魂的碰撞。诗歌的语言文体,绝对不再是一个构成“问题的问题”。记得诗人袁勇说过,“非非”写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在变构和超越语言自身的同时,完成语言的使命,上天入地,找回语言的灵魂,提升语言的精神。一个诗人要在语言中闪光,到死为止!李清荷未必会相信、适应这样的语言观,她不过是在自己身体与现实革命的域场里,用泥土与语言,重新塑造了一个自己的诗歌仿生体,让另外的自己与历史往事、与一去不回的时光、与恩爱情仇,逐一进行一次一次的诗歌改写与美学修复。身体是诗歌的导师,身体也成为经验的受益者。

《布景者》之名,来自于诗集里的一首同名小诗:

麦地的劳作是自然清新的

我允许人们高声赞美

灾难的制造者是不可饶恕的

(他们将太多的矛盾推向事物发展的相反方向)

我允许他们把加于自己的无限荣誉摘取下来

走来走去的风景是傍晚数时间的人

那些是宝贵的

我允许时间为他们停下来

诗中出现了峭拔的《圣经》语式,那个高高在上的“绝对存在”,似乎降临在我们的女诗人舌尖。这让我想起耳熟能详的场景:狼奔豸突的利欲街头。一脸油汗的伪善者。急于出名的牙科医生。高举标枪的苦闷者。股票交易所门前沮丧的、悲痛欲绝的胖编辑……这些场景虽然不至于是“无知的风景”,但他们已经成为时代与生活的“布景者”。景观的边缘,“走来走去的风景是傍晚数时间的人”默然,一个欲望的舞台布景完备,那些“宝贵的”展示时间踪迹的人,似乎要伴随时间的背影而去。那个“绝对存在”以女声发话了:“我允许时间为他们停下来”。其实,人们极可能坎坷一生,最终发现自己终点,恰恰是发现浮士德博士临终的起点:“停一停吧,你真美丽!”我再说一遍,就像博尔赫斯所言“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唯一不同的是,这样的轮回,必须由一个人去实践——我来了,我看见,我说出。

在我看来,一个成熟的诗人一生就是依靠几个不死的隐喻,来集聚、来呼唤他们散落在这些隐喻四周的言辞断片,这些阶段性的隐喻就像他们的脊椎,最终擦亮了那诗意的额头。隐喻既是诗人的面具,也是他们的脸。既是自己的异形,最终异形也成为了自己的主脑,自己反而消匿在隐喻的浓荫以及氛围之中。中国当代最为重要的女性思想家、诗人萌萌说得非常剀切:“字、词,从它们一诞生起就携带着隐喻。即在字、词的具体性和单一性的后面隐藏着它们与生俱来的、甚至是促成了它们诞生的象征性和隐喻性。诗,或许就是对原始语言的追问、追逐。”

如果说“桃花”俨然已经是清荷诗歌的一个隐喻的话,“布景者”却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从根本上讲,隐喻已经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理解世界、进入事物的唯一秘密口令。隐喻既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方式,也是共时性和历时性、中断性与连续性、单向性和重复性的双重结构以及多重递进模式。隐喻是在三个层面获得生衍的——作为修辞的隐喻(修辞手法)、汉语固有的“隐—喻”范畴(比兴、意境等古典诗学概念)和隐喻性(包括了诗学、语言学、修辞学、意识形态学等等),考察李清荷近年的写作,她将更多的使用第一义和第二义,但有时会混同使用。在这个意义上,一些口语诗人“拒绝隐喻”的美学自况,如果可以立论的话,即便是在狭义修辞方面也显得较为勉强,更何况他们不可能拒绝隐喻性,否则就没有诗性写作这码事了。英国学者C.路易斯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我赞同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活的隐喻》中的结论: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象,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他甚至指出,隐喻的诗歌性与诗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就是说,花开两朵,还是一枝。

口语化写作是一种大势。但是,清荷的诗歌里过多的口语化倾向就不能引起必要的警惕。至少在我看来,我不太赞同口语不经纯化的率性写作,西尔维娅·普拉斯就练就了口语与身体、隐喻与情欲的平衡术。

前天晚上,我与青海诗人、作家辛茜谈到清荷的文体时就认为,一个诗人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语言体系至少进行两次净化:其一是必须对过往年月存留在我们意识里的大词、根本无涉思向的套话进行祛魅;其二是必须对毫无棱角、毫无快感的庸词进行祛魅。清荷诗歌里,她不经意间就冒出了诸如“泰山压顶”“风和日丽”“指点江山”“铁血丹心”等等套话,这些套话根植于意识深处的骈四俪六,它们是制式文化的友人,但分明是诗性的大敌,在我心目中就是捕食自由的天敵。乔治·奥威尔说:“用旧词来制造新词使它失去了任何真正的新鲜感,这样做是不行的,但是仅仅随意拼凑几个字母来制造新词也是不行的。你必须确定新词的自然形态。就像商定新词的实际意思一样,这需许多人的合作。”清荷的语感、语式尚处于变化过程当中,我提出来,不一定正确,希望清荷引起反思。

我读到《西街聊记》时,心头涌起“微暗的火”,更有无以名之的况味——我写作《人生如蚌,蚌病得珠——关于流沙河、何洁断代史》长文时,去过城厢镇,抚摸西街到槐树街那些斑驳的青砖、风化的条石和松木门板。清荷利用诗歌的“甲马”,展示了“诗学的缩地法”,她回到了50年前——

一条长长的街道巷子,像一条绳子似的

通向深处。我在街上,走过来

走过去。差点与数十年前的

流沙河擦肩而过。旁边就是三清观

他那时还是一个孩童,

或是一个留着带时代印记的发型的

青年文学爱好者

……

那种强烈的在场感,想象中的几个细节,凸显了一种铁链哗动的动感,清荷的高跟朵朵朵地响在“故园”的场域,这不禁让我想起卡洛斯·威廉斯笔下那个弯腰拔掉鞋跟钉子的描写:

流沙河,一个在城厢镇生活多年

在阴暗潮湿的槐树街故居里

写出《草木篇》的老诗人,是可敬的

如今,他院子里的凤仙花开了

让跟泥土一块长大的我,觉得格外亲切

矮矮的花圃里,一棵长得无比硕壮的

车前草,都让我找到了当年流沙河

生活的滋味。只是我不知道,当年

作为幼童或者青年的流沙河,是否想到过

一个他乡的女子,因为孤独

因为无法让夜变得更加妥帖,而以悲观主义花朵的名义

驻足在他的门前?

结尾明显弱力了,太白。我想,如果不是玫瑰之刺靠近了里尔克的手指,那也应该是“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之于曼陀罗。清荷啊清荷,你有点冒险。

其实,谜底就是谜面,正如花,也可以不开。不论植物是否泄露这一秘密,你靠近的存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钉子,而且不容易拔掉。

至于在第四辑里的两首长诗,清荷的诗歌“甲马”继续远游,与项羽、与虞姬、与周瑜、与二乔、与浪子燕青等英雄美人称兄道妹。既然不想“等待戈多”,那她就没有从荒诞中离场。清荷一直在场。相对而言,清荷的个人天性是不惮于荒诞的。她一旦回到诗的字里行间,她就也承担了“他人即地狱”的命运。为此,她毫无顾忌地摊开自己:

我们所熟悉的是彼此昨天的

心灵相通,而忽略偶尔的变更

我的懦弱被蚕食,碎裂增加

小乔,我宿命的妹妹

从婴孩开始就与你一起入睡

汁液浓绿,马蹄声里我嫁给孙家子弟

不经意里安守妇道,也是在墓地

改变那些美好的爱情的品位

依靠余生里萌动的诱惑

打败凌云之志,用沉落下去的一截理想护身

小乔,我们无形无体、秘而不宣

同性相怜,轻如鸿毛而蔓生枝节

应该说,诗行里有不少好段落,但总体上过于直白了,好的诗歌是获得了感性与经验之间的平衡,而更多地侧身于经验。诗歌和生活的关系,很像“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关系,彻骨的又是疏离的。诗能融入生活的肌理,可触摸,有体温,具有强烈地可感气息,这就是诗的在场感。但清荷诗歌里更多的却是俯身于悲情的在场感,由此产生了一种更为陌生的间离感。我就有点疑惑了:到底是要乘风归去?疑惑是要与英雄美人手挽手回到现实?或者你就是要告诉人们——清荷乃是他们默化的情爱记录者吗?他们也是“布景者”吗?长诗《人的世界不再安静》的题记是:“清荷无情义,世界无情义。”也许,这是可以逆推、互训的结论。既如此,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