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诗史,新眼界,新批评

2017-12-29费碟

星星·诗歌理论 2017年2期

去年年底,潘颂德教授给了我一本任毅先生写的《百年诗说》,到今天战战兢兢地不知翻了几遍,从春节开始想动笔,到今天下决心动笔起码也有五六次了,欲动不能,欲罢也不能,总不能老是在心头打转吧。正如陈国恩先生所说:“读诗是一种缘分,论诗是一种勇气”,那我也拿出一点勇气的勇气,说一说《百年诗说》。

新诗发展到今天,也快有百岁生辰了,海内外学者、诗人、评论家对中国新诗从各种角度评说的,也未知其数,说艺术的说架构的,做教练的做裁判的做运动员的等等,各种评说风格各种抒写态度的都有,而象任毅这种既不是大包大揽、面面俱到地概说,也不是挑三拣四、没有章法地专论,全书对泱泱中华的诗坛状态有一种去粗取精、由表及里,重点突出,倾向明显,这无论对学者研究,还是对诗人创作,都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文学的史料价值。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看,有值得推崇借鉴和深入思考的价值。

首先,从时间脉络来看,粗线条地划分了三大块,20世纪上半叶的生成、20世纪下半叶的嬗变,以及21世纪初叶“新诗的二次革命”,这种划分属于通常的几个做法之一,但在具体的每一个时间块里,他以代表人物、代表诗作及特色、诗歌风格及所处背景来阐述这个时间段的诗坛状况,有细化的剖析,这就是面上去粗取精,节上由表及里,点上显微剖析。这样勾勒出的诗坛状况,不啰嗦不拖沓,分析细腻,粗得合理,细可启智,诗人的诗作风格和时代特点,经过入理的解剖,既可给学者获得来龙去脉的研究价值,又可给初学写诗者带来效仿练笔和写作提高的启示作用。

比如写鲁迅和郭沫若: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所表达的艺术化情绪宣泄,分析其焦虑和反抗哲学的形成,成了鲁迅对个体和社会矛盾关系进行更为深邃的哲学思考的感性基础,焦虑的一方面使他感受到内心的痛苦、挣扎与希翼,另一方面也使他获得了正视自己、批判自我的勇气,把被动的消极的焦虑体验化为主动而积极的面对,并形成文本,进而大略地了解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形成概况。同样,郭沫若也是“五四”时期的另一个杰出的诗人,从《女神》中去体现五四狂飙带来的时代精神,彰显了歌颂创造、热爱生活、个性解放及爱国情怀,也把“五四”以来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成果做了精要的展示。当然,读者结合原作可能得到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有典型代表的刻画,也有诗群扼要地勾画,书中展示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徐志摩与戴望舒在比较中纳入一节;“七月诗派”选取了主要的三位绿原、曾卓、阿垅归入了一节;同样,把“70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归入了专门的《“70后”诗歌研究》一节。这些都是这本书的基本特色,从点上到面上,有详有略地论述,基本轮廓还是清晰的。

其二,尤其对代表诗人的风格特征以及形成的客观成因,论述得非常鲜明而有特色。

长期以来,对诗人的诗作评论多,就诗论诗的多,而对诗人的风格及其形成路径探索的少,以至于一百年来几乎没有个性风格鲜明的诗人群,任毅的《百年诗说》通过潜心收集和探索分析,对主要诗人的诗歌风格、特色以及形成的过程,有深入的描绘和刻画,为新诗诞辰以来的中国诗坛竖起了一个个形象鲜活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诗人雕塑。

比如对“左翼之子”杨骚的诗,表述是这样的:“杨骚早期诗作注重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和思想性见长。杨骚诗歌表现主题,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关注民生。杨骚诗歌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实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说他诗歌风格是这样概述的:“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浓郁的感伤情愫、精致的诗语技巧、丰富的诗歌想象力”。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引证和理论论述,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全书仅写杨骚这一小节,考证分析使用的参考书,包括杨骚的诗集和多家诗论版本就有十五本之多,由此感受功夫之深,参考资料之广,论证鉴定之细,可见一斑。

书中每一节对诗人的陈述,都有简短的引言导读,帮助读者概括地了解各个时代、各个群体和诗派及代表诗人的大致特点,比如20世纪下半叶,从余光中、食指、舒婷到昌耀、朱增泉、梁平等,在引言部分都有诗歌风格和特征概括。以舒婷为例,除了专门对舒婷的论述,也简短地带过了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这一时期的“崛起的诗群”。可见,对群体风格、流派代表和个体诗风、重点与一般,轻重缓急,详略搭配等等,都有所兼顾。又如,对军旅诗人朱增泉所形成的忧患精神与超时空意蕴的诗歌风格,对高原诗人昌耀所具有的“阔大而深沉”的意象诗风等等,书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客观描述和分析阐释。

可以说,诗人有自己的诗风是骚客成熟的标志;国家或地区有一群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诗人,才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浪漫的人文情怀与民俗礼仪文化的骄傲。

其三、注重诗人诗群及其产生的历史成因和理论探索与解构,为诗歌理论的发展和美学构造的探索,提供了客观分析。全书不是专门的诗歌理论书籍,对诗学理论的描述,仅仅提供了一种状况和现象,而任何代表诗人所形成的理论依据和定义阐发,书中都以客观的笔调加以阐述,这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

比如对各种诗派的定义和表现风格的描述有:朦胧诗:“是以形与象之间的关系去构造诗歌,诗人借助刻意营造的各种隐喻意象,将象征主义修辞与浪漫主义精神一同注入诗歌文本中,曲折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詩歌”(218页);第三代:“采取了‘非表现——超情态思维’的创作理念,使其在审美感受和体验层面上,能够处于一种‘非定值,非指向的空白状态’”,“它的出场是从写诗开始,以批评立身”(218页);有关“中间代”,书中这样表述:“以一种稳重的态度接过了诗歌接力棒,表现出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感”,“甚至还纠偏了‘朦胧诗’的愤慨和‘第三代’的盲目偏激的弊端”,在社会转型和生活转型中,“使得诗歌创作也越来越趋向私人化,注重个人体验,致力于把‘个体’体味到的‘真实’用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219~220页)书中对这三个诗派,以及表现特点、诗风特色、代表诗人均有阐述。

显然,这对未来研究与考证诗坛更替变化提供了简要的依据,包括所使用的参考资料。尤其对诗歌理论的探讨,有明显的偏重,也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每个章节都涉及到理论的探索,把《21世纪初“新诗的二次革命”》作为第三章的标题,其本身就是突出重点的标志性解说。

整个书中涉及到的诗歌理论新观点新说法还有不少。比如对“新诗二次革命”的论说相对说得比较全面和详细,并单独列出一节专题阐述。新诗二次革命的新构想由吕进和骆寒超先生等诗学家提出,书中从“新诗二次革命”的提出及其反响,到学理基础与现实依据,再到诗歌精神重建的向度等三个方面作了深度阐述,其核心内涵就是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十多年来,这一观点在国内外曾引起较大反响,在诗界和学界均引起过热烈讨论和深度思考。由此可见,全书在内容的取舍上还是有区别的。对已经形成系统的诗歌理论的就单独列出给予叙述;对各种诗歌流派和风格的理论观点,在叙述中则给予简要概括,像艾青诗体散文化,余光中的传统与先锋,“70后”诗歌语境等,都是把他们各自形成的诗歌风格,做了一些扼要的理论概括。

通览全书,从时间上分为三段,从内容上突出重点,大致而清晰地勾画了中国百年诗坛的概况,每个章节基本围绕三个特点:主要诗人(群)及诗的风格特征和诗学诗论的理论阐述。当然书中像臧克家、贺敬之、何其芳、李瑛、郭小川等没有适当的篇幅给予表述,似乎有点遗憾。但是总体来说,无论学诗论诗,还是研究思考,都具有较高的积极价值,值得阅读、值得参考,作为史料值得收藏,值得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