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当代诗歌的时空体构建

2017-12-29夏吟

星星·诗歌理论 2017年2期

当代社会的高速性,让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异化,而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带来了人们在更大地域范围内跨空间生存,人们在空间上的漂泊感异乡感,逐渐强于在时间上的历史感。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许多人造的空间,福柯在《另类空间》将人造的众多异质空间定义为“异托邦”,并对“异托邦”空间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福柯说:“追溯使当代人焦虑的根源时,更多的不在于时间而在于空间,在于人们对组成空间的诸种要素进行重新分配,而时间只是这种关系分配中的一个要素。”[1]各种异质的“异托邦”空间已密布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同时,“现在有不少思想家发现,对宇宙万物,包括人类而言,空间性是比时间性更为本质的存在维度,人类的生存的空间关系的改变对人类命运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一种意义上讲,时间并不存在,空间意味着一切。”[2]为此,西方学术界的多个门类开始了“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向”,形成“空间热”现象。

杰姆逊指出“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的心理经验及文化语言都已经让空间的范畴、而非时间的范畴支配着”。[3]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表现也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感消失了”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时间消失了”的感叹中,时间性叙事在后现代主义诗学中有淡化或者弱化的趋势,“空间诗学”成为文学写作中“历史感消失了”的焦虑出口。

空间从物质存在角度来说是人活动的场地,物理上的空间和地点相联系,而地点是人们“诗意生活的栖息地”。后现代诗学讲究写作的在场性,强调在文学写作中要纪录人们在具体时间和空间中身体和内心的活动。巴赫金在《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提出了时空体的概念,认为“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我们将称之为时空体”,强调时空的不可分割性,文学写作要将时间和空间两大支撑文学叙述的脉络融合起来,认为在文学作品中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要素要融合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文学作品中,时间和空间互为标记、相互转化、相互支撑、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可以解读辨认的整体———时空体。

巴赫金进一步提出,文学作品中的一切时间都是特定空间中的时间,而文学作品中一切时间进程都需要借助特定空间的历史痕迹来展现,一切空间都是一定时间中的空间。而作为时间和空间融合体整体的时空体,不仅仅是作品的中心元素,还支撑和左右着作品中其他元素的基本状态,如小说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观念等深层意识形态都需要外化为时空体,才能被读者体验、认知和评判,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在小说写作和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作家和文学研究者所接受。

“诗歌是在时间之流中运动着的有声的空间”[4],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样式,它的表现形式和对象也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的整体性融合,诗歌写作中的诗意承载也需要外化为时空体。巴赫金提出的时空体这个概念在诗歌写作中可以运用,同时,在诗歌研究中,时空体这一概念也有许多启发意义。

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写作中,诗人的历史感被强调,诗写的时间维度历来为诗写者所重视,诗人的时间表達技巧也为诗评家所强调,时间上的线性表达或复调表达在当代诗人掌握较熟练。但我认为诗人的空间感同样重要,从一种意义上是,空间可以承载时间,空间可以成为我们观察感受时间的航母,我们永远也回不到事件发生的时间中去,但我们可以多次来到事件发生的空间,读者可以和作者获得空间上的同地性,从空间分享中获得阅读上的亲切感和体验上的相同性。

中国当代诗人要意识到诗歌写作中的空间视角、空间思维、空间表达对丰富诗意有重要作用,在空间维度上经营诗歌,注重构建自己独一无二的时空体,在诗歌中留下中国特色的空间痕迹和时间过程痕迹。具体来看,中国当代诗人在构建诗歌时空体时,需要吸收我国诗歌传统中的“意境”表达方法,注重对当下在场性空间的书写,打破空间的封闭性和时间的局限性,构建内容有多重性的时空体,注重挖掘自身心理空间的能量,同时要吸纳西方后现代空间诗学的空间化表达手法。

一、学习中国古诗构建有意境的时空体

传统西方文艺理论,认为书法、绘画和建筑是表现空间的艺术形式,文学是表现时间的艺术形式。而在我国古代文论却十分强调“诗画同源”和“诗画一体”,我国古典诗歌讲究“诗中有画”,而我国书画艺术讲究“画中有诗”,诗书画一体让多种艺术形式在融合中达到对表现对象的“时空合一”,这种“时空合一”实质上完成了时间和空间融合一体的时空体的构建,并力图向高层次的 “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升华。古诗中的情景空间和心灵空间“比兴”,架起了外在空间和内心空间之间的桥梁,中国古诗中这种通过“比兴”构建有意境的时空体的传统和方法,中国当代诗人应该继承和发扬。

我国古诗不长于进行时间性的史诗构建,讲究的是有意境,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5],营造出的“意境”打上了诗人深刻的主观烙印,“意境”化时空体是古代诗人以客观空间来写主观空间的典范,我们今天阅读古诗时,还能回到古诗所写的空间。我国古诗在空间表达上还很有思辨性,古诗中的空间变化承载着诗人的情思,空间中的边塞、高墙、河流、江湖常常和心灵的边界、隔断、跨越、超越等,形成比兴,古诗中的窗、桥、门、岛、云深处等空间参照物,常常有丰富的隐喻内涵,空间叙事是带有心灵象征的叙事,我们今天阅读时,依然能比照我们的生命经验,和当下的空间进行印证。

中国古诗的经典化作品中,留下了无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情与画意渗透的意境深远的时空体,达到了时间和空间的相互支撑,在诗画一体的倡导下,中国古诗中随处可见让人震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空间思维。中国古典“意境”的立体性、丰富性、跨文化性、跨时间性也被时间所验证。中国古诗既是时间表达的艺术,也是空间表达的艺术。这一点,没有被我国诗歌研究者重视,但庞德在翻译中国古诗时注意到了,他对中国古诗中的“空间意境思维”“意境立体化”进行了精彩阐述,并主动在其意象派诗歌创作中进行学习和运用,写出了《在地铁车站》等影响广泛的作品。

在我国当代先锋诗人对我国古诗的“意境化”写作方法不屑一顾的情况下,许多西方后现代诗学流派主动学习我国古诗的“空间意境化”表现方式,还特别形成了影响广泛的“空间诗学”,广泛地吸收了我国古诗中的空间意境构建方法。

中国古诗中“物象源于心象”,空间意境、空间叙事的时空体构建在表达诗人的情怀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我国古代诗人对空间的敏感性审美体验,对不同空间的审美性表达,在增强诗歌的韵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我国古诗中的时空体构建,也获得了超越时空的传播。中国当代诗人要认识到,古典诗学中的“意境”,有许多时空体构建的开放性多义性的阐释空间,也有许多今天我们写诗时需要研究、学习和吸纳的元素。

二、注重构建当下性在场性时空体

诗歌是表达生命和灵魂的艺术,作为诗歌创作主体,诗人和自己生活的空间环境紧密联系。诗人生活的空间是他审美的对象,也是他乡愁的起点,更是他现实身体所在之处,诗人在场的空间和诗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相联系。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生存的理想空间是“人诗意地安居”的家园,是存在和大地。

在思想史上,海德格尔提出的“在场性”,影响了西方哲学界和文学界,“在场”的写作就是一种不脱离写作主体所在空间的写作,要求写作活动写作对象在特定空间里进行,要在“面向事物本身”的前提下,去逐步展开诗人的直接经验,进行无遮蔽性和敞开性的澄明写作,写诗要“开启一个世界,凸入一个大地”,诗人的天职是“引领人类还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诗歌的在场及物性离不开时空体构建,空间诗学强调在场、在地、在此语境, 如中国有句俗语所说“本地风光即佛天。”,是诗人的“在”加强了诗歌的现场感染力。但在中国当代诗歌写作中,却出现了一种脱离大地剥离此在的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心不在焉”的写作,比如知识分子写作有少数诗人就写了太多的远离中国远离大众生存空间和自己生存空间的诗歌,他们的不在“此地”的西化写作,构建非在场性西化时空体,用典西化,语言欧化,忽略了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语言、习俗、政治、经济、情感、道德、审美差异,写出大量没有多少国人看得懂的诗歌。空间是人活动的空间,是诗歌产生之地,也是诗歌阅读之地,脱离了具体空间的诗歌写作会流失读者群体。这样的远离生命热气的诗在阅读上是无效的,这类抽离了诗歌的诗意生成空间的诗歌,不值得继续提倡,也不值得后辈诗人解读追捧。

对大多数的身体和灵魂依然在中国这个现实空间的中国当代诗人来说,“此在”的写作依然是对中国空间的写作,在时空体构建中,要对自己诗写的空间有深入的经验和了解,紧贴存在和大地,诗写当下此在的生命感受,从自己生命此在的“这一空间”出发,建构时空体,在诗写生命现场的同时,完成写作的当下性担当。

三、构建打破空间封闭性和时间局限性的时空体

中国当代诗人从“此在”空间出发的写作,不能是封闭的,而应以“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气势链接远近古今,有力度容纳更开放开阔的空间,并力图突破时间对诗歌流传的限制。

一些当代中国诗人主张的地域性诗歌地方性诗歌地理诗歌和生态诗歌都和“空间诗学”密切交叉联系,这里所说的诗歌的时空体构建中的空间性,不仅指诗歌写作的地域性地方性,时空体中的空间和时间是哲学性本体性的概念,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地域性更多的是地理性概念,而中国诗人常常说的地方性地方主义更多的是一种“在场性”概念,类似于上文中说到的“此在”“现场”。

当世界正以不可抗拒的速度推进全球化,世界上的每个城市和乡村,都受到了来自政治、经济和文化强势地方的越来越巨大的霸权影响,其自身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弱化,越来越多的地方在互相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农业时代封闭的地域,人们的空间感、空间观在急剧改变,社会技术化现代化网络化的速度,使人们的跨空间生存和跨空间交往成为日常现实。

这样,后现代的地方性就不再是封闭的地方性,而是空间开放包容的地方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今天的诗歌时空体构建应该有比地域性写作和地方性写作更为开阔的境界,中国当代诗歌的时空体构建可以是地域性的,但更需要将无数的跨地域元素充实到当代诗歌的时空体构建中。

四、構建容纳多元空间的多重性时空体

不仅仅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自然空间的美,应该成为当代诗人的诗写对象,诗人也不能去简单的摹写现实时空,而要在诗写中在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现实空间、想象空间、神灵空间中自由出入,只有从世俗生活空间出发,调动自己的空间意识、空间知觉、空间记忆、空间体验、空间想象,进入到想象的多重诗意空间的时空体构建,才是富有诗意独一无二的时空体。

在空间诗学研究中,自然的物理的地理的空间普遍被称作第一空间,第一空间是人的生命依托的物质提供地,是人生活的此在处,今天的诗人面对的第一空间不再仅仅是优美神秘的自然空间,还包括大量的已经被人破坏了的生态失衡的空间。人还在包括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第二空间生存,在这个第二空间,个体人成为了社会关系立体网状空间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点,人在社会空间中所处的点位不同,处境也就截然不同,第二空间的进步和落后,开放和闭合,影响一代代人的命运,不同第二空间的文化渗透交融冲突,也构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奇特魔幻荒诞的画面。

文学文本中的想象空间和诗意空间,被西方学者索亚称为第三空间,在诗歌营造的第三空间里,往往是幻想空间、记忆空间和现实空间混杂,用不同空间的互文来解构和重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将读者思维引向纵深,使得作者所处的空间、表现的空间、诗歌形成的空间和读者阅读时达到的思维空间,一层层递进上升。

中国当代诗人的时空体构建,应该在文本中链接内在空间与外部空间,通过解构重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形成独一无二的精神性诗意第三空间。“人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存在,人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人在客观的物质自然空间生活外,重要的是人还生活在社会空间里,人的生命空间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空间可分为公共生活空间、私人生活空间和人类心理空间、人类灵魂信仰的空间等。对人的社会空间的多层次叙事,对人的社会生活空间的多侧面描写,有利于开掘人性的多面性,能加强文本的意义深度。”[6]

中国当代诗人不仅要关注自己独自所在的空间,更要关注影响自己生存的广大的空间,当代诗人在诗歌写作中还要注意到现代性公共空间含蕴的时代信息量较大,加强对公共空间的关注,同时,网络虚拟空间、互联网带来的文化传播空间和人们的交往新空间等,也应纳入当代诗人的诗写范围。而我们当下的诗歌写作中书斋写作、卧室写作、饭局写作多,把诗写转向个人生活的私密空间,善于写私情私事,小情小调,而行走在大地上的写作却在减少,对当下公共生活空间的诗写,常常处于失语状态。

五、挖掘自身心理空间能量助力时空体构建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物象都是心象”,诗歌中的时空体构建和诗人的心灵空间相关,诗人构建时空体的参照系是自己的心境空间,诗人是以“自我”来感应吐纳深广无穷的宇宙空间和多变复杂的社会性空间的,是在用客观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去表现主观化的心灵空间,诗歌的时空体构建最终要落实在内心空间的表达上。

诗人自身的内心空间的深度和开阔度,诗人自身的心理空间容量,和诗人能不能拓展诗歌时空体的广阔度直接相关。诗人能不能调动多重空间,如何调动多重空间,和诗人的视野开阔与否紧密相关。诗人在写作中自然空间是他自己在场的现场空间,“行万里路”的身体经验是他调动自然空间的基础,而他的情怀空间更是他调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元素的基础。

一些中国当代诗歌的逼仄、内倾和晦涩,显示出的是诗人的内心空间的狭小,在当下中国诗歌中,钻牛角尖的诗歌越来越多,许多诗人乐于诗写个人的怪、孤、奇、病,内心空间被物欲填满,精神追求空间低矮。要知道,如果诗歌中仅仅容纳点小忧愁,不能容纳大悲愤,诗人仅仅在诗歌中自我欣赏,不能在诗歌中忏悔自审,这样的诗歌的心理空间是逼仄的,显示的是诗人自身的“气象”小,“格局”小,思维空间难以扩展。

因此,当代中国诗歌的时空体构建问题,也是一个诗人自己的心理空间的构建问题,这是当代中国诗人要注意的问题,诗歌中的时空体构建是主观和客观的高度融合,在诗写中,中国诗人要注重挖掘自身心灵顿悟和想象空间的潜力。

六、吸收西方空间化表达手法丰富时空体

在时间的快速化不连续性的当代世界,处于共时性空间中人们,遭遇荒诞性陌生化本身是我们生活空间的日常现实,因此空间化诗歌从本质上就是富有现代性特征甚至后现代特征的,这就为我们学习西方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写作方法打下了基础。

经典化诗歌中的时空体常具有隐喻性,一些特定的空间被打上了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符号,如西方诗歌的广场、坟墓、图书馆等词汇,巴什拉在《空间诗学》中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房屋、巢穴、贝壳、盒子、抽屉、角落等单个的空间意象进行了现象学解读,而中国诗歌中的宫廷、城墙、边塞等空间场地,都有古典的富有文化意义的多重含义。当代中国诗人一方面要在诗歌写作上完成本土化的时空体构建。同时,也要将空间叙事的后现代性元素纳入写作中,不在自己的诗歌里对空间意象进行和古人一样的陈词滥调、千篇一律的诗写,要重新在诗歌的时空体构建上进行超现实空间、超语义空间、去历史化的时空体构建,重新解构和消解被历史文化和政治因素僵化的空间,如韩东对《大雁塔》这一建筑空间就进行了历史意义的消解,伊沙在《车过黄河》中对黄河地名的宏大隐喻进行了深度意义消解。

中国诗人在时空体构建上,如不是自己的生命现场已转移到了外国,还是紧紧地立足于中国空间中国现场进行写作,而在空间写作的方法上,却应该学习和采纳西方诗歌的多种形式的空间化表达方法,如语言游戏化、时间叙事上的非逻辑性、碎片粘贴重组、蒙太奇画面、压缩放大空间、戏剧性等后现代主义方法,完成当代诗歌的现代性甚至后现代性时空体的构建。

總之,相比表现时间的“逝者如斯夫”,对空间的表现更有可见性、可感性。相比时间的不可停留,人们在同一空间的停留,可有一定自由度。空间,具备容纳多重时间的开放性。诗歌要在时间维度产生影响,也常要依赖空间性时空体的构建。在诗歌中,同一个空间,可以有多个时间入口和多种思维向度。空间诗写可以把多个时间折叠在同一个空间中,可以实现将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压缩在同一空间平面,时间的若干个维度可以共存于一个空间中,成为一个时空体,而这一时空体,常常具备超越、消解和打碎时间的写作效果。

在中国当代诗歌写作中,我们要提倡诗歌中的时间标记和空间标记应该融为一体,形成读者可以辨认的时空体,诗人在诗写中既要在时间上“思接千载”,也要在空间上的“视通万里”,将自己生命感知中的事件、情感、幻想、思绪和现象的碎片,共收于时空体的万花筒多菱镜之中,以便于在读者想象的转动下,生出一番时空体反射出的多元性多变性特异景象来。

注 释

[1] 尚杰: 《空间的哲学: 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2005 年第3 期,第21页。

[2]向卫国:《地方主义与诗歌空间生产》,《星星·诗歌理论》2015年6月,第10页。

[3]弗雷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0页。

[4]奥帕斯:《批评的激情》,赵振江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5] 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二十二讲》,周振甫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6]夏玲、夏坤:《文章得其微 物象由我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7月,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