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犹如美好事物的未亡人
2017-12-29
花语:您从小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有什么?能谈谈您自认为比较难忘的经历吗?生命中的确有一种经历,你无法把它写到各种简历里。比如在库区生活并长大,比如家在河流堤坝南约500米。这和那些不在库区长大、不在一处距离河流堤坝500来米的家生活的人们比,多些什么、少些什么吗?
林雪:少些什么,我先不去罗列。多出的什么,我记得大概有两份:一是采菜拣鱼安乐窝看大水,二是防洪防涝防溃坝。童年记住的几件大事里,是深更半夜被居委会派去坝上值班的父顶着大雨匆匆回家,告诉母亲整理好随身衣物带我们姐弟三个准备疏散。那份惊惶,再一个则是那座河上浮桥被一次大水冲了后不久再建,建了不久再被冲走。亲戚中还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远房表姑要过河看望家住对岸生病的恋人,怎奈洪峰高凸,浮桥早无踪迹。表姑连去了五天,水仍然不退,急得表姑坐在岸边抚地绝望大哭……
多年以前,我就梦想做一名河流作家,这个念头由来已久。什么是河流作家哩?冠冕堂皇的定义应该包括的,不外乎有一个河流的童年,在沿岸长大,在河流上生活,当然,更要有关于河流的文字、著作。对河流有自己的想法的认识,也就是河流给了作家认识论和价值观。河流使得一个作家有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历史观,语言体系,一个足可以形成一个独特的人文世界,等等。但在所有这些能够道出的必然之外,我还有一个难以言说的秘密:每隔几年,我就要做水库溃堤的噩梦,在滔天的洪水中,我和亲人们被如泰山圧顶的洪水冲的七零八落,城镇转眼消失在绝地……洪水退后,世界是一片青褐色的淤泥,如史前,如地狱。
或许河流就是我前世的记忆。或许古往今来,那些在洪水中罹难的生命,都有我的一部分。
花语:你眼中好诗的标准是什么?
林雪:自有新诗以来,人们一直在为什么是好诗诘问不止。在这个问题里还包括一场诗歌品质与承诺的对决。诗句繁轶,诗篇众多,但究竟有多少能触入到生命更多的角落,从而发掘和表达出人们正在经验着而尚未说出的感受,使诗歌的内容达到新鲜和深刻的?
我和许多诗人一样,经历过自己内心里那种种怀疑,正因为此,一,创新并寻找深度是重要的和难能可贵的。也是一个诗人和一部诗集走向独立和成熟的标志。这些是在我们已经有了那么多诗和诗人之后的今天应该发生的。不能想象一首好诗怎么能对日常生活中美与新生的事物不敏感?怎么能对日常生活中的苦难置若罔闻?好诗没有了对苦难、疾病和死亡的书写,就没有从审美和道德意义的崇高壮烈,没有了那种善于从日常细小的幸福斷裂,那种逝者对生的渴望,和未亡人试图用回忆对把断裂后的幸福缝补起来的努力。对了,一种好诗就是要充当美好事物的未亡人。二,诗人应该有意在文本中探险,以检验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以往诗歌或光明或黑暗的框囿中,从中国古典和西方文学的强势围剿中突围。当诗人成为一个倾诉者,诗句中的形象就注入了诗人自己智慧。生活是一种宿命,经验,偶然,逻辑中的突变,而文学却有着无限的可能。在自己意识到风险、制造出风险后,诗人就能够做到自己挽救自己,也能做到用好诗挽救诗。诚实的生活与诚实写作之间,只有焊接,没有破绽。三,好的诗歌还会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冲击并产生共鸣,因为读诗也有一种审美期待,虽然一般的诗歌在今天很难吸引人,但不管写得好与坏,能坚守写诗就是一种情怀。
据此,那些被书写的诗句才能被赋予一种永久的体面与庄重。我觉得,所谓好诗的标准不一而同,但为好诗而做的上述努力则是不可或缺的。
花语: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样的经验可以称作是“诗歌的”,诗歌在你这里是如何定义的?
林雪:诗歌的,意指那些含有诗意的生活、那种或间断或持续的诗意写作。我曾写过抚顺将军街那处临近铁路的房子。写铁轨旁散落的人家。隧道幽深的洞口在清早会弥漫开一团雾,又似轻烟。我的房子在二楼,窗子上方有一台日立牌窗式空调。沙发……布艺的,蓝和米黄的格子。在一天里,我从这里和有台灯的书桌间走来走去,从我的眼睛,到《牧人笔记》,到《心灵史》,到《冰山之父》。许多自然的恩惠就是通过阅读和写作降临到我们身上的。我由此感谢多年以来那无数个夜晚或黎明,我睁开眼睛,诗句在脑中萦绕,书籍也在那里。她们像一团有意义的灰尘,有低语,会回忆,带着梦和幻觉。进入我的呼吸,我的肺。犹如精神鸦片。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有着相同的问题,即阅读和诗意能否为生活找到一个出口?怎么说呢?或许真的不能使特别现实的问题迎刃而解,却可以滋养我们心灵并使之智慧,像是精神上持续的洗礼:“通过她,我们能看清世界。”
说了这么多,诗意生活到底是什么?如果说,经历了生活和人世,我们有可能对这世上的部分事物激赏、思考,并获得力量和纯粹和话,那里包括了文学化的人生,包括你和诗歌决定性的、奇妙的邂逅。在我以一个个体思维,用诗歌向世界有限的展示时,也会有其它艺术,可以把人类把全景式地、毫无遮掩地向苍穹打开。那些青春年代的愤怒,对友情的珍重,对爱情婚姻的惋惜,还有对生活深刻的、不无忏悔的爱。诗性化了的文体展开了生活中的真我,似乎生活可以用文体承载了一切。人生的光荣胜利和生活的焦虑,诗人与日常生活中的差距、矛盾、鼓舞、忧虑、失败。一切的一切,如此等等,那就是我目前特别想要做到的,也希望会对那些想通过阅读继续追寻人生意义的朋友带点启发。
花语:诗歌对一个诗人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林雪:先和你分享我的一篇日记:“早晨,继续构思昨天晚上就定下的标题,第15:《站在世界这侧》。世界的这侧——目前除了一个句子,什么都没有。那句子开始是:我携带着一个名词的粮库。后来又改为:我携带着一个名词的仓库。因为后面一个隐约出现的句子里将有‘口粮’一词。
我要写这个太平洋西岸的大陆吗?还是写离我只有30米、50米外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如果他们肯摇动手机,做一个腾讯公司收费项目里的小游戏?即使他能找到我,又有何宜?
文化,地理,民族的差异——这些太巨大了。
在这首诗里,我并不想写出那些文化差异的种种摹本。任何一首诗都可以写成无限长。但重要的是如何将它们有效的缩短。
一个灵感:在谷歌地图上确定我的坐标。最近有关谷歌地图先后发现中国大陆沙漠里的工厂,和核试验基地的图片的新闻。
谷歌如何搜寻不到一位诗人?她也携带着一个工厂?词语的,带着核能量。带着工地,拆迁的旧屋。”
你看,诗歌首先让人成为一个思考中的人。
我对诗歌的阅读起源于三四岁,从事过教师职业的父亲对我进行的发蒙教育。他毕业于抚顺重點高中,因为“成分”高没有通过大学录取政审。虽然我和弟弟的生活不断从小镇到乡村变换场景,但他教我们识字、计算和背诵却从没间断。在小镇有院子的平房、在红色居民楼内一套两室房间、在乡村草屋、在黎明和星夜,我和弟弟端坐不动,听每天只有玉米面和青菜果腹的父亲为我们大段朗诵……不久前我读到一位女诗人的诗,题目是《小镇朗读者》,内心柔软的弦一下子被拨动,想起多年前父亲与我们每天朗诵的情景。我们背诵的内容除了为数不少的唐诗宋词,还有当时全部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以及那个年代难以留存的《普希金诗选》。每当父亲朗诵普希金的诗,我内心都充满莫名的发自心底的悲伤,泪水满眼,并为之羞惭不已。那就是我与文学的宿命吧!小学三年级时,我就阅读家里收藏的《鲁迅全集》,读《红楼梦》……里面许多章节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到了高中,本来数、理、化成绩都优秀的我,以“不曾为数字和公式流泪”为由,选择了文科。
关于读诗,美国诗人斯坦利·库涅茨有一个精彩说法:诗歌是选择给我们最隐蔽的自我以声音的载体——这是从我们所有的人都戴着的假面具后面发出来的声音。诗歌说:“你在世界上不是孤独一人:你所有的恐惧、忧虑、希望、失望是本民族的共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歌是一切艺术之中私下的、然而也是公开的,一种社会契约的形式。它从其源泉的混乱里,从难以言传的自我的秘密里,获得它的力量。这力量在神秘的词里。
相信他的话会唤起我们的同感。而写诗则有比较复杂的感受。在某个平常的日子。随手写下阅读心得、诗歌草稿,无声的、无闻的放在那里,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人们阅读时来一次心灵爆炸。阅读中,那一组词语、一首诗对应着一小块被麻醉的皮肤……慢慢地、一起醒了过来。神经或灵感在某一点放射出它的电流和磁场。各处的燃点……像树突上的闪电。思想的梳理,手指的抚摸,一点一点的甦醒。一小块头皮像沉寂下去的深渊。语言的盲区:它独自度过了那么多像暗夜一样的时间。读《漫歌》时,我悟到了聂鲁达的历史观……在他的诗中,编年和事件一一在诗句中完美再现,如同我冥冥中的长诗。我不知道她应该不是什么,它应该是一首本土的、歌吟着的诗。一些结构和篇幅。更多的人的命运。我的头脑中装满了细节……当我读到了一个句子:“心的钟爱之神圣。”眼睛不禁一亮。这句话源于济慈。斯坦利·库涅茨在大学时代读到它时,他说对自己说,那就是宗教。“除了心的钟爱之神圣和想象之真理,我一无把握。”我常常为之感叹: 人生啊!阅读——作为心灵钟爱之一种,对我来说,也是宗教及真理。因为一个诗人,在他想成为诗人的那天起,除了能吸收文化的某种盛大,更要经历文化的某种孤独。在寻找词语的过程中,要有像寻找像家一样的社群般的温暖、耐心。
如果一个人想成为一位诗人,则必须严肃认真、倾其一生地写。大学毕业后,我自觉不自觉地把诗歌活动带到了工作的学校。在那里,我和学生们创办了学校第一本油印诗歌刊物,成立了文学社,那里走出了陈亚军、李作明等诗歌新秀。包括我到辽宁电台文艺部工作后,诗歌专题节目一做就是八年,推送了许多省内外诗人作品。诗歌创作确实成了我的另一个职业。像我珍视诗歌一样,我越来越诗歌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一个普通的人,因为诗歌而使得生命丰富精神高远变得有了可能。我们用文字记下那些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命运的神迹。
花语:您写诗修改吧?有无遇到写作阻滞的时候?能具体描述一下吗?
林雪:以《地远天高》组诗为例子吧。
某天,在我重读一遍后,删掉了第一首原来的开头:汽车用脉动丈量你的原点。
我发现“原点”出现后,在后续的诗句中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照应,或深化。“原点”只是作为一个新鲜的词出现了一次而已。要么我应该围绕“原点”再说点什么,要么就把它删掉。
说些什么?地理意义上的原点,就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中心。但现在是一个失去了中心的时代,无论价值,无论普世。
就让“原点”出现在下一首诗里吧。当各种或民族或经济或文化的“中心意识”不那么让人厌倦的时候,或许可能值得专门为“中心”再写些什么。
再比如,我删掉了一首诗第四句“吹落了你那些斜体字的诗篇”里的“了”。
最后一句“把整个大地的页面排满”定稿时为“把整个大地的心排满”。
第八首《高原鸟》末第三行“山河呵!你在荒唐的韵脚中/向遗忘宣战”,与末五行“山河在热浪中模仿虚构”中的“山河”重复,因之改成“诗人呵!你在荒唐的韵脚中……”
我一直认为,在一首诗里你无法不用相同的词汇,但至少可以不在上下两行这样短暂的诗距中用同一个重要的、重音的、重韵的语汇。犹如一个笨拙的人两次在同一个小贩那里花同一张假币。如果一个真诚的词语被用成了疑似假币,我会怀疑那诗人的创造力。
什么都写不出来,已经是第五天了。我枉费着这样的程序:早上起床洗漱过,就煞有介事地走出卧室,到电脑前开机,带着一份或清晰或浑沌的心境,或有或无的状态——那状态简直无法形容——只有自己本能地感到——假如我是抵制状态下的沉静,或来了那么一点忧思——那也许才是写诗的状态。但假如那个早上是确切的、紧张的、充实着确切内容的、明朗的——一定一无所获,至多是一个适合全天阅读的状态。
比如今天。从早上到上午再到下午,时间就那样悄悄地流走了。我内心空无所有,同时内心又装的太多——就是没有句子出现。我凭直觉觉得今天将是一个世俗之日,于是干脆洗衣做饭。在上午不到11点就开始切肉、剁菜,包起了饺子。下午三点,曙光来临——今天的第一句诗出现了。
花语: 最后,请谈谈你的乡愁。
林雪:2016年以前,辽宁东部抚顺对于我仍是一片踏实深情的故乡。除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回乡省亲,我也间断式阅读过几卷文史及地理资料。我深信从学生时代起养成的习惯:对自己不甚了解的事物,要细心感知,多方了解。我花了不少笨功夫,只为慰藉我对家乡浓郁的依恋之心,还有发自心底的兴趣。我像一个贪婪的孩子,一心要目睹她的风彩,一心要走近她秘密深处。同时也一心要分担她的不幸和沧桑,当然最能励志的,也一心要汲取她的传统和营养。我是一个本能的还乡人,只凭自己的薄力,与她的博大精深艰难对视。连同每次出发都是带着乡土在行走。抚顺对我有着极大的向心力,像坐标,像圆心,像一种源泉,可以引发创作灵感,让我吸取创作的力量。文学乡土,“无需厚此薄彼选择地点,也不用评估哪个片区更适宜便利,对于一个满心热望的人来说,到处都是生活的源头,到处都是隐藏的宝藏。我好像感觉我身体血流里有一台日夜拍摄不停的小镜头,梦想尽快飞到那火热的生活之地。”
从去年9月底我第一次到启运社区报到。此后的3个月里我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社区采访了3次,每一次的感受、收获各不同。“社区是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一个故事汇,在这里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感人的、新鲜的,半个世纪以来,很多诗人的诗集都是围绕乡村母题,在以乡村元素为主的农耕文化中砥砺前行,有收获也有遗憾。但诗人也应善于从现实中提炼出新鲜的、创造性的诗意,因为现代生活、城市文明是诗人需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也曾思考和留心如何更好的从现代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创作,但挖掘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顺利。过去已然消逝,前路尚未到来,而诗人当下的生活又与过去和未来有机交织。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尽量少受或免受思维定势、自我复制的影响。在涉及城市和工业题材时,除了消逝了、永不再现的桃花源,除了本雅明式的“单向车道”,除了波德莱尔式的“恶之花”,除了人类异化和使人心向背、道德沦丧和污染毒害的副产品外,社会需要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人类精神当中也永远有一个“还乡”的理想。这个理想甚至强大到在伤害中坚持,在破坏中不屈,在丑陋中栽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