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人才安居保障 助推城市升级发展

2017-12-29

先锋 2017年10期

第一,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积极落实市委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的要求,坚决实行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城市发展第一资源,也是城市竞争核心要素的理念,着力于为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市辐射力、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稳步推动人才安居工程,着力解决人才居住问题,不断吸引各类人才来蓉发展。

第二,以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为指引,科学编制建设计划。围绕“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遵循“一个产业新城就是一个特色城市新区”、“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城市社区”的原则,结合主体功能区、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建设布局,编制人才安居五年计划,优化项目选址,落实综合配套,促进职住平衡。未来5年,全市拟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2700多万平米、35万套。

第三,以强化政策支持为立足,切实完善配套制度。以满足包括各类人才在内的新市民住房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为方向,研究制定人才安居相关制度,在拟定《人才安居办法》基础上,相继出台《关于建设各类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的实施方案》《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的人才安居工程的实施细则》《拍卖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人才安居方式,包括人才购房支持、人才公寓租赁和购买、产业新城(工業园区)配套住房租赁、自建人才公寓或倒班房租赁等4种。规定了安居标准,人才公寓建设面积60-120平方米,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面积35-120平方米。

第四,以推动项目落地为抓手,不断加快建设进度。统筹推进人才安居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制定首批项目开工计划,确定项目点位37个。目前,由市级平台公司建设的首批人才公寓项目7宗地块,共计308亩、20.5万平方米,分别于2017年8月25日、9月7日开始上市公告,并分别于9月中旬、下旬成交。天府新区3个人才公寓项目已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今年第一批启动的15个人才公寓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编制建设计划并明确规划条件(或规划咨询条件)。22个年底前开工项目正在落实土地供应,并同步推进项目方案设计等工作。此外,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的要求,成都市首批试点配套建设租赁住房的6宗地块已于9月7日挂拍,建成后的租赁住房将优先保障人才安居需求。

第五,以健全管理体系为保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建立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的人才安居工作机制,夯实房管、组织、人社、经信、国土、国资以及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并强化目标督查。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应用、“互联网+”“政务云”等技术手段,构建“成都人才安居信息网”,实现网上申请、受理审核、资格公示、房源展示、配租配售、后期管理、退出管理等服务功能。8月10日,成都人才安居服务网已经上线试运行,截至目前,平台点击量近10万,受理1217名人才安居申请,为各类人才申请人才住房提供便捷、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