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航类院校《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2017-12-29刘佳嘉

现代计算机 2017年12期
关键词:通信原理民用航空原理

刘佳嘉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广汉 618307)

民航类院校《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讨

刘佳嘉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广汉 618307)

针对目前民航类院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实践内容偏少的问题,对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通信原理》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套课程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补充航空专业知识,增加实例,加强学生对于民航常用机载通信系统以及《通信原理》基本知识的理解。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机载通信设备

0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1],同时也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的课程之一[2]。该课程通过讲授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从发送到接收的各个环节的实现原理,实现方法,并能够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3-5]。

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掌握以上基本原理即可[6-7],但对于民航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只学习以上理论远远不够。虽然目前已有学者提出了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方案,但针对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机载通信系统类课程,学生在学习完《通信原理》的课程后,只知理论,无法结合实际,缺少对于飞机通信系统的了解,无法将书本中介绍传输接收原理与实际的机载通信设备相对应。所以,本课程改革,旨在原有课程的学习中,增加机载通信设备与系统的相应内容,让原课程更具实用性,更具指导性。

通过本课程改革对原有教材的补充,希望学生能在原有《通信原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了解目前民航常用的机载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了解目前民航常用机载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教学录像和实物图像等会让大量的设备不再抽象,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也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综合来讲,本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1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1)教学内容的补充:

针对课程特点,结合实际需求,计划将对原有教材(目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选用的是张辉[1]编写的教材)做如下补充:

①在第一章概述中,除介绍通信、有线无线通信、等基本概念以外,增加有关民用航空业务中所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基本概况,以及介绍未来航空通信系统的发展趋;

②在第四章模拟调制,第七章数字调制中,增加高频通信系统的功能介绍、使用高频通信系统的注意问题、高频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高频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功能、注意问题、调制方式、系统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等;

③补充有关机载通信设备介绍的章节,包括:选择呼叫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组成;音频控制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组成;客舱广播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组成;话音记录系统的功能、工作原理和组成;机载卫星通信设备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机载卫星通信设备的工作过程;ACARS的功能、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应用、优点、ACARS机载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ACARS的工作方式;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再分为若干小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掌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常用机载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点,掌握常用机载通信设备的使用维护特点,为以后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手段的扩充

该课程既涉及到通信的基本原理,又涉及到大量的机载导航设备,限于授课时间的限制,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大量抽象的设备形象化,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内容。

①选择本课程所需参考的相关教材,便于学生自学;

②收集机载通信设备的部分实例、视频和等教学资源,尽量弥补学生无法亲眼见到机载设备的抽象难题;

③调整原有课时比例,计划原有内容讲授40学时,补充内容讲授12学时;

④通过课堂实践,修订调整内容,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考试结果,合理调整难度及学时分布。

2 结语

《通信原理》是电子信专业的一门转接基础课程,但是在民航类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定位不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适合本专业特点的问题。在明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本课程改革对原有教材的补充,希望学生能在原有通信原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了解目前民航常用的机载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了解目前民航常用机载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使用教学录像和实物图像,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大大增加,加深了对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张辉,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梁彦,何雪云,张翠芳.《通信原理》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128-129.

[3]包永强.《通信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4):114-116.

[4]安静,康琦,汪镭,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4,30(11).

[5]王琳,李晓峰,刘镰斧,饶力等.浅谈《通信原理》课程教改的探索和体会[J].南京: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06,28(5).

[6]罗涛,桑林,杨鸿文.《通信原理》国际化教学方法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5(1):107-109.

[7]贾兰芳.《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长治学院学报,2012,27(5):77-79.

Teaching Reform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 le Course in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LIU Jia-jia

(Avi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 618307)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practical content is not enough in the current course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n China universities related with civil aviation,analyzes the course system status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n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puts forward a set of curriculum reform,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adds aviation expertise,increases the number of example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common knowledge about airborn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for civil aviation and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knowledge about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Teaching Reform;Airborne Communication Device

1007-1423(2017)12-0053-03

10.3969/j.issn.1007-1423.2017.12.014

刘佳嘉(1986-),女,四川新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航空电子、图像处理

2017-02-14

2017-04-18

2015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研项目(No.A201518)

猜你喜欢

通信原理民用航空原理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民用航空发动机短舱雷电防护设计及验证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民用航空测距信号对北斗导航信号的干扰分析
在通信专业当中《通信原理》扮演的角色
“通信原理”教学中OBE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原理”教学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民用航空飞行中的非法干扰以及法律防范
A Study of Motivation in ActivePerformancein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