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分级阅读体系下学生阅读习惯的分类研究
2017-12-28黄锦添
黄锦添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以笔者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基础,结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级阅读的探索和尝试,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级阅读分类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分级阅读 意义 六步操作法
一、中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分级阅读现状堪忧表现在:英语读物数量庞大,而分级读物匮乏,尤其是适合中学生的分级读物更少;英语读物琳琅满目,而质量良莠不齐。尽管《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并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分级定位,但课程设计的分级阅读目标完成的并不好,分级阅读的效度不高。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语言学习中,没有足量听读的语料输入,就不可能有说写的语言输出。因此,英语的学习自然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而把分级阅读教学材料引入七年级教学实践,目的在于在初中起始的黄金阶段就改变小学阶段被动学习的无奈现状,重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能,为高年级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兴趣基础和词汇基础。
二、影响中学生分级阅读习惯的因素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讲解、重灌输而轻引导、这种教学方式侵占了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这种阅读策略指导不力的习惯最终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下降、阅读兴趣锐减。另外在阅读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一方面表现在阅读时间被“应试阅读”挤占,表现在分级阅读技能训练范围的狭隘性;另一方面,在电子阅读方兴未艾的背后,“碎片化”阅读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主流。再加上教学当中的定位不准,目前国外较为成熟的分级标准(如Lexile)和分级读物并不完全符合国内英语教学实际,尤其是国内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国内没有统一的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可循,也没有相关的研究经验可供借鉴。以上几点是影响中学生分级阅读习惯的主要因素。
三、分级阅读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分级阅读模式是将图书按照难度等分成不同的级别,然后按照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及智力发展水平为其提供合适级别的图书。难度适中的读物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又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和运用各种阅读策略与技巧,提高其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相对流畅的阅读体验中体会作品的美感,从而有兴趣和动力继续阅读更多的读物。
1.在外语学习中,过难的读物会让学生在不断查词典和重复阅读中渐渐丧失信心、耐心和兴趣;太简单的读物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意义不大。难度适中的读物不仅能让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丰富阅历,享受阅读的快乐,又能为他们提供挑战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帮助阅读者发展独立阅读所需要的阅读技巧与策略。同时,难度适中的读物能帮助阅读者(特别是初学者)建立信心,幫助他们在相对流畅的阅读体验中体会和关注人物、情节等深层次的内容,并享受阅读的过程,从而产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研究表明(Tompkins,2003),对学习者特别是刚开始阅读的孩子来说,应该阅读难度适中的读物。
2.当学生通过阅读提高了阅读能力后,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也会增强学习外语的信心与兴趣,从而促进外语的学习。同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会促使其阅读量不断扩大,语言输入量的增加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外语。
3.分级阅读模式可以帮助教师评价并跟踪学生的阅读进步情况,从而便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四、分级阅读教学中的选材原则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每周能够有1到2个课时的原著阅读时间。为了保护好或激发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我们精心为学生设计了选择分级阅读材料的原则:
1.简单原则。由于新七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积累普遍较小,所以阅读初期,笔者选用了低于或等于学生水平的阅读材料。
2.兴趣原则。当学习者忘记自己在学语言的时候,他们却往往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好这门语言。所以,在众多的原著阅读材料中,笔者特别关注符合11,12岁孩子喜好的材料,这样有利于孩子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语料内容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
3.以量促质原则。笔者认为,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靠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靠词汇复现率的提高。因此,学生经过大量的阅读,多次无意识地邂逅词汇,能够起到“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同时,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生的阅读速度不断加快,阅读策略不断得到提升。
4.表演原则。在读后输出的环节,笔者设计了“读后摘抄分享会”、“读后话剧表演会”等活动。因此,所选素材易于表演。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话剧表演,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热情大大出乎于笔者的预料,表演的水平也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期。
五、分级阅读分类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下面,我们以生态课堂分级阅读模式(以上海出版社2012版新教材7A Unit 3 Reading 第一课时为例)来阐述一下如何进行课堂分级阅读分类研究实施。
1.导读。通过编制导学案,准确定位分级目标,设计层递式问题,提高分级阅读的编制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2.自读。课前、课中在文章中就如何保护地球自学解决问题和对部分问题提出质疑,提高分级阅读的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自读设计:填写有关造成地球污染的基本信息。设计Mind map:锻炼学生的skimming 能力,让学生在现有知识能力内独立解决问题。
3.对读。结对交流学习结果,分章扫读找信息。在接下来的分章节阅读中,根据章节内容设计五个问题,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各种阅读技能,引导学生关注素材中的有关保护地球的信息,锻炼学生猜测生词能力。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scanning 能力,通过时间轴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学生在质疑、辩驳、解疑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形成观点。
4.群读。师生明确所学内容,共同多法破解难题,不断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分级阅读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设计How to protect the earth in our daily lives?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加深阅读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从生活当中去运用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感知。
5.测读。当堂检测学习效果,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呈现,进一步反思不足,提高分级阅读的测试效度(Test Validity)。当堂检测:利用思维导图介绍Protect the earth。设计意图:检测本节课所学成果。
6.补读。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拓展学习,提高分级阅读的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情景创设:Why we should protect the earth?设计意图:拓展阅读,链接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阅读策略解决身边的问题,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实效性。
分级阅读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对于我国的外语教学来说,相对于传统的以做阅读理解题为目的的阅读教学,还是新兴的事物。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分级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让分级阅读模式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在分级系统、分级读物、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