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一体化出现转机,但还不等于转折

2017-12-28冯仲平

世界知识 2017年24期
关键词:危机法国欧洲

冯仲平

在过去的十年里,欧洲陷入了一场又一场危机,包括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危机、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以及恐怖袭击等。这些危机有些是外部因素引发的,比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直接相关,但这些危机也暴露了欧盟自身存在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或其他根本性的问题。以上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导致了欧洲国家的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高涨,再加上难民潮和不断发生的恐袭,在全欧范围内激发了二战结束以来空前汹涌的极端民族主义浪潮。现在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民粹主义,但其实质是极端民族主义,有极左面孔但更多的是极右面孔。

从总体上看,2017年的欧洲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一体化等各方面都迎来了转机,但转机还不等于转折,欧洲未来仍面临一些严重的挑战。2017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欧洲议会发表年度“盟情咨文”,他讲:去年这个时候我站在欧洲议会,内心十分悲观,但现在可以说“欧洲又可以扬帆启航了”(The wind is back in Europes sails),潜在的意思就是前几年欧洲一体化实际上一直处于“搁浅”状态。

2017年能出现转机主要得益于两点:第一是欧洲经济呈现出持续复苏的势头。2016年是欧元区GDP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的第一个完整年份,很多机构预测2017年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增长率均能够超过2%,而且这一势头在2018年还能保持。这次经济复苏主要是内需拉动的:由于很多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大幅下降,所以内需旺盛。

第二是得益于反欧洲一体化的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选战中受挫,特别是法国的“国民阵线”最终未能在法国总统大选中取胜。法国和英国不一样,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作用;但法国是欧洲一体化的奠基者、设计师和发动机,如果玛丽娜·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在法国上台,欧盟可能就要一步一步瓦解了。

经济复苏、反欧洲一体化势力受挫,为欧盟积极应对危机——特别是失业和由恐袭引起的安全困境这两大问题提供了重要且难得的机遇。但是欧盟能不能够重整旗鼓,能不能重新焕发出生机,主要看法国与德国未来能否重新恢复“法德轴心”的作用。人们对法德合作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在马克龙贏得法国大选之后。

欧元区改革和欧盟的防务合作将是法德合作的试金石,这两个国家在这些问题上能否共同行动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马克龙对欧盟改革、继续推动一体化进程的态度十分积极,可谓雄心勃勃,但德国的支持可能会受限。2017年9月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为法德在欧盟改革和推动一体化发展上增添了变数:尽管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保住了德国第一大党的地位,但是反欧洲一体化的德国选择党在德国政治生态中影响力的扩张还是对默克尔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最近,德国联盟党组阁谈判破裂,将来新政府不论是重新以“黑红大联合”面孔出现还是其他形式,默克尔和马克龙共同推动欧盟前进的手脚明显已经受到了束缚。此外,法国国内本身的改革能否如愿进行也值得关注。对于欧盟来说,只靠法德可能还不够,但没有法德合作,欧盟将一事无成。

总之,欧盟的发展出现了有利的条件,但能否解决民众关心的经济问题、就业问题、恐怖袭击问题,一体化能不能往前再走一步,这一切还是未知数。

在中欧关系方面,总体来讲,中国和欧盟对发展彼此关系的意愿都比以往增强了。从欧洲方面看,欧洲除了经济上的需求以外,乌克兰危机后的欧俄关系、特朗普上台后的欧美关系变化都在推动欧盟寻求与中国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全球治理方面。比如说欧洲特别重视的气候变化、伊核等问题,欧洲实际上把中国看作核心合作伙伴之一。特朗普上台在欧洲引发了关于欧美关系以及欧洲“该向何处去”的持续讨论。很多人认为欧洲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自己的“战略自主性”——这个词自二战结束以来在欧洲一直是一个禁忌。由于和北约、美国的关系,过去欧洲很少提这个词,但现在其已经被写进2016年欧盟全球战略文件中了。从欧洲正在进行的讨论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欧洲方面希望扩大与中国合作的意愿。

但中欧关系还是会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欧洲经济保护主义。总体上来说,欧洲对中国对欧的直接投资和企业并购等还是欢迎的。中国对欧投资虽然近一两年增速较快,但与欧洲国家在华投资相比还是很少。尽管如此,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已开始推动欧盟层面加强对中国投资进行审查。

第二,欧洲一些国家表达了对中国发展模式“冲击现有秩序”的担忧。现在中国的成功,中国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被一些欧洲人视作是对他们熟悉的发展秩序的“挑战”和“冲击”。现在都在讲世界处于国际秩序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对现有秩序的态度,已经成为中美、中欧关系的焦点之一。

第三,欧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利用欧洲部分国家在经济上有求于中国来影响欧盟对华政策,对欧洲“分而治之”。比如前一阵子德国外长加布里尔就声称希望中国尊重“一个欧洲”。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欧关系会受到以上三方面因素的牵制,但总体上讲,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危机法国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法国(三)
法国(一)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危机”中的自信
法国浪漫之旅(二)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