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教得活泼、学得主动

2017-12-28邓建民

考试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生动语文教学

邓建民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兴趣性的培养是我们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教得活泼、学生学得主动,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泼;生动

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议论某某老师教得好,学生也学得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之所以好,最重要的是这位老师具有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底。教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爱听,学生爱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以读书学习为快乐,似乎费力不大,效果却非常不错;而有的老师却让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死板,以读书学习为苦事,费了很大力气,效果总是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与刻苦精神;学习条件差等等。但我认为,教师教得好坏,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是否生动、活泼、新鲜有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是有很大关系的。

首先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换言之,它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过程。同时,认识论还指出,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个积极能动的过程,必须调动学生在这一过程的自觉性、积极性。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生动性、趣味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又是主体,教师又是主导。怎样让学生学习有主动性呢?那么教师就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创立各种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无穷的学习乐趣。同时又反过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刻苦的精神,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第三,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的观点说,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开阔视野,激励人们去钻研,提高工作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意志的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作为工具性学科,语文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不可分割的东西。语文教师完全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积极地通过各种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一旦良好的兴趣形成,你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了。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呢?下面举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一、 教师要有亲和力、感召力。

学生对自己的教师是否喜欢,决定他的成绩的好坏。所以作为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例如我有这样一个学生,聪明好动,但就是成绩不好。作为教师,我就要去分析这位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通过分析了解,发现他对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只对游戏感兴趣。针对这样情况,我主动找他谈心,帮他分析学习的重要性,打游戏的弊端,并主动和他交朋友,让他明白老师是真心为他好。慢慢地他就改掉了打游戏的坏习惯,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老师说的话言听计从,最后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二、 导入要有情趣,让学生进入角色。

高尔基在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教学也是如此,课堂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定好。如果没有定好,一堂课一开始就不可能上好,讲课无味,如同嚼蜡,学生无法进入角色。例如我上《黄河象》一文时,先展示化石的图片,再讲化石的作用,让学生对黄河象感兴趣。加之生动有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角色,学生学的主动性就产生了。

三、 发掘教材中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学生读来兴趣盎然。

比如《少年闰土》开头一段,作者描写了海边景色和少年闰土的形象,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引出了主要人物少年闰土:“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明月……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溜走了。”简洁的笔触勾画了月光下优美的环境,一个伶俐的少年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描写,展现了海边的风貌,把学生带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入这样的境界,使之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要善于点拨诱导,都可以达到生动活泼,轻松自如的境界。

四、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注意变换课堂的教学形式。

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只有二十几分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二十几分钟。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变换教学形式来完成。例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是这样做的;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利用“自学互帮教学法”让学生分析讨论桂林山水的特点(静、清、绿)和课文的结构层次。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有效地利用了教学时间。

五、 板书新颖,一目了然。

板书设计又是课堂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板书这一直观的教学,更好地理解所学的课文内容,准确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通过板书这一教学形式,学生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掌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加强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掌握,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六、 新旧联系,对比归类,培养学生的综合迁移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过程。新旧知识联系对比归类,可以温故而知新,加强理解增强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还可以培养综合思考、迁移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运用。比如《桂林山水》和《春》的对比。我们可以同中求异,異中求同,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迁移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要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愉快,以读书为乐事,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有亲和力、感召力,要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有较强的组织和应变能力;教师的语言能力必须生动形象,准确诙谐,具有启发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兴高采烈、生动、活泼、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猜你喜欢

生动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