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创新

2017-12-28徐秋娥

考试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建筑制图创新策略

徐秋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制图教学课堂教学现状及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创新的策略和措施围绕三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此来对制图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改革。

关键词:建筑制图;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建筑制图》作为工程造价专业最基础的专业课,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制图》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构型能力和工程界的阅读和绘图能力。传统的《建筑制图》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性、轻应用性,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学生制图和识图能力为主要宗旨,对《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制图是我校工程造价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制图和识图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现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借助于挂图、尺规、模型等辅助工具进行演示性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传授的信息量小、课堂效果不太明显。同时,教学过程中重点不够突出,课时分配不合理,教材前面章节讲解细致,导致后面专业图纸讲解课时不够。其次,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始终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式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渐渐地学生失去学习制图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传统的建筑制图课堂教学理念强调知识向学生进行灌输,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难以适应后续专业课的需要。

2. 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现在学生所用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多,容量大。一学期的教学任务重,难以在规定的72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材各个章节有连贯性,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做出删减,把教学中不实用的内容删减,这样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紧凑。

3. 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建筑制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本身基础差,对于机械式的教学有抵触情绪,纯粹的教和学难以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不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三、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创新的策略与措施

1. 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1)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建筑制图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制图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和建筑工程制图。其中,第一部分制图基本知识包括制图工具、制图的基本规定、几何作图和平面图形的画法。制图工具、规定要认真讲解,几何作图部分可作适当删减,节约课时。第二部分投影原理部分设计的内容较多,也是教材的重点内容。重点掌握点、线、面、体的投影及轴测投影图,环环相扣,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重点讲解,对于本专业几乎不会用到的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大胆地删除。第三部分建筑工程制图,是制图课的核心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的学习。因此,对于建筑平面图、建筑剖面图和建筑立面图,要详细讲解,图例的说明、尺寸的标注、标高的含义必须面面俱到。要求学生不仅会读懂图纸,更要学会绘制建筑平、立、剖这些专业图纸。而对于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和建筑装饰施工图只要能读懂图纸,因为后续专业课教学中还会展开学习。通过删减,使学生的课内负担减轻,同时教学任务也更加有针对性,重点难点更加突出,优化了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

(1)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师生完成教与学任务的场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填鸭式”,尤其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知识涉及面广。教师的一言堂往往会造成学生的上课疲劳,学生的主动性完全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学生的课堂效率得不到保证。因此,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课堂上,经常尝试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归纳重难点、小组探讨交流等环节,即使学生的想法不成熟,略显幼稚,我们教师也要予以肯定,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脑筋动起来,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上被认可,被肯定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创新,可以改善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是被动的吸收新知,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

(2) 尝试“课前预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建筑制图课程要求学生学到有用的制图与识图的本领,这些本领的掌握需要在课堂上下足功夫。我尝试的创新教学模式是“课前预习+当堂训练”。尽管我校五年制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够,但是学生刚接触制图第一门专业课,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利用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新内容的预习,完成2道基础作业,上新课之前教师能及时批改预习作业,上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学生能带着问题听课、提问,这样的教与学才是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我还坚持编写当堂训练讲义,每次课最后十分钟是当堂训练环节,题目分为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能因材施教,检测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刚开始学生不能适应,觉得课堂最后有些紧张,慢慢地学习就明确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课堂的教学也更加地顺利。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建筑制图课教学中,我习惯把学生分组,前后4名学生1组,设立组长。小组成员有层次,这样更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每堂课,我会设置问题小组安排展开讨论,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3. 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在制图教学过程中,每种教学手段都具有自身的优缺点,如果能把这些不同的教学手段合理使用,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1) 传统教学手段坚持使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挂图、模型等,直观明了,这些教学手段必不可少,他们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楼梯模型,一目了然,能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楼梯的真实存在感。踏步、斜板、斜梁、平台板及平台梁,教师利用模型讲解,学生能有效感知。

(2) 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使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利用PPT的图像、动画及视频,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下,学生自然被吸引,课堂效率、课堂效果提高。同时通过動画演示,把很多平面的问题转化成空间立体,从抽象到具体,从二维到三维,知识更加地形象化。如在讲解建筑平面图新知时,学生要理解建筑平面图的形成过程,仅从书本定义是难以想象具体的剖切,而借助多媒体动画效果,是原本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学生一下就能明白原理,从哪里剖切,向哪里作出投影,学生搞明白了,自然对于建筑平面图一节内容,都能有效地掌握,效果明显。

(3) 建筑CAD教学手段合理使用

在制图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合理使用建筑CAD教学手段,使学生提前接触到CAD的强大功能,为后续建筑CAD课程的有效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组合体三视图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手绘三视图,同时也可以利用CAD软件在课堂上演示三视图的绘制,让学生体会到手工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两者的有效组合。

总之,建筑制图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改革,应该要充分地考虑到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出改革的创新举措。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思路,就一定能在创新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苏小梅.建筑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张媛媛.浅谈《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导刊,2010(33).

[3]张兴刚.浅谈职业学校《建筑制图》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2(1).

猜你喜欢

建筑制图创新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auto CAD的建筑制图应用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建筑制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