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育人机制探索

2017-12-28丁宁邓艳明潘振东

考试周刊 2017年48期
关键词:育人心理研究

丁宁+邓艳明+潘振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育人;心理;研究

育人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心理育人理念,形成明确完善的心理育人机制,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修养,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 高校心理育人运行机制

1. 建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组织机构

建立心理育人工作指导委员会作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开展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作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施机构,由分管相关工作的校领导直接部署,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领导具体实施,形成以专业为抓手,以行政为推手的工作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中心设立多个机构,落实心理育人的各方面工作,例如设立研究部,对心理育人工作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并承办心理育人的工作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设立咨询部,针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问题的咨询,既具备及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功能,也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心理育人意识、工作方法以及处理问题的对策。

2.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育人应在高校内部由专门工作人员组织协调,营造全校员工共同关心学生心理教育的氛围,将心理育人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形成教育合力,全面调动各种力量。因此,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既包括由德育、心理、医务人員组成的专业队伍,还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工、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高校既应该保证具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心理育人教职工,并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此外,还应从心理育人的角度对学校其他岗位的教职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3. 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业务工作体系

(1)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应整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融合必修课、选修课、讲座以及团体小组训练等多种形式,从适应大学生活、端正人生观、培养学习兴趣等多个角度出发,既能够正面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同时能够保障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困惑自主选择适合的课程形式和内容来解决问题,健康成长。

(2) 完善高校心理育人咨询服务体系

高校心理育人咨询服务体系应包括三个服务方向,即学生、高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承担咨询的老师在钻研、借鉴咨询治疗的理论、方法,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了初步的咨询治疗活动,并且有一部分校医院也设立了心理咨询门诊。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教职工及家长的咨询服务,从心理育人的视角,针对他们的工作岗位及角色,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3) 开辟心理育人工作途径

一方面,心理育人意识渗透到教学环节。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均具有重要的心理教育影响。因此,高校要倡导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教育技巧,充分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特点,在课堂教育中,能够将心理教育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不但能够更多更好地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塑造心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一方面,将心理育人意识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去。生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心理的发展,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参加校园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丰富的校园生活能够促进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增强凝聚力,最终实现环境育心。

二、 高校心理育人保障机制

1. 高校心理育人的物质保障

心理育人工作既具有专业性、操作性又具有广泛性,它的顺利开展需要硬件环境系统的支持。一方面,心理育人工作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施保障,以此来完成基本的咨询服务、接待来访、宣传策划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另一方面,心理育人工作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持,来满足测量工具的购置、印刷材料、人员培训、资料购买、兼职人员劳务等各项开支,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的开展工作。

2. 构建高校心理育人的研究活动体系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注重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探索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工作形式。在此基础上,应开展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形成分析报告以及预备实用价值的结论,深入掌握学生心理素质发展规律,切实满足各类学生在心理咨询、服务以及治疗方面的需要。此外,还应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心理育人队伍的工作水平,从而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 建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

高素质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基本保障。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以及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心理育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当中,缺乏正规的心理科学知识以及系统的技能训练,很难保证心理育人的效果。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任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4):86-88.

[2]李明.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5):97-100.

[3]陈爱娟.构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滁州师专学报,2003,5(4):77-79.

猜你喜欢

育人心理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心理感受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