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心得
2017-12-28黄建辉
黄建辉
美术课程属于视觉艺术课程,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且以文字作为载体,通过一定的图像资料展示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美术手工课属于美术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能够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让学生发展合作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手工课中,学生可以相互团结、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获得愉悦以及良好的学习体验。
通过开展美术手工课,可以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显著提升学习效率。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探究了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培养团队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的对策,并且提出了个人建议。
一、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
“一个不会相处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中生存的”,所以合作和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需要关注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让学生成为善于交往的人。因此,美术手工课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合作以及分工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积极互动行为的鼓励,让学生主动进行分工合作。
比如,在构思校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进行小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每四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制作校园的构想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可以比拼哪组速度最快,哪组作品最新颖,哪组作品有着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可以给予好看以及设计突出的作品必要的奖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体现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在合作和互动中获得知识,并且激发自身的潜能。
二、合理应用差别教学的方式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分成较差、一般、较好以及优秀等层次,他们的领悟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思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别对待”,实施有针对性的引导,落实多元化教学的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手工课中获得提升,并且发展他们的团队创新意识。
比如,在制作生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差别教学法。教师可以对领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出比较高的手工制作要求,讓学生制作完美、新颖的生肖。如果学生的操作能力比较差,则教师只需要求他们表现出生肖的大致轮廓和形状即可。在这种教学思路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切切实实地获得提升,并且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在这种差别化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分组形式,让学生进行混合搭配,并且相互学习和借鉴,让他们发展团队意识,提升彼此的学习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以及个性差异,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并且获得发展。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内在动力。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手工课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创新,并且提升自己的效率。
三、从生活实践中寻找创意灵感
创新需要一定的勇气以及灵感,小学生的灵感往往来自生活。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就可以进行创新,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就是创新的源泉,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会天马行空,不会受到限制和约束。
为了让学生产生创造灵感,并且在生活中发现美术元素,教师可以布置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如寻找生活中你最喜欢的水瓶。水瓶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每个学生对水瓶的审美也各不相同。到了第二天,学生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水瓶,比如硬质玻璃瓶、饮料水瓶以及矿泉水瓶。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多媒体动画,在动画中,一个学生把水瓶制作成了有趣的小花篮,同时为硬质的玻璃水瓶装上了可爱的翅膀。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的眼中充满着好奇和惊喜,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是不是也想做出这种漂亮的工艺品呢?”学生一起大声地回答:“想!”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创新想法以及制作思路,并且在讨论过后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并且制作出了笔筒、花篮、宇宙飞船,还有的学生把水瓶制作成了皇冠以及美丽的衣服。
四、结语
小学美术手工课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化思维,让他们产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生活元素的融入,并且重视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实施,让学生通过分工协作,发挥自己的长处,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最终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地区邵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