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育视角下的英语教学

2017-12-28孔兰燕张绪庚

教师·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情感

孔兰燕+张绪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让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现代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德育的视角下,重新审视英语教学,从而将英语知识技能的传授自然而然地融入德育的氛围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既学习了语言文化知识,又感受到了春风般的温暖。那怎样基于德育的视角进行英语教学呢?本文正是从德育视角下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创新地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一、德育视角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初中阶段,教师除了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素质教育。

首先,作为实现教育总目标必要条件的德育,不仅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保障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这是二者在实现教育总目标方面达到融合的基础。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比较明确地将三维目标纳入学校英语教育目标体系之中,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其实就是德育,虽然没有明确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但如果以一种科学的、现实的态度对待两者的共性与异性,那么必将对学校的英语教学与德育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其实,不难发现,英语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德育教材,其中有很多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开展教学。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那些人文知识、品德思想贯穿进来。最后,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含的德育情感价值观,进而巧妙地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二、德育视角下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竞争激烈,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家长过于强调升学率,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再者我国农村教育存在一个特殊的现状,将近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缺失家庭教育,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状态是每个教师的责任,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日后的个人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素质水平的提高。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片面强调英语单词、语法、句法等方面的考查,而很少进行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样的英语教育能够培养的只是学习语言的机器,而不是对社会有用之才;这样的教师只能教书,却不能起到育人的作用。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让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儿”。这正如托尔斯泰说的“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我们培养的下一代应该是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英语教师在今后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德育的渗透,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改变“一言堂”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自由、主动地学习知识,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德育视角下英语教学的创新

1.塑造美的形象,以身作则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在逐渐走向成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自己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现其富有自信的精神美、表情美、情感美,让学生感受到内在美的强大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其次,师表美对德育效能的发挥也具有很好的价值,教师优美的形象、肢体语言无疑会使原有的英语课堂内容大放异彩,增添无限魅力;最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成为德育的隐形课程。”因此,在教师美的熏陶感染下,学生不仅会提升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转变学习态度,变得认真起来。

2.建立和谐课堂,寓教于乐

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只有营造宽松、自由的英语学习氛围,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育过程中,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学习。寓教于乐中的“教”即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教化的功能是在文化开发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和教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神态不能过于严肃,而应以微笑的表情来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发言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学生们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挖掘德育元素,健全人格

英语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展开德育。走进人教版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其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七年级上第一课,我们就可以对学生展开德育,学生之间用“Good morning!”相互问好,不仅增进了友谊,也体现出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在讲到七年级下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教师就应教育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在上这一单元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告诉学生,动物也是有家庭和情感的,并向学生展示了很多人类虐待动物、捕杀动物的图片,激起他们保护动物的热情。九年级Unit 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是呼吁保护环境的很好素材,在教学生练习写作“How to save water”话题时,我就引用了一句话“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让学生很是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随后我播放了迈克尔·杰克逊的Earth song flash短片,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通过这种施教方法,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

4.开展英语活动,锻煉能力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能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如组织学生进行单词接力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活动。在节日来临之际,我就组织学生们制作各种英语贺卡送给父母、老师或同学们。通过以上活动,不仅教会了学生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例如,在上八年级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 ?时,我就组织学生排演公交驾驶员与乘客们救人的场景;教学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时,我就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孩子和家长,让他们在创设的环境里倾吐自己的心声;在上九年级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时,我就在班级组织了一个毕业告别会,先小组合作,后选出小组代表上台演讲,那情真意切的演讲词,勾起了学生们对三年学习的美好回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无限感恩之情,使在场的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这些内化的德育活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总之,初中生在英语和德育双方面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德育的视角下进行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到英语知识,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寿县正阳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英语教学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