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和实践

2017-12-28胡莎

教师·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教材

胡莎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分层教学成为新时期颇受欢迎的教学方式。然而,立足于更深层次的发展要求,从生态视野下对小学语文课程展开分组教学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教学四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教材出发,针对小学语文的分组教学展开论述,以期丰富相关理论,并进一步推进实践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推进学生水平分层

作为教育教學事业的核心参与者,学生以其全部的身心投入来参与教学活动,同时,相关的教学目标也是针对学生予以设置和推进,这就使得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此,在从生态视野的角度下考量小学语文课程的分层教学与实践时,就应当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推进学生水平分层。

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鉴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学生自身的认知和积累,在每一学年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在此基础上,综合地对班级每位学生的语文基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多从学生的一些细节行为出发对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和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分层并非以教师为中心建构起对不同学生的“刻板印象”,相反,这种认知的目的在于了解和尊重,即为了生态教学之下对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实现此后的教学目标、教材备课、教学方式都紧紧围绕着学生运行,真正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

二、尊重差异,实现教学目标分层

从宏观上看,教学目标有“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建构学生系统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素养水平”等;从微观上看,教学目标又具体地划分为每一课时、每一学期的阶段式目标。但是,在从生态视野下考量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和实践时,应当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以语文每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我在综合考量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我会根据班级中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层:一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其掌握最为基础的核心知识,识记生字词,把握文章中心主旨;二是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其阅读水平;三是针对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则要求其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写作水平。正是在这一教学目标分层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班级中的每位学生不掉队,在尊重其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其个性发展。

三、因材施教,推进教材选取分层

教材作为小学语文学习中核心知识的承载者,在这里的语义并不仅仅指教科书,还包括阅读教材、写作教材、视听教材等。作为学生赖以学习的物质资料,从生态视野下进行考量时,推进教材选取分层,是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另一重要实施策略。

仍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在进行教材分层时,我仍是以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基础推进开展。首先,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以课本教材为其语文学习的核心,掌握课本知识是他们学习生活的重中之重;其次,对于中间生,我则要求他们在熟知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习,以课本教材和优质的课外阅读教材为核心;最后,针对优等生,在课本教材和课外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又为他们增设了课外写作教材,实现其写作水平的提高。当然,在进行教材选择的分层时,不能刻板地以此为方向一一执行,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例如,A同学尽管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薄弱,但他极其热爱阅读,也应当予以积极鼓励,对其课外阅读学习展开指导和指引。教师要切实地把握“材”之大意,不能刻板、保守看待,以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视野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积极价值。

四、积极互动,实现教师教学分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指引和推进作用。在从生态视野下探讨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时,也应当以此为切入点,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实现教师教学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的分类指导,即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以扶为主”;对于中间生,则“半扶半放”;对于优等生,则是“以放为主”,重视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培养。二是练习作业的分层,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展水平,不能一概而论,以基础题、强化题和拓展题为层次划分。三是考核评估的分层,这一理念主要在于以全优的考核记录激励学生勇攀高峰。我正是以此三点为核心,在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教育教学的分层。

五、结语

以上针对学生水平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材备课分层以及教师教学分层四个角度展开的相关论述,使我们对生态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本文也希望在此抛砖引玉,以期有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来推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教材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整式”基础巩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五抓五促”夯基础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