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

2017-12-28任振宇

人民论坛 2017年35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自信互联网+

任振宇

【摘要】“互联网+”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之路。此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国际文化品牌,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 文化自信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增强文化自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将主观的文化认同与客观的文化资源建设相结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取文化资源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途径,也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近年来,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迅猛,互联网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极大改善了信息传播的环境,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汇聚了众多有价值的资源,转变了人们采集信息的方式与途径,也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

运用“互联网+”模式,有助于融合各种媒体的传播优势。互联网平台自诞生至今不断发展完善,功能日趋强大。互联网兴起之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固定、内容相对单一,往往会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人们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从网络上获取丰富的文化资源,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文化建设依托互联网互联、互通、互动等特点,融合多媒体技术,能逐步改变人们以往学习传统文化的单一模式,使之更为丰富、生动,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互联网+”平台可以将线下相关文化资源以数字形式转化成网络多媒体资源,便于传播和公众理解接受,从而提升公众对社会科学知识、传统文化、科学思想等话题的关注度。当前,很多传统信息文化部门如图书馆、博物馆等,也相继在网上开通了门户网站,极大地满足了大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从文化推送与反馈机制上共建共享文化资源。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能与互联网结合,结合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的用户消费习惯和新的市场需求。“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共享財务”已经成为不同领域竞相开展的业务,这些新型文化共享模式深入千家万户,使不同阶层的人群都能获得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为巩固文化自信奠定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在文化共享中不但能够获益,同时也能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重要力量。

互联网实时互动技术让信息交流的速度、效率大大提升。“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变革,改变了原有信息来源的固定模式,任何一部移动终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来源。微博、微信、QQ等信息交流互动平台,让信息发布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彰显。这种互动形式能让发布者根据信息反馈改进信息质量,从而推出更高质量的文化信息。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服务机构都可通过网络与访问者互动,这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之路

“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多种因素、多种力量长期协作,能够体现出文化主体潜移默化的思维转变。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之路。

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互联网舆论引导作为建设重点。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移动终端的使用上,网络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增进文化认同的主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门槛低、途径广,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为一些低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对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线上线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我们很难对线上资源进行精准管控,而且每一位移动互联网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一来,互联网监管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文化话语权的把控,要让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信息成为互联网的舆论主调,以此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那些对主流价值观念进行曲解和误读的网络言论。例如2017年热映的《战狼2》,在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就有人对这部爱国电影进行歪曲,否定影片中的军人热血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四川九寨沟地震后,有网民以电影票房高为由,提议《战狼2》主演吴京应捐款一亿,这种道德绑架性质的言论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和,对社会舆论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和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工作,营造具有正能量的网络舆论氛围和文化氛围,成为当前的必要之举。

利用互联网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国际文化品牌,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文化地域的界限也逐渐被打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通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养成,离不开对历史的传承。它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灵魂。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主体本位的确立,通过树立文化自信彰显自身的实力。我们应建立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集中展示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文化,让世界人民真正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交流与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符合现代人欣赏品味的文化产品。其中以韩流音乐、美国电影、日本动漫等文化产业影响最大,有的已经上升到国家形象的高度。例如提到美国电影,我们就会想到好莱坞影片以及各种经典影视形象,其中所诠释的,正是美国的文化和价值理念;日本动漫则浓缩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各类元素,将日本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由此也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借鉴成熟文化产业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具有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化产业,生产出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以自身文化特色吸引消费者,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国际文化品牌,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为江南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陈先达:《正确理解文化自信》,《中国领导科学》,2017年第7期。

③王海英:《以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长白学刊》,2017年第5期。

④田羽、张媛媛:《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文化自信互联网+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