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知识、能力、素质的内涵及其关系

2017-12-28周金声赵丽玲

教师·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知识关系内涵

周金声+赵丽玲

摘 要:知识是人对事物的经验和认知,包括直接知识、间接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能力是指身心内在的部分系统协调运行的机能和功力;素质指基于人本天性的生命要素协调运行的结构质量,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三者构成相互依存的三层面关系。

关键词: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内涵;关系

现代教育总离不开知识、能力、素质这三个概念,目前教育界普遍将这三方面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要素。但学界对这三个概念内涵及其关系的阐述却莫衷一是,甚至大多数人日用而不知其理。本文尝试辨析这三者的内涵和关系,试探素质教育的真谛。

一、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概念内涵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一切知识起始于感觉。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感官的相应运动,并通过神经运动传至大脑,引起大脑的运动,从而产生感觉。英国教育学家洛克也认为“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生的一种知觉”,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凭借外部和内部经验在白板上留下痕迹就是知觉,通过知觉获得对事物的认知信息,“之后,人心又开始反省它自己的感觉观念上所发生的各种作用,因此,它就又得到一套新觀念[1]。” 也就是说,知识是人对事物的经验和认知在大脑积存的信息,是以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网络认知结构的形式存储于大脑的,能不断地增加和更新的。个体自身亲历所获的经验认知是直接知识;从其他方面获得的经验认知,如听闻观察他人的经历状态,或从影视读物获得的信息,是间接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2]。” 从广义看,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是人类社会包括人工环境、人工智能所创造的一切经验形态、智慧形态、智能形态的总和,而且都外在化为信息。从狭义看,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创造活动产物和再生物,是一切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工具体系和逻辑体系的总和。从特定的知识论看,知识就是人类社会思想信息进行传输、存储、生产、交换、使用、消费和创意的数字符号系统[3]。 这些依托某种载体外显的知识都要转化成进入人的大脑皮层的信息,才能发挥作用。

人是由大脑通过脊髓与肢体联系构成的完整体。大脑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每个神经元有一个轴突,一般自细胞体发出,与一个或多个目标神经元发生连接,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表面就有1800个左右的突触小体。任何一个突触前神经元可与许多突触后神经元形成突触。一些轴突还会在运行中发出分支,称为“侧支”(Collateral)。来自主枝的动作电位在各个侧支上同时继续传递,最终达到不同的目标。当五官获得的信息通过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即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反应。轴突离开细胞体一段距离后获得髓鞘,成为神经纤维,信号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与无髓鞘质的神经线路相比最高可使信号处理能力提高3000倍,似电信宽带,神经纤维将感受器的兴奋或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中枢系统,而传出纤维又将中枢的兴奋传至效应器。中枢神经系统像是一部信息加工器,加工的结果可以出现反射活动、产生感觉或记忆。例如,我们遇到烫的东西,烫的信息传入中枢,经过中枢加工,再经运动神经反馈,引起肌肉的活动,产生躲避行为,这是一种反射动作。在这样的反射动作中,中枢神经系统接受传入信息后,可以传到脑的特定部位,产生感觉,有些感觉信息传入中枢后,经过学习的过程,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留下痕迹,成为新的记忆。中枢神经系统也是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某一神经中枢内部各个神经元之间,也还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决定着这个中枢的机能活动状态。神经中枢的活动,可以通过神经纤维直接作用于效应器,也可通过体液途径间接作用于效应器,这个体液途径就是内分泌调节。可见,中枢神经系统在完成上述功能活动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整合与协调。整合就是把单独的、部分的活动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协调则是使整体活动中的各个器官功能结合成为相互和谐作用的过程。

在这里,输出不再是与输入呈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是多个输入转化成单个输出,或者相反。因此,各种知识信息总是与多种神经元密切相关,大脑的知觉、意识等可以随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与协调。整合协调的过程就是通过控制信号的传递速度与强弱达到控制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精确性。比如书写,通过听观书法讲座,获得了关于书法的审美信息,留下记忆储存在大脑皮层,所谓“胸有成竹”,再由这些书法审美信息通过神经元、髓鞘质传导指挥臂指动作,按照书法审美规律进行书写练习,运笔的轻重缓急效果不断反馈给大脑,大脑又不断发现差异而反馈矫正信息,调整肌肉提按顿挫的信号量度,使之逐步符合法帖的范式要求,从而形成脑神经与肢体神经相协调的稳定机制,达到“心手相应”,使主体掌握书写技法。这种被控的信号速度能量与某方面生理机能的匹配度就会形成某种外显的技能。

由此可见,无论从何种渠道获得的正确认知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正确选择和用于实践匹配练习,努力使经验认知与个体神经系统协调整合好。一定的知识积累会形成相应的理念,在某种理念或一定的知识指导下进行活动,就离不开实际的操作方法或技巧。而方法技巧是技能的表现,所以说“技能是人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活动方式”[4]。 《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概括为“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可区分为如书写、游泳等活动的动作/操作技能和像演算、写作之类的智力技能两类。通过局部的某方面的实践练习会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知识可通过一些形式传授,如语音、语法知识等,而言语是技能,只能通过实践习得。知识学习是瞬间的,知道与不知道之间几乎瞬间完成,而技能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一定的时间去体悟练习,“熟”才能生“巧”,所以“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又叫技巧。有人认为技能的密码就是髓鞘质。髓鞘质有绝缘其他杂乱信息的作用,髓鞘质越厚,人在某方面的即时反应信息能力越强[5],体现在相应的机体动作机能也就越强。 一个人在某阶段集中反复接受某方面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这个信息指挥肢体运动,就会增厚传递这组信息的髓鞘质,形成持续稳定的机体运动机制,从而获得特殊的技能技巧。这一原理说明只有运用知识信息进行精深练习才能刺激髓鞘质的增长,技能才能提高。比如,学习游泳,可以直接到浅水自己摸索练习获得直接知识,如果先从他人指导获得关于浮力、肢体动作要领方面的知识,再下水练习就会提高学习效率。第一阶段通过“狗刨”、打腿、仰头呼吸等分解动作练习,就可能掌握初步的“狗刨”浮游技能。这个技能就是人体肢体与大脑神经建立起的初级的协调联系达成的。但是,这种技能还是局部的、暂时的,稍遇场景变化或者长时不下水就会忘却。如果继续练习相关动作,就会使机体神经响应知识信号的动作联系得到巩固,逐步形成身心协调运行的内在机能和功力,从而上升为游泳能力。个体局部练习获得的一种动作执行的技能经验信息,储存于大脑就是知识,正确的知识通过操作实践获得广泛迁移,就会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心理体能结构,即形成某种能力。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Rizzolatti等人发现了一种新的运动神经元——镜像神经系统,证明了通过相应脑区的激活建立内部的行为表征,可以“亲身经历”其观察到的他人行为,实现理解他人行为、意图、情绪等功能,而且在模仿、语言理解、社会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镜像神经元对于个体自我动作的控制有重要作用;要获得某种技能知觉就必须学习这项行为,从而获得某种期望,即通过记忆、提取、重构身体肌肉的运动图式获得新技能。认知是“脑—身体—环境”相统一的认知系统,这种具身心智不仅存在于脑中,而且是全身性的[6]。endprint

因此,我们将这种身心内在的部分系统协调运行的机能和功力统称为能力,主要由心智能力(智能)和生理能力(体能)协调构成。动作/操作技能侧重依赖体能,智力技能侧重依赖智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说:“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着某种神经组织,这证明了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处理模式。……一种智能绝不会完全依赖于单一的感觉系统,任何感觉系统也不会像智能那样长久地延续。智能靠其自己的本质,通过一种以上的感觉系统而得以体现(至少是部分得以体现)[7]。”也就是说,某一部分器官系统与心理协调产生的功能内力便构成相应的能力,如主要由大脑右半球的言语区与口舌协调构成演讲能力,主要由小脑平衡区与肢体肌肉运动机能构成体操运动能力等。无论哪一种技能表现背后都有一个身心小系统机能支撑,而小系统机能运行又必然与其他相关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不开其他系统能力的配合。诚如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里德利克·巴特莱特所分析的“无论是在快速球类比赛中的运动员,在工作凳上操作机器并使用工具的工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外科医生,还是得出最后诊断结果的内科医生,在所有以上事例和其他可以引证的无数事例中,都有一个持续不断的流程(flow)。在这个流程中,操作者将外在的信号转化为自己正在从事的活动,转化为进一步的信号和更多的行动。”霍华德·加德纳进一步阐述说:“运用身体以达到功能性或表达性目的的技巧,一般都与操作工作对象的技能协调作用。”“熟练操作者经过常年的实践,发展出一套可将意图转化为行动的程序[8]。”而“一定的能力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技能又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中间环节,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9] 。”还是以书写来说明,一个文盲,如果让他反复练习一个字,经过数日或数周练习,他对这一个字的书写也可以达到与法帖形似的地步,但他未必能写好其他字,这就是某种单方面的技能。而如果一个识文断字的人进行比较系统的书写练习,通过对个体字书写技能的掌握到系列字的书写技能的领悟,再加上对汉字文化的系列知识的融会,就会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书法审美智能结构,从而上升为书写能力。能力,已不只是某一种活动方式,而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完成类型任务必需的身心协调的系统机制。所以马克思认为能力就是“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适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人的生命状态是一个内有各种要素千丝万缕的联系着的网络存在,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副“生命能量冰山模型图”表示出其结构关系(如图1):

技能是具体的、可现的、局部的、外显的,甚至是单一的。每一种技能必定建立在某一组能力基础之上,或侧重于智能,或侧重于体能。但要使这些能力综合发挥作用,就需要一种机制和场能协调,比如,一个人声带天生就好又掌握了较好的发声技法,但心理胆小怯场,或者身体严重气虚,也无法构成健全的歌唱能力,更别说完成一台演出了。也就是说,某方面的专长技能,不仅要依赖本体的相关能力,还要依赖于人本天性的身心协调运行的结构质量,好比一台电脑,能否运算执行复杂的程序,不仅取决于其键盘、CPU,还取决于内存、主板等整体配置;好比一杯茶,不但受制于泡什么茶,还受制于水甚至茶杯的质地。这种基于人本天性的生命要素协调运行的结构质量,我们称之为“素质”或“素养”,它是人生命的一种机制,一种内在联系,一种相对稳定、持续发挥基础作用的品质结构;它是一种内在的机制,往往要通过具体的言行情态来表征。用“素质”一词侧重于内在的特质状态;用“素养”侧重于外在的养成表征。技能、能力与素质共同构成了一座人之生命态的冰山模型。西伦(Thelen)认为:“认知是具身的,就是说认知源于身体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依此观点,心智依赖机体的各种经验,这些经验来自具有独特知觉和运动能力的身体,而这些能力不可分离地相连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他方面在其中编织在一起的机体。” 最近美国物理学家宣布观测到宇宙原初引力波存在的证据,也将成为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测的这种将空间扭曲的引力波和其他自然力一样具有量子本质的证据。 说明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会对所在空间造成影响,而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质量跟速度。爱因斯坦意识到这种扭曲波力将可以在宇宙中传递,就像是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一样。我们认为人是宇宙中的精灵,与宇宙一样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网络联系,也像中医学认为的那样人体存在多种经络联系,身心存在着看不见的精神网络的联系,而这个联系的质量就是“素质”的内在要素。

二、知识、能力、素质相互依存的三层面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的三层面关系大体可以用这幅生态人格架构图来展示(如图2):

其中,各器官循环正常的身体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生理物质基础就什么也没有。这个生理机体深受与生俱来的天性基因的影响,所以无论个体的体能发展还是心智的发展都需要遵循自身天性的规律。《辞海》认为“素质”指人的生理上原来的特质,还特意强调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这就是说素质不仅有生物学的意义,还有文化學意义,它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与教育培养而形成的生命要素协调运行的结构质量,是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质量指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需要挖潜和改善的。

近二十年的社会脑和镜像系统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的身心协调结构质量即素质的基础作用。Prinz(2003)指出,基于镜像系统,一定存在某种更为普遍的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使感觉或象征性的暗示转化为潜在的行为。由此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无论是感知还是计划行为,它们在脑中的表征方式是一致的。他称这种使感觉或象征性的暗示转化为潜在行为的机制为“共用编码”(common coding)。镜像系统的激活基本上属于无意识的加工过程,它不需要意识的调控,大脑也不可能对每一个运动的事物都进行表征,而这无意识的镜像系统正是对人之言行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感知和产生与情绪相关的言行表征,都依赖于共同的神经结构,这些结构的功能可以被描述为与具身模仿机制相匹配的镜像区域。但当前大量的研究证实,我们大脑镜像系统的这些功能又是明显受到社会性变量的精确调节的。 观念的反映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它使人认识外界、存储知识、制订计划、调节行为;它还使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组织社会生活、创造新的世界。这就是以心理活动为依据的人的精神力量和素质的作用。endprint

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人一出生就具备基本的生理机能,所谓天性,即原生态的内在生理要素的协调机理,比如,会吃、会哭等,也是动物性的本能。要成长为人,就必须通过各种感官渠道输入知识信息,这些知识反复刺激他的大脑皮层,留下印记,影响其行动,再通过分项的可操作的活动比如学习抓握和爬行、教说话等,逐步形成手脑并用、心智与行动协调的机能和功力,这就具备了某方面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在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时,认为这种语言能力就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语言知识系统——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是人脑中内在的语言机制,也是人类生物天赋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是经过反复的多种个别的身心机能训练内化的结果。这个过程需要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引导,也需要内在心智的协调配合,久而久之,其结果就会逐步形成人的大脑心智与机体要素相互协调的条件反射机制,这种机制反复得到验证,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内在机能和反应动力,它是内在身心某方面系统要素协调活动的结果,如行为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这就是第二层次的能力构成的原理。如果儿童得不到这种全面的培育,就有可能成为半个人、畸形人,甚至“狼孩”。反过来看,第三层面的所有技能活动都离不开第二层面的内在能力,比如,运用某种语言离不开语言能力,跳高技巧的实现离不开运动能力等。而各种能力的形成与作用又必然基于第一层面的身心协调机能系统,如果心智与肌肉神经不协调、精神不振、思维不顺或者体力不支,都不可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能力,也就很难持续发展出某方面特殊的技能。如果我们注重对儿童进行多方面的、全面的知识信息输入,指导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的技能实践锻炼,他就可能获得潜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可能在其心智和体能诸方面形成全息系统的条件反射机制,获得各器官与心智协调的内循环系统质量保障,从而成长为健全健康的人格。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的功能部件也日益增多,其间的互连结构日趋复杂。每当出现新的需要,或者要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就必须编制新的程序或进行新的互联架构。人与之相似,应对新的行业需要,就要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使身心功能要件获得新的联系;要完成复杂的任务,就要相应提高身心机能要素协调的质量。实际上,人的智能构成要比计算机复杂得多,更需要身心协调质量的养成和持续提升。

学习知识是基础。“知识是人类文明遗传的主要‘基因,没有知识‘基因的遗传,就没有文明的继承;而没有知识‘基因的变异,即没有知识的创新,就没有文明的进步;当然,变异是在基因遗传基础上的变异,创新是在知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归根结底,一切创新在实质上都是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而出现的知识创新,即在知识继承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对个体而言,知识是入门的通行证,是促使心智反应的催化剂。但人的生命和体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亲力亲为,所以通过观察阅读体验获得间接知识反而是现代人对知识获得的主渠道。人类个体心灵之间通过镜像神经元存在一座沟通的桥梁——心智阅读或称读心(mind-reading)是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我们能使用自身的心理机制去模仿他人的心理活动,通过镜像神经机制,人类可以模拟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对他人动作的识别和行为意图的理解[10]。 无论直接知识还是间接知识都同样有价值,只要是正确的知识都能帮助学习主体产生正确的认识,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练习,从而获得相应的技能。任何知识都务必通过大脑指挥神经或肌肉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加深印记,形成相对稳固的心理机能,才能转化为能力,所以孔子十分强调“学而时习之”。一定的知识需要导入实践领域才可能形成一定的专门技能;专门技能的操作与知识学习通过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专门人才方能更灵活、更本质、更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专门知识;如果知识不是通过主体主动获得,不能够用于指导实践演练而内化为能力,知识就可能成为空乏的符号,甚至有可能拥塞大脑,滞碍心智联想和机体贯通。

有联系的知识才是有力量的。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荀子曾提出过对知识的鉴别。他说有些知识是无聊的、无用的、无趣的,这样的知识荀子有一个判断,叫“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有的知识对你的人生,一分都没加,又何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呢[11]?

知识有广窄之分。对知识掌握的多寡和对事物认知的广度,会影响人对事物的选择和判断的可靠度。当我们对某个事物,比如,对某个专业或相关专业不了解的时候,就无法做出准确选择。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相关知识群基础之上的。围绕某专业领域,打通相关领域的通识知识,才可能超越单一的专业技术,而深入培养出举一反三的专业能力。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但不利于培养迁移能力,而且很容易使主体陷于井中之蛙的眼界,错失发展的良机。宽阔的知识面能够大大开阔主体视域和心智联想空间,有利于促使身心要素更加丰富的联系。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发展的空间,现代信息社会尤其如此。跨专业、跨学科项目如雨后春笋,掌握跨专业的通识知识更為重要。大脑神经系统依靠树突链接,就像高速网络,广博的知识会使脑细胞树突获得更多的信息刺激,产生更广泛的联系,自然有利于提高身心要素协调的概率。一个身心要素协调效率高的主体,就更容易适应各种变迁的职场,更容易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知识有深浅之分。对知识掌握的深浅就是人对事物认知的深浅,也会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和抉择的准确度,表现出智能的高低。所以在力求知识一定的广度基础上要保持在某方面知识的深度学习的习惯,否则就会“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2]。 这个深度是相对的,需要随着成长和人生环境的变化选择不同的领域加深求知。知识是网状的也是块状的,仿佛水波,一环接一环,有的知识距离事物核心部分最近,有的知识可能是事物外围的波纹,这就需要分清主次,在一定时间段对最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加深学习。显然,核心知识与外围知识都相关,只能侧重,不能偏废。诚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非智力因素分析》所分析:“获奖者的丰富兴趣爱好带给他们的是广博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用不同的学科思维方式和视角看待问题,让他们更好地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获得直觉和灵感,从而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进行集中的科学研究,并取得成功。因此,既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更要有集中的兴趣焦点。”endprint

对于一个20岁前的青年学子来说,处在基础学习阶段,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方面。我国人力资源部组织研究专家总结出的人才职业核心能力,欧洲提出的职业关键能力,都强调人的核心能力培养。特别是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学说,最符合人的身心机制原理。他将人的整体能力概括为语文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动作智能、自然智能等。认为“智能就是解决问题或者创造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受到珍视”,而且“几乎所有的领域内,都需要熟练地运用一系列智能;任何一种智能,也都可能在一个广大的范围内与文化相关的领域内得到应用”。 智能均衡发展的人就是一个素质好、智力高的人。在某一方面的智能超越平凡就会成为某方面的优秀代表。在人的一生中,这些智能会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产生启发或关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发掘并引领这些智能的发展。一个完整的生命状态应该是各种器官经络畅达、循环和谐、身心健全、功能协调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健全、阴阳协调的健康生态,借用加德纳的智慧理论表述就是多元智能均衡发展,这就是所谓素质好。这是最底层的基础,人生之根本,其特点是整个身心要素是综合的、相辅相成的、相对稳定的、恒久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一定直接显现其功用,却起着潜移默化的长久的作用,在某种关键时候往往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有人将完善的人格应具备的良好素质概括为“四种:理性素质、感性素质、情感素质、身心素质”;有人概括为“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有人概括为“情商素质、智商素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等,不一而足,基本上都是从可能包含的内容方面来分的,似乎难以穷尽。我们认为,素质就是心理和生理综合作用的系统状态,就是基于人本天性的身心协调运行的质量。身心要素协调的就是好素质,身心要素失衡或冲突而走向偏激,就是身心要素质量受损。比如,个体阴阳不调,肾虚或脾虚,就会降低抵抗力,容易生病,这就是身体素质差。如果个体自控力差,不能调整心态,造成身心不协调,或者知识面狭窄,片面看问题,就容易急躁,出口伤人,显得处世素质不高。所以,素质的高低根本来说还是身心协调机制质量的优劣问题。

人是很复杂的高级动物,各种生物心理机制协调是多方面的。从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不外乎“身体素质”“情感素质”“心智素质”“信息素质”。“身体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的健全的身体生理的协调机能,是生命体存活的基本保障和物质基础。“情感素质”包括情绪、感情、欲望、兴趣等与天性联系更为密切的心理特征,及其在人生历程中的情绪反应与控制的质量,是决定人之言行的主要动力,其活动领域主要是艺术,它的本质力量是对“美”和“善”的追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感。常与人潜意识相关,是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人的性格和成就更多地取决于这类非智力因素,诚如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心智素质”包括人的理性思维意识和智力因素,是人理性行为的动力源。它是人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能力成长的土壤,广博扎实的知识、清晰严谨的逻辑与积极活跃的思考是其构成要素,它是人类征服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根本力量,它的活动领域主要是科学,它的本质力量是对“真”的追求。“信息素质”是指个体具备能顺利有效地获取、评估和选用所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包括五官感触敏锐度、获取信息的精确度及其使用信息的和适度。大体来说,信息渠道获取主要自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两方面的信息渠道畅通协调的人就是信息素质好的人。信息素养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个体从出生接受各种“感官信息”到学习运用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信息”,再到现代科技“数字信息”,是个体知识和智慧的主要来源,信息获取和选择的顺利精确程度,决定着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会直接影响个体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8,82.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宋太庆.二十一世纪白皮书:知识革命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6-7.

[4]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46.

[5](美)丹尼尔·科伊尔.一万小时天才理论[M].张科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麻彦坤,赵 娟.具身认知:心身关系的新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8](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9]潘 椒.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8.

[10]叶浩生,曾 红.镜像神经元、具身模拟与心智阅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1]鲍鹏山.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N].解放日报,2015-04-03(16).

[12]周金聲.《论语》对译与新解[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87).

(作者单位:周金声 湖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赵丽玲 湖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关系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