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生命中的每个时刻而感动

2017-12-28杨璐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51期
关键词:个人化早餐跑步

杨璐

跑圈里有一句行话叫“跑了一个老内”,指的是跑了16.6公里。创造了这个“度量单位”的老内,住在西安,他每天早上5点16分出门,跑16.6公里,已经坚持了12年。老内说,最开始他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开始跑步一年之后,他发现这是他的最优选择。“在城市里跑步,我觉得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就近,一个是安全。所以,我规划的跑步线路就是一直右拐、顺行,不过红绿灯,跑下来一圈是3.9公里,再加上喝水的路线一圈下来是4.15公里,每天早上跑4圈。我跑步的这条路线上有一个步行街,我得避开人流,那试来试去,早上5点16分出门,跑完4圈,刚好是步行街上开始有人的时间。”老内说。

不懂其中心路历程的跑友,觉得这些数字很古怪,老内又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它变成了一个新奇事儿,有机会到西安去的人,就会去他的跑步路线上跑一次,还有人兴致来了专门跑一个16.6公里发到网上。“我跑了一个老内”在圈子里就传播起来。老内的生活习惯,变成了一个仪式,为了坚持这个纪录,他出差的时候,也要每天跑16.6公里,发在朋友圈或者群里让朋友们监督。

仪式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并不一定是人生的重大时刻,任何数字都能被施以魔法,庄严起来。就像《小王子》所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个诗意的描述很恰当,仪式感是一个与时间紧密相关的概念,并且,它是现代的。在农业社会里,农民的时间随着昼夜更替、春播秋收,作息完全可以依靠自然界的讯号,农民的时间是节气,是循环,而不是钟表,也不需要精确。可到了现代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机器化生产和协作要求时间变成线性的,并且要分毫不差的精确,像纪律一般的执行,否则任何规模化的生产和管理都没办法实现。

时间于是成了现代社会的人生标尺,件件事都被放在上面度量清楚。它也变成了一项宝贵的资源,学习和工作最好与时间同步,如果能赶在别人的时间之前,那就是额外的收获。“时间就是金钱”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为了配合进取心,走得更高、更远,就必须争分夺秒。时间变得如此重要,它的每一个刻度也都值得珍视,而仪式感就是一种郑重的表达。农业社会的仪式是集体性的,特别是与种植相关,现代社会里个人从集体中脱离出来,仪式转向关注个人的生命周期,生日、婚礼、各种周年纪念日,甚至是生命中的每个时刻。

在生活方式类的线上社区里,仪式感的个人化特别直观。小红书曾经做过一个“生活需要仪式感”的打标签活动,用户们一共发了1.3万多张图片,其中有传统的纪念日,还有很多是私人化的时刻。小红书的创始人瞿芳说,它不是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发生在每天的生活之中,有博主是很忙的UI设计师,但每天不嫌麻烦地给自己做饭拍照发上来。另外一个特点是它更加个人化,要的不是外面的评价,而是自我满足。从前晒一顿浪漫的晚餐、一个奢侈品包说是追求仪式感,现在很多人晒的是比如说香氛洗发水、丝绸睡衣,她觉得这也是一种仪式感,可别人是感受不到的,都是自娱自乐型的事情。

有些个人化的仪式感还能改变周围的人。曾经是家居杂志编辑的倪倪,每天早上都按照杂志大片的标准,布置一桌自己的早餐,然后用手机拍下来发朋友圈。“其实是某一天早上我的突发奇想,觉得比较好玩。当时有人留言,有本事发一个星期试试。我是那种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撞破脑袋也要完成的人,就坚持了下来。”倪倪说。倪倪家的早餐有固定的组合。“两碗不同种类的麦片,三颗五星红枣,红枣要先用水烫一下,把边上修整齐,有时候会有法棍和牛油果,然后我家就像花果山,随时能拿出很多种水果,但每天必须有一颗猕猴桃。”倪倪说。为了把这些食物摆得每天不重样,她新买了很多餐具、各种各样的桌布、包装纸,有时候还用到一些奇怪的材料。

好多人以为她这么大张旗鼓是为了做什么内容创业,可其实是寄托对父亲的哀思。倪倪从小就是个不爱吃饭的孩子,更是不吃早餐,父亲总是提醒她要吃早餐、作息顾虑,从来都当耳旁风。可就在同一年里,她外婆和父亲相继去世了。“那么短的时间里,两个最亲的人去世,怎么面对?我是一个特别会给自己疏通的人,给自己找很多治愈的方法。偶尔想起我爸说的话,觉得他让我吃早餐是对的。”倪倪觉得经历过亲人的离世,得让自己活得更好,猛然开始的拍早餐其实也是让自己坚持吃早饭的一个方法,它成了早上的一个仪式。“早餐布置就是你当成一件事的时候,跟你一起生活的那个人也当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每天早上来看,你今天又摆成什么样子了。”倪倪说。

看见普通食物能摆出那么多花样,朋友圈的好友们也把它当成了早上的一个仪式。如果某一天她没有照片,就会有人来问她,今天怎么没吃早餐?要是周末发得晚,有人留言评价“这是早午餐”。她有一次试着一只手倒牛奶,一只手端在高处盲拍,试了好多次拍出一张牛奶流动的瞬间,立刻被其他人存走转发了朋友圈,“我朋友拍早餐出神入化到拍出动图的效果”。倪倪发现大家对她的关注细致入微,偶尔一个小变化都能看出来。她的仪式感还影响到了朋友们的生活,有人反馈给她看见这张美美的照片也提醒了自己要好好吃饭,还有朋友也像她一样把早餐拍下来发朋友圈。“一开始没有把它当作一件特别正面的事情,做着做着发现它影响了一批人,然后集体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很正式的事情了。”倪倪说。

倪倪從拍早餐的经历,亲身体验了什么叫作“偶像包袱”,她中间也会觉得烦,可朋友们的反馈鼓励她坚持下来,直到她开始创业,实在没了时间。回想起那段时间的经历,在每天早上为自己和朋友们拍一张美丽的图片,感觉着生命的温度和生活的美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猜你喜欢

个人化早餐跑步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早餐
法兰克福书展个人化书籍走红
“尚长荣三部曲”带来无尽思考——且说个人化艺术创造的价值
带表跑步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
女性形象的个人化书写——严歌苓小说解读
《全国新书目》2009年4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