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劣币横行”的艺术品在线交易能走多远?

2017-12-28冯善书

收藏·拍卖 2017年12期
关键词:劣币卖家买家

文:冯善书

“劣币横行”的艺术品在线交易能走多远?

文:冯善书

艺术品投资专栏作家

但逢“双11”,我内里便颇不平静。

当前我国艺术品在线交易规模,在整个行业的年交易规模中已占到了约7%。这7%里边就有我的一份贡献。我家里和艺术沾边儿的玩意儿,从印石、镇纸、笔筒、陶瓷,到字画、摆件、家具等,很多都购自网络。曾经有段时间,我格外陶醉于网购,那种随时随地动一下手指头,东西忽的一声就送到家门口的方便快捷感觉。

今年,我在一家位于江门的网店上购买了6把刺猬紫檀圈椅,单价被我从680元砍到了620元。但家具拿到手后的感觉,就没有在网上下单时那么爽了。用材参差不齐,做工粗糙随意不说,连榫卯都是用胶水粘着才合起来的。我把电话打到卖家那里,对方解释说:“这一带做网店的大家都清楚,我们卖一张就挣几十元,能保证是真的红木已经不错了。”这套说辞已经形成惯性思维,网店老板认为买家花的钱少,就应该得到这样的劣质产品。

艺术品网购也是以“物美价廉”招徕顾客,罔顾“便宜没好货”的事实。众所周知,艺术品和实用工艺品与衣服、家电、马桶盖等一般商品最大的区别是,后者都有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而前者好与不好全凭交易双方的主观感受和卖家的一张嘴,发生质量纠纷是找不到第三方来评价的。艺术品电商平台拼命强化交易的信息透明,必须找到成本最低的产品,把商家逼入价格战。买家尽管可以对卖家进行信用评分,表面看起来像是“有权力”的人,却轻易就会被店家用“50元”收买而继续给店家好评。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孔达达在媒体上说了句很艺术的真话:“当前艺术品的网上交易仍然主要集中在低价位的价格区间,就目前来看更适合于吸引新买家入场,以及推广新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品行业也有共识,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和拍卖行把营销战场从线下转向线上,而随着移动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场生死战的高透明度和高竞争性将不断被加强。面对这场残酷的生死战,有人为“艺术品行业进入大众消费时代”而欢呼,殊不知买家们并非“钱多人傻”。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愿意到网上买艺术品的人大多是25-34岁的人,年轻买家最擅长的就是用新技术解除各种花式“包装”。有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以后,“包装”将变得越来越行不通。

艺术品电商该如何改变“劣币驱除良币”的逆淘汰法则?西沐提出要充分发挥艺术品市场标准化工作在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他认为必须让政府和市场联起手来建立有公信力的标准体系。在笔者看来,电商平台现在就可以着手针对这类非标产品,发挥行业公约组织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在不同行业建立各自的质量评级标准。既然价格战常常劣币驱除良币,而受贿赂的买家也常常放弃评分的原则,那么,我们就让晒着太阳的第三方机构来理理这些久拖不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劣币卖家买家
莫让电动自行车头盔“劣币驱逐良币”
买家秀和卖家秀
旧币总是被先花出去
卖家秀女人 vs 买家秀女人
不会吃蟹腿的买手 不是好卖家
从劣币驱逐良币的视角看货币形态的演进
付款不及时卖家将房卖出,能否解除购房合同?
论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源
拉风买家秀
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