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2017-12-28课题组

传媒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人才人员

文/课题组

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现状调查报告

文/课题组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我国占据着舆论的主导权。在大众媒介时代,传统媒体是党和国家发布重要新闻最主要的渠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拥有着极高的新闻首发权,其地位不可取代。同时,传统媒体也是宣传主阵地、思想主控室。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具有权威性,在思想上有着极强的引领性。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重构了新闻业的格局。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从业生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采编队伍是媒体人才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的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传统媒体采编队伍的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16年年底,课题组对我国144家传统媒体单位(集团)的人才状态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梳理、分析传统媒体采编的现状、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新闻采编人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当前,在媒体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传统媒体人才加剧流失。这使得传统媒体人才匮乏问题更加突出,转型升级人力不足,融合发展缺乏后劲。为了深入了解传统媒体人才流失的状况,找出人才流失的规律、特点,梳理传媒集团人才培养选拨的经验做法,课题组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研:一是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听取有关领导、传媒机构领导及人力资源主管人员的意见建议;二是设计制作了《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现状调查问卷》,在传统媒体单位广为发放,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并在网上搜集行业相关人员的意见建议;三是发放征求意见函,征集相关单位的意见建议,课题组以通过这些方法收集到的数据和材料为基础,最终梳理出我国传统媒体队伍的基本状况如下。

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国传统媒体采编队伍的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016年年底,课题组对我国144家传统媒体单位(集团)的人才状态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梳理、分析传统媒体采编的现状、问题,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新闻采编队伍的总体状况

为了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全面性,此次调研分别在我国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和西部各选取了一个省份进行调研,具体是走访、调研了辽宁、北京、广西、上海、重庆五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台、电视台18家,报业集团28家,期刊单位98家,共计144家单位。在所调研的传统媒体中,采编人员数量共为21102人,占媒体机构总体人数比例的55.1%。可见,采编队伍在媒体机构中所占比重之大。

新闻采编队伍是新闻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新闻采编的质量,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采编队伍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新闻采编队伍的人口结构特征、收入及劳动关系、流动性等方面。就媒体队伍的整体性情况来看,采编队伍人员数量较多,因媒体的性质不同,其类别和知识结构也有所差异。如,报社和期刊的采编人员即为采写和编辑加工人员,而电台、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包括采、编、播等人员,涉及到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专业。

(二)新闻采编人员的结构状况

1.人员年龄结构。本次调研获得的数据显示,新闻采编人员的整体年龄结构为:25岁以下采编人员的占总数的6.01%,25-35岁之间的采编人员占比51.39%,36-45岁之间的采编人员的比例为28.12%,45岁以上采编人员的比例为14.23%(见图1)。

图1 采编人员年龄结构情况

根据不同媒体类型,年龄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例如,在一些专业化程度高、事业体制管理严格的期刊社,45岁以上人员占比高达50%以上,60多岁还坚守岗位的人员也不在少数。而25岁以下的人员占比却少得可怜,只有3.7%。而广播电视台的年龄结构却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采编人员平均年龄基本在35岁以下。但总体来看,传统媒体采编人员25岁以下的人数极少,反映出我国传统媒体人才队伍新生力量不足。

2.人员学历和职称情况。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此次调研的144家单位中,87.81%的采编人员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10%左右人员为博士生或研究生(见图2)。

图2 采编人员学历结构情况

传统媒体职称整体情况较好,约67.2%的采编人员都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为22.7%(见图3)。

图3 采编人员职称情况

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及用工形式的改变,如合同聘用、劳务派遣等,使得部分单位晋升通道减少,单位对职称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员工在专业业务能力提高方面积极性不高。

(三)新闻采编人员的编制和收入情况

1.人员的劳动关系。传统媒体绝大部分性质为事业单位,其从业人员为事业编制。部分转企改制后自主招聘,其从业人员为合同聘用。此次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的调研结果显示:事业编制占比30%,企业编制占比10.5%,合同聘用制占比37.5%,劳务派遣占比21.3%,临时用工占比0.3%(见图4)。

图4 采编人员劳动关系情况

这大致反映了我国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随着用工形式的不断转变,有事业编制的人员越来越少,而合同聘用形式的人员却越来越多。由于工种的特殊性,劳务派遣人员大部分集中在广播电视台,近年来,劳务派遣这种形式逐渐在报刊业得到使用,且人数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

2.人员的收入情况。在此次调研中,采编人员的月收入水平总体偏低,且相互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大。月收入3000元以下和15000元以上的都没有,其他基本都集中在3000元-5000元和5000元-10000元两档。收入档次与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如北京、上海、重庆等经济发达地区,编辑人员月收入基本集中在5000~10000元之间,而东北和西部地区整体经济情况不佳,待遇也相对较低,集中在3000~5000元这一档中(见图5)。

图5 采编人员月收入情况

(四)新闻采编人员的招聘和流动情况

1.人员招聘情况。整体上看,新闻媒体采编人员的招聘注重从岗位需求出发。在新闻采编队伍的招聘过程中,一般通过直接的社会招聘、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上级主管主办单位统一招聘、事业单位考试与上级主管主办单位混合招聘以及内部转岗等几种方式。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主要的招聘方式是上级主管主办单位统一招聘,这主要与传统媒体的性质相关。传统媒体为招聘到合适的采编人员在招聘环节中设置各种条件限制,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在学历及专业方面一般要求专业对口、本科及以上学历。尽管大部分招聘对工作经验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还是会被优先考虑。此外,在采编人员招聘过程中,除了对应聘者相关硬性条件的考核之外,还会对采编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从调查中发现对采编人员的能力考核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背景、编辑文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政治素养及英语能力这几个方面。在这几种考核内容中主要以编辑专业知识及文字能力为主。调查中发现,由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冲击,很多传统媒体近几年的招聘都在调整和收缩中,经过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期以后,人浮于事是许多媒体现在面临最大的压力。相比之下,广电单位采编人员招聘较多,纸媒在版面缩减以后,采编人员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少。有些期刊单位甚至近3年都没有招聘一个人员。

2.人员流动情况。近些年,随着媒体行业变革及格局的改变,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流动性加剧。在所调查的传统媒体单位中,2012-2016年间采编人员离职人数为1934人,且很少是单位辞退的,基本为主动辞职。其中,工作3年以下人员不稳定,离职人员较多,占总离职人数的37.1%左右(见图6)。

图6 近5年采编人员流动情况

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在近5年的所有离职人员中,工作5年以上的采编人员有1200多人,甚至有工作15年以上的采编人员也离职,这些人员基本为媒体的中坚或骨干力量,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深刻反思。

离职原因涉及多种,按主要原因排序为以下几种: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自主创业、目前薪资水平低、工作压力大、晋升机会小,等等。而对离职后的去向调查中发现,有29%的采编人员选择去新媒体单位工作,约20%的采编人员选择自主创业,而有33%却直接转行离开媒体行业了(见图7)。

图7 采编人员离职去向

二、我国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在经济社会环境迅速变化、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传统媒体采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此次调研情况清晰地显示,当前我国采编队伍状况总体上并不乐观,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薪酬待遇偏低,行业吸引力下降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社会获得资讯的渠道极大增多,传统媒体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失去了垄断时代的优越感,面对传播市场化的竞争,相当一部分没有特点也没有生存能力的媒体甚至将会被淘汰。在2012年以前,媒体行业的竞争力非常之大,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甚至愿意放弃世界500强企业的邀约而进入报社、电视台等单位工作。但近几年,媒体对于一线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一流人才吸引力明显降低,毕业生选择到传统媒体的越来越少,而去金融机构、去新媒体、去公关公司、去当公务员的却越来越多。比如,上海电视台表示,其对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生的吸引力就急剧下降。近两年,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招聘来的毕业生只有两三个,大多数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去挑战性更强,或是薪水更高的一些单位工作,尤其上海是金融中心,可选择性较大。选择传统媒体的毕业生越来越少,并不是对某个单位而言,而是整个行业的吸引力下降了。

而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岗位,采编岗位的吸引力下降趋势更是明显,一些已经工作多年的采编人员甚至也出现了辞职转岗的现象,采编在人才储备以及人才的梯级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老龄化的现象。采编人员后备力量无法及时跟进,队伍缺少足够的活力。无论是从采编队伍人才的直接流失率还是从人才引进来看,采编岗位的整体吸引力不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采编工作岗位的性质决定的。采编工作较为特殊,工作强度大,主要以文字编辑为主,需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专业性较强,要求高。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新闻媒体在招聘采编人员时就从学历、工作经验、专业以及其他各项能力方面设置了条件,在各种指标的要求下,适合采编岗位的人群本身就少。其次,采编人员整体工资偏低。很长时间以来,传统媒体采编人员的收入一直维持在偏低的水平,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采编人员已经很久没有涨过工资,薪资水平等同于普通事业单位,基本集中在3000元~5000元之间,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略有不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工资也相对高一点,是一份吃不饱饿不死的职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造成传统媒体主体经营收入大幅度下滑的影响,二是传统媒体在黄金时期形成的粗放管理导致人浮于事。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的吸引力。

(二)体制机制问题导致留不住高端人才

从调查数据中发现,有60%的新闻媒体单位认为由于体制机制僵化的问题影响了新闻采编队伍的建设,导致留不住高端人才。

当前,传统媒体机构用工情况复杂,采编人员身份不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很多传统媒体的规模出现成倍的增长,而规模的发展必然要求员工的增加,因此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快速增长。但由于媒体所能获取的事业编制数量难以跟上高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传统媒体就必须采取其他用工形式,导致各种用工形式出现,主要有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以劳动合同方式招聘企业身份的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不同的用工形式员工的待遇不一。

后来经过管理体制改革,有些媒体已经放开人事编制的政策了,不同身份的员工在薪酬待遇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了,实施同工同酬,但没有身份的保障,员工没有归属感,尤其对很多高端人才而言,在心理上也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同时,在晋升通道上不同身份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企业身份人员或劳务派遣人员很难走上领导岗位。也有一部分媒体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目前在薪酬待遇上都还有明显差距,晋升通道上的差别就更大,这造成编外人员心理上的落差感强,工作缺乏积极性。此外,编制还是有其内在的吸引力的,没有编制,诸如落户及其他很多相关政策都不能享受。

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离退休人员的增多,大部分传统媒体编制数量出现大量空缺,后聘的合同人员或是劳务派遣人员虽然已经是单位的骨干或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或政策限制,这部分人员又无法转入在编,出现有编不能用的矛盾局面。例如,辽宁党刊集团面向社会招聘了将近50个人,其中不乏很多很优秀人才,集团也自己从中聘了副主编,按照行政级别已经是副处级的岗位。但现在集团虽然有空编,这些优秀的人也愿意进到编制里来,但就是无法办到,因为按照现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要求,“逢进必考”,由人力资源部门来组织考,考试无法保证集团在岗的人员能考进编制;而集团自己组织考试上级又不同意,所以这个矛盾问题很难解决。又如《劳动报》,原来报社承诺劳务派遣的这批人,如果工作表现好,一到两个合同之内是可以逐步转到编制当中来,但由于政策原因,现在转编被冻结了,无法实现承诺,优秀人才留不住。

(三)绩效考核方式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新闻媒体对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绩效考核方面,我国新闻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单一,也不具备完善的、独立的考核标准,导致采编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定。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措施,很难调动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1.体现在薪酬方面。首先,整体薪资水平低,与市场化公司没有可比性。从体制的角度来讲,一些媒体机构虽然已经企业化经营,但是实行的还是事业化管理,工资每年要审批,有工资总额度,分配缺乏灵活性,即使是高端、高水平的人才也不可能有非常高的薪酬。如调查中,上海广播电视台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在台里的再三挽留下还是选择离职,原因为外界给出的年薪比在台内高出3倍。在目前的收入分配体制上,即使台里将其作为特殊人才也不可能给出一个特别高的薪酬待遇,与市场化的民企没有可比性,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且,一些传媒集团所属的公司虽然完全是执行市场化的薪酬机制,但是这样的市场化还是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其次,考核机制不科学,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虽然目前大多新闻单位都制定了一系列绩效考核和管理办法,将采编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其收入挂钩,但是这些绩效考核方式和指标并没有切实地针对采编人员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制定,对工作量的考核与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例如报业,目前,报业采编人员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稿酬,而稿酬的计算主要是以工作量、稿量、版面数以及上网数量等来核定,而质量以点击率为参考依据。报纸版面是有限的,采编人员写的稿子不一定都能上版,只要完成基本的工作量,等于生活就有了保障,好的和差的、写得多的和写得少的,以及采编人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等,对其收入影响甚微,收入差距也不大,最多也就是两三千元的差别。也有一些电视台、电台的采编播人员采用KPI绩效测评,但是测评体系设置不科学,没有根据行业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更新,导致测评结果有失公平、合理,无法实现有效激励。

2.体现在晋升通道上。对采编人员个人而言,不仅注重自身薪酬待遇,而且还重视自身职业发展,尤其是职业晋升。采编人员的晋升有管理岗位的晋升和职称晋升两种。首先,管理岗位的晋升。受机制、体制的约束,新闻机构的岗位晋升台阶是有的,但是上升的空间比较小,晋升的年限比较长,至少是3-5年,甚至十几年。一般为上面有中层干部离职或是退休,才有机会晋升,机会可以说是非常渺茫。而在这方面来说,外界诱惑大,很多人才遇到发展瓶颈了就会选择离开,造成人才流失。尤其对一些高端人才来说,内部晋升有困难,多数直接出去开公司当老总,或者是带了几个部下成立合伙公司,这个是体制内不能给的。其次,职称的晋升。大部分单位职称从初级到中级、从中级到副高的晋升在收入上体现并不明显,只有几百元的差距,这对采编人员尤其是对35岁以上的人来说,激励并不大,没有吸引力。尤其一些单位还缺少名额,有些采编人员即使在单位工作了五六年、甚至十几年中级都给不了,导致对职称晋升没有积极性。而高级职称又有大量的聘任不上的人员,需要论资排辈,又需要照顾退休老同志。所以,无论哪种晋升通道,都是困难重重,这极大影响了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整体上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对合同制人员和劳务派遣的人才来说,职称晋升跟事业编制是两条线,事业编制有一个结构的限制,在晋升上希望更是微乎其微。

(四)人才招聘困难,人员流动性大

1.人才招聘。传统媒体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很多纸媒在2011-2014年左右都停止了招聘。但随着老的一批采编人员的退休,也显现出年龄结构的问题,所以近两年招聘又开始了,只是招聘人数不多。电台、电视台的性质不一样,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尤其在播音主持方面需要年轻人才,所以在招聘上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但调研中课题组发现,无论是报刊还是电视台,均存在招聘困难的情况。首先是前文提到的,行业吸引力下降,导致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足。其次是由于很多媒体单位没有自主用人权,不能按照自己的用人需求选聘人才,往往是“想要的人进不来,进来的人不想要”。主管部门统一招聘、引进的人员,时常不能胜任采编工作。这样一来,所进新人既占用了岗位资源,也影响了工作效率。再次,事业单位属性决定了薪酬待遇无法满足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最后,难以招到复合型人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媒体人才存在很大缺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思想、新业态不断涌现,如“两微一端”发展迅速,甚至成为许多传统媒体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和品牌着力点。新媒体的采编人员除了要掌握采写等基本功外,还要学会新媒体平台上的上传、发布、图片处理等一系列计算机方面的技术,难以直接招聘到懂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2.人员流动。近年来,新闻采编人员的跳槽、自主创业等成为普遍现象。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发展内生力量不足,吸引力下降。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外界更加广阔的平台、丰厚的薪酬待遇及发展前景。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新闻采编队伍出现较大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闻采编队伍中高层的流动。以往,在传统媒体工作等于拥有了“金饭碗”,基本没有人主动提出辞职。从2011年起,离职率持续上升,如《解放日报》,近来采编人员离职情况比较明显,2015年离职7人,2016年离职12人,都是工作5-15年的中坚或骨干力量。《新闻晨报》从2014年起,采编人员也大量流失,2014年离职27人,2015年离职26人,2016年离职33人,大规模离职使得报社难以承受,影响极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离职人员很大一部分是媒体单位领导、中层干部等,他们直接把在体制内积累多年的资源带走,自主创业,对媒体机构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二是单位内部岗位间的流动。新媒体和自媒体以及各种新闻客户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整体下滑趋势明显,同时也导致采编人员的压力增大。为了迎合媒体融合转型的需要,大多传统媒体也开设了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很大一部分采编人员内部调整到新媒体部门工作。也有一大部分采编人员直接转型,做行政、后勤管理或是其他一些岗位。

三是新进人员的正常流动。工作3年以下的新入职人员,心智不够成熟,也不够稳定,工作一两年后就会有一些想法,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对媒体而言,招聘人员付出成本较高,尤其采编人员专业性较强,对新进人员进行大量的专业技能、思想教育等一系列培训后,刚刚能接手工作又直接离职,对媒体的人财物都是损失。

(五)年轻人政治导向意识相对薄弱

新闻采编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工作,新闻采编人员不是单纯的“写稿匠”,而应该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并从中攫取能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珍宝”。因此,政治素养是新闻采编人员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出现政治偏差,更好地当党和人民的喉舌。

随着新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报道手段以及及时报道速度,使得我国新闻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报道风险。新闻报道应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不仅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也能为群众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新闻成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这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意识和政治敏感性,才能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年轻的新闻采编人员具有灵活的新闻理念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但是他们在政治素质、导向意识这一块有缺陷,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不够深入,站位不够高,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政治敏感性,也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写出来的文章容易出现政治偏差,达不到刊登要求,需要老同志审读把关,也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培训。

三、加强新闻采编队伍建设的建议

此次调研显示,近年来,我国媒体对新闻采编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调整,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在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状况都令人担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状况得到改善,从而促进传媒业的繁荣发展,是调研中各媒体的迫切希望,也是行业管理者的责任所在。梳理、分析此次调研的情况,结合业界同行的研究和一些成功案例,课题组提出以下几点建设。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行业吸引力

近几年来,从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媒体的发展及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讲话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对媒体重拾信心、重整出发指明了方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人才是重中之重,是媒体转型升级的动力,融合发展的后劲。新闻采编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媒体改革发展在目前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局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增强行业的信心和吸引力。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定》自2009年1月1日实施以来,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改企后产生了一系列遗留问题,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尤其人才队伍建构方面造成很多困扰,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建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做出进一步明确,以顶层设计消除政策壁垒,消除制约采编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障碍。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职业晋升体制,充分调动采编队伍的新闻报负和新闻理想,发挥敬业精神。

2017年5月9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意见》指出,深化改革要坚持统筹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试点先行,着力推进各方面重点工作。要统筹配置现有编制资源,按规定合理使用编制,将编制资源向采编播管岗位集中,优先保障核心业务岗位用编需求。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对试点工作涉及的具体问题,由相关部门制定试点办法,逐步完善配套政策。要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推动新闻单位与采编播管人员建立相对稳定的人事劳动关系,不采用劳务派遣方式使用采编播管人员;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对所有人员同等要求、统一管理。要形成推动媒体融合的用人机制,探索建立相对统一、公平合理的用人制度,充分调动新闻从业人员的融合发展积极性。此《意见》的出台为目前央媒等新闻单位存在的一些用人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媒体人员流失问题或将得到缓解,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将成为转型背景下媒体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采编人才的培养

1.加快人事制度改革。要解决人才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破解体制机制问题,千方百计留住优秀人才,同时吸引更多人才进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求表达了他的看法:“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可以引进第三方准确评估。国家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区分主业,剥离其他,给足编制,保证传统媒体内部的稳定。”综合考虑我国的现状,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为传统媒体的下一步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完善新闻采编队伍培训机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整个新闻业质量,应该加大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岗位职责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训。采编人员长期处于一线,工作强度大,难以保证都能及时进行业务素质等培训,可以在业务培训方面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拔发培训经费,从体制上进行保障,保证一线采编团队的健康成长。

3.出台相关的财政扶持政策。传统媒体有一部分公益属性,在经济下行和行业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要同时抓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临的困难比较大,导致许多媒体单位要求采编人员还要承担经营业务工作。建议国家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或财政扶持政策,保障新闻媒体正常运营,充分调动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评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方式,是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当下,采编绩效考评方法在各大媒体普遍运用,但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媒体采编人员绩效考评制度,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评体系的正面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首先,设置一套科学完整的、适合采编人员工作性质的KPI考核体系,最终将综合考评结果与收入紧密联系。其次,严格设定采编人员的进入门槛,使媒体采编绩效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

2.建立完善可行的分配制度。遵从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将采编人员的薪酬体系与工作表现紧密结合在一起,兼顾效率和公平,坚持薪酬补贴与工作量、贡献相统一。拉开收入差距,有效调动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工作潜力。

3.实行评优奖励政策。采编人员的绩效工资不能简单地以工作量、稿件量、版面数来确定,还应把稿件质量、稿件的影响力以及一些个人贡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实施内部评优,对于一年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的采编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自信心,在业务上能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激发上进心。

(四)拓展引进人才渠道,拓宽人才发展空间

1.拓展人才引进渠道。首先是在人才引进的方式上进行拓展。人才的引进不能能只局限于面试、转岗、派遣等手段,可以采用更多灵活的方式找到更适合的人。如CCTV发现之旅频道,通过电视比赛节目“发现星主播”选拔优秀人才,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主持人选拔活动。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从众多优秀选手中选拔出前10名最优秀主持人,签约CCTV发现之旅频道。也可以在各高校进行品牌宣传,选拔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后再从中遴选,最后引进优秀适合的人才。其次是在人才引进的专业类别上进行拓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采编人员所需要的技能不只是文字功底,而且需要美术、计算机、摄像摄影、设计等各类人才,所以媒体采编人员招聘也不能局限于新闻媒体专业。如辽宁广播电视台在新闻采编人员的招聘上,面对全国五大著名的高校(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和人大)进行招聘,首先充分认可这些学校的素质教育,只设置学校不限制专业,因为新闻行业需要杂家,也需要经济、法律及其他相关的专业人才,最后招聘了10多人到新闻中心做一线的记者,事实证明,这些人现在的表现都非常优秀。

2.拓宽人才发展空间。职业上升通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去留,媒体应该强化对采编人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由于我国传统媒体的性质使然,采编人员的上升通道都比较狭窄,应在各自许可范围内积极做出调整,拓展人才的发展空间。如上海广播电视台一直倡导“双通道”的发展空间:一是职级发展通道,主管、主任、处级,再到上面的领导班子;二是设置了一个专业通道,从刚刚入职进来当助理、到资深、再到高级,最后到首席。从2011年开始施行到现在,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在试行的这一段时间内有了不少的收获,尤其年轻人,即使不能在行政职级上得到提升,却可以通过专业的通道得到提升,提到首席或高级职称这么一个位置,拓宽了一个晋升通道,也给采编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希望,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又如,《中国组织人事报》在探索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行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的发展通道。针对采编人员中存在多种编制和身份共存的实际,着力打造以能力素质为衡量标准的公平竞争平台,打通无身份差别的发展进步渠道。设立首席编辑记者岗位,通过增强业务人员荣誉感、提高物质待遇,强化业务岗位吸引力。

(五)加强采编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闻媒体人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任,体现的是以正确的思想、健康的舆论引导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职能。媒体采编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素质和创造才能。毫无疑问,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应从提升采编人员的道德水平入手,积极完善激励机制,努力激发媒体人内在活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媒体人对社会责任。

1.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采编人员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应坚持的核心准则。采编人员应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积极做好新闻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完成新闻事业的使命和责任。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采编人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之中。

2.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一个人理论水平的高低,理想信念教育至关重要。新闻采编人员应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新闻工作要忠于理想、坚定信念,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较高的业务能力对新闻采编人员形成敏锐的新闻意识、较高的业务素养有决定性作用。

3.加强自身教育,提高自律能力。近年来,新闻炒作、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事件频发,尤其在新闻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使得媒体形象在大众面前大打折扣,媒体公信力极速下降。所以,加强新闻一线采编人员的自身教育、提高自律能力至关重要。要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个人道德修养,坚持职业操守。

4.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制度的缺失、对采编人员的约束不够,难免使其道德观念出现弱化的现象。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规范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规范。

5.加强社会有效监督。强化社会各界对新闻采编人员的监督力度,这对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新闻采编人员的自律和新闻行业的道德自律,始终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只有自律没有他律,也不能从根本上防止违纪事件发生。只有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新闻工作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课题“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现状调查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杨驰原,成员:鲁艳敏、左志新、高方、冉然、杜静菊、沈金萍。执笔:鲁艳敏)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人才人员
人才云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