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效应
2017-12-28阿之
围城效应
每当他想起这个不了了之的故事,依旧心怀感恩,毕竟,他真的看到围墙那边不曾见过的风景。
宅男留学后越发懒于交际,对于外界的信息,总能通过一台电脑自给自足,但后来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能让他如饥似渴地趴在电脑前的,不是极客程序,而是社交网络。他学的是信息工程,把电脑当成伴侣几乎已成生活常态,比起海量的抽象数据,脸书已然是他生命中最有温度的存在。
那时他在大学图书馆的电脑中心当义务助理,那位来自苏格兰高地的白人女孩就这么闯进他的生命中。她全名叫“Siobhan Elizabeth J.D”,这是宅男第一次知道“Siobhan”这个名字。至于“Elizabeth”,他知道这是英国女王的名字,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发音。“Eliza,你的电脑修好了。”他记得高中英语课学过,“Eliza”是“Elizabeth”的缩写。“呃……对不起,我叫Siobhan。”她急忙收起电脑,尴尬地把脸撇过去。
宅男第一次认识了一个新的女生名字,也第一次知道了课本上的所谓异国文化,其实都是“然并卵”。他并非内向讷言之人,对周遭缺乏兴趣只因无人能像电脑那样满足他对海量信息的需求。那个奇异的名字如同一把开启新世界的钥匙,他在脸书上加了她,从情感状况到政治信仰再到所有动态更新,他都字斟句酌地读了一遍。在基本确认她是单身后,他立马约她出去喝咖啡,她也爽快地答应了。
宅男来自以心直口快著称的中国东北,加上学的是理工科,脑筋直得完全不懂绕弯。他对她说:“你的脸书写得真有意思,你居然说你喜欢所有烤面包的味道,哪怕烤焦了也喜欢。你还说所有的蔬菜都有灵魂,那你吃蔬菜沙拉的时候怎么还吃得下去呢?”她一脸的莫名,可是还是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第一次约会相当愉快,宅男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又积极地约她听音乐会、健身、看电影,可是每次都被她以学业繁忙为理由拒绝了。他毫不气馁,依然坚持在脸书上与她积极互动。凭借天生的黑色幽默和广泛的知识面,他又厚着脸皮和给她留言的陌生人互动,并和他们互加为好友。他希望能融入她的圈子,更深入地了解她,对数据和信息的搜集检索是他的特长。学期结束后,他又约了她,他胸有成竹,觉得自己与她多了许多共同话题。没有了课业压力他们聊得更加天马行空,而她也积极地分享许多观点。聊到假期计划的时候,她说:“我的室友最近都迷上了你们中国的一档电视节目,叫‘You're the One’,那些嘉宾都太勇敢太好笑了,我也想参加,你知道该怎么参加吗?”他回家后蒙圈地问了同屋的女室友“You're the One”是什么节目,对方狂笑:“就是《非诚勿扰》啊。”
他维持了大半个学期的晴天逐渐变成多云,那是他厌恶至极的一个节目,说不清为什么,只是人各有志吧。他也确实打听到这个节目的报名方法,只是没告诉她,而她也没再主动联系他。后来大家都各忙各的,他也会想象,如果上节目她会说些什么。每当他想起这个不了了之的故事,依旧心怀感恩,毕竟,他真的看到围墙那边不曾见过的风景。
(文/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