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2017-12-27毕源

西部论丛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老师孩子

摘 要:《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是当代西方现象学教育学的经典之作,范梅南教授围绕“教学机智”这个最具生命力的话题,让教育者更深地懂得:一个拥有教学机智的老师,他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生存。他在本书中提出的新型教育学思想和概念,如“教育机智”、“教师替代父母的关系”、“教育的情绪”、“教育生活的体验”、“对学生的主体性的体验”,等等,这些都让仿佛已经若有所懂的我一下子醍醐灌顶。

关键词:教学机智 教育 老师 孩子

在《教学机智》中,我看到的不是抽象的理论分析,而是一个个教师与学生相处的生活故事,把教育的理论刻画的有血有肉,更具有形象感,更生动,更能让我这个读者理解。教育学事件时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正如马克思·范梅南所说的“事实上,我们许多日常行为,或者说,‘未加思索行为会以我们不在意的方式给孩子们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比如马克思·范梅南列举的在没有人陪伴的情况下,孩子第一次去了商店买回了牛奶,父母亲说:“你干得不错”。这正是一个教育学事件,当我们知道教育学事件的存在后,我们就要学会控制利用这种教育学事件对孩子的进行教育,这就有了教育学意向。当然,我们还需要对教育学意向进行最大可能的把握,使得积极的影响更大些,更深远。

在书中最抨击我心里深处,达成共鸣的一句话是:简单的一个触摸比千言万语更有意义。一位机智的老师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师,老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里”,“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孩子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老师应该站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认识要跨过去的地方,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们顺利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有时老师认识不到他们是怎么影响孩子的,甚至是那些他们认为最不可能听他们话的学生,他们的影响可能会非常微妙,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老师自己发觉不到,常常因为一件小事或发现,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这些影响。以美的声音,美的语言引导教育。用一双擅于捕捉教育中的机智,抛开以往束缚的观念,不在追求完美化教学,从孩子生成转化为教育教学。而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都可以在无形中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站稳十分钟,简单的一个触摸比千言万语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认为自己应时刻提醒自己克制自身的急躁。同样的话以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温和的言语可以促使我们变得更加随和,甚至突然之间从新的方面看待事物。作为教师我们就需要时时注意我们的语调、我们说话的方式。适时的沉默是机智的最有力的调和剂之一。必须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道德情操、拥有扎实学识以及要有仁爱之心。做一个好老师,要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做好老师,要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做好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做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作为一名教师,教的是书,撒播的是做人的种子。书中写到:“教学机智表现为克制,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表现为临场的天赋”。我想倘若把教育说成是一种影响,我们都在接受着影响,而孩子们也正在接受着我们的影响。我们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面对的不同的孩子,他们是不同的个体,如果出现了我们预想不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影响孩子?例如一个孩子不积极参与活动,不爱说话,总是喜欢依赖人,我们就需要关注他了,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不能急于语言的表达,也许我们更需要行动的示范和习惯的养成。当然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教学机智总是积极地影响着我们和孩子们。“教育机智保留了孩子的空间,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伤害,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使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促进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成长”。应该注意到孩子们的独特性、差异性,应该给予孩子们成长中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对孩子们始终抱有期望之情,沉着平静地等待他们的成长。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地给予、默默地聆听,它是一种耐心的等待——是对孩子的期望与信任,它给孩子自己认识和成长留下了空间。

但是我也在思考,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克制、沉默绝不等于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没有限制和标准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孩子们还是需要我们时时引导有时甚至是约束的。何时克制自己,何时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行事,何时保持沉默,何时……这些对于我而言,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值得自己去不断学习、体验、回味!因为教育智慧就孕育在这中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简而言之,如果灵活运用教育机智,教师在课堂上便可以游刃有余,而如果缺乏教育机制,教师就会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教育机制是任何教师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才能和素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每节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的变动”。我很羡慕那些教学很有水平的老师,他们身上那些突出之处,就是因为他们有十分睿智的教学机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理很多随时出现的教学突发事件,化险为夷,化腐朽为神奇。

蘇霍姆林斯基: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波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出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给我的启发和思考远远不止这些,对于教育学的理解以及教学机智的运用我仍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在学习了本书后,我的思想上有了一大步的跃进,这将指引着我前进,我隐约听到了孩子们的“呼喊”,他们在“召唤”我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毕源(1995--),女,汉族,现就职于安徽华夏旅游学校教务处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老师孩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