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统计学教学网络平台探索与设计

2017-12-27郭尧琦方晓萍刘源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郭尧琦 方晓萍 刘源远

【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如何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专业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亟需学校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支持下,探索如何依托互联网建设教学网络平台,提出建立包括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动态管理、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教學网络平台建设设想。

【关键词】教学网络平台 学习过程评价 学生动态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251-01

一、背景

为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中南大学在校内实施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希望通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学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各学科专业在从而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其他专业的改革建设。在项目具体实施举措中,建立功能健全的“统计学教学平台”,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利用好网络平台,实现教学模式转变和学生动态管理,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二、“统计学教学平台”的主要功能

围绕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对接学校本科生院教学管理系统以及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实验室,建设一个融合课程内容、统计学软件资源、教学实验、教学数据库以及实验平台等教学资源的“统计学教学平台”,通过该“统计学教学平台”建设,促进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实现统计学专业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该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以计算机为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收集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建立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平时成绩的客观公平、科学合理的评价;(2)制定统计学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加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课堂教学、教研教改活动的规范化管理;(3)依托“统计教学平台”,建设一个让学生能够实时了解自己学习动态的“学生动态管理模块”。

三、网络平台的具体设计

1.建立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

基于本科生院教学管理系统和“统计学教学平台”建设收集的学生过程学习数据,建立实用、操作性强的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平时成绩的客观公平、科学合理的评价,充分发挥对学生素质形成性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学习过程评价体系”拟从不同因素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角度制定评价标准细则,改变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和绝对化的偏向,强调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既能体现大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每个不同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从而影响每一位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促其全面健康发展。

2.依托“统计学教学平台”,建设基于ZOPP的 “学生动态管理模块”

进一步规范统计学专业学生动态管理工作,依托“统计学教学平台”,基于目标导向项目规划法(ZOPP),对本专业的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建设一个让学生能够实时了解自己学习动态的“学生动态管理模块”。“学生动态管理模块”包括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阶段、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动态管理。并在此模块上开设专门的互动版块,便于专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动态管理模块”,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阶段、下一步的学习计划、自身状态的呈现等。

3.加强统计学专业教学资源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

依托“统计学教学平台”,制定统计学专业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规范,在“统计教学平台”上,设计制定教学资源库管理版块,并在该版块下设立相应分类功能,包括:①文本版块:包括规范化的专业培养方案、各类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专业选课计划等,发挥文件传阅、专业指导的功能;②课程版块:同步课件资源、课程相关学习资源、试题集锦、教师个性化个人资源、课程作业、课程通知、学生作品,发挥资源整合、支持课堂教学的功能;③互动版块:包括教师反思、学生提问等,发挥互动、反馈、反思功能。从而促进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实现统计学专业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管理。

4.建立基于同行评议与反馈畅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依托“统计教学平台”,在现有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的框架下,采取以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课程团队负责人为主体的同行评议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一般评价不同,同行评议是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指导,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在客观上是同一专业领域内工作的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具有较强的共通性,评价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效性,也可以保证质量监控的权威性和信息反馈的畅通性,且利于形成信息反馈畅通的教学质量监控网。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三种反馈机制。一是当堂反馈,在听课后立即反馈给授课教师;二是随时反馈,急需处理的问题随时反馈给教学团队及时处理;三是定期反馈,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以会议的形式反馈给相关教师。

四、总结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全面推动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有力的支持,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必备的教学支撑环境。网络平台的可交互性和便捷性等特点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模式。尽管目前网络教学平台仅处于教学辅助的地位,短期内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和网络教学平台,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源远,张炜.新时期统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

[2]周春仙,吴琳群,卫洪昌.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李素云,基于校网络课程平台的病理学教学改革[J].中医教育,2013,2.

[3]宁顺兰,潘岚.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