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试验区 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7-12-27常曦
常曦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经济新时代开放发展的创新举措。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陕西正式进入自贸试验区时代。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片神秘的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部究竟探索出了哪些大胆的制度改革?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迎来怎样的发展?这片区域里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发生哪些变化?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半年之际,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翟北秦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试验田”
问: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做什么的?
翟北秦: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决策。
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同于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国家设立的11个自贸试验区更侧重于在开放领域的先行先试,在新形势下探索改革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促发展,我们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一块"试验田"。
自贸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深化投资领域改革、贸易便利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为深化改革,提供改革经验的一个"苗圃",它不同于我们现有的国家各类开发区。
自贸试验区的目标就是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开放高地,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问:目前全国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自贸试验区与其他省市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特色试点任务是什么?
翟北秦: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功能和产业特色,国家赋予11个自贸试验区各有侧重的创新试点任务。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主要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
一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二是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构建全面改革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三是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引进来走出去 投资便利化
问:未来的陕西自贸试验区会是什么样的?
翟北秦:十九大提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秉承大胆试、大胆闯的创新理念,不断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陕西自贸试验区将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制完善的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它会成为陕西开放型经济的一个新高地,也是实现陕西“追赶超越”和“五新战略”的一个重要载体。
问:为改善营商环境,陕西自贸试验区做了哪些努力?
翟北秦:为更好地服务企业,陕西自贸试验区进行了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一是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二是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试点。三是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四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五是推动税收服务创新。六是完善市场法制环境。
问:为加快推动技术、人才、资本要素在自贸试验区集聚优化,陕西自贸试验区着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创新。这部分改革创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翟北秦:一是在自贸试验区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快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是充分利用陕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外商投资项目全面实行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强化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制定出台《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有力推动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开展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将投资管理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在自贸试验区各片区推行外商投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四是全力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11月上线运行。依托全省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创建了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
五是创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方式方法,按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探索建立了“三合两联”的工作模式,大幅缩减审批时间。建立重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度,一般项目可在50天之内办完投资许可,开工建设。
问: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实施,陕西省自贸试验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哪些便利?
翟北秦:为更好地帮助企业“走出去”,我们已经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自贸试验区内已经建立了服务于陕西企业投资的“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赴境外投资发展提供法律、政策、投融资、翻译、人力资源、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服务。
二是围绕“丝路通车、欧亚加密、美澳直航、货运突破”等,持续加快国际航线开通力度,今年计划新开通国际客运航线11条,航线总数年底达到57条;统筹高速公路、高铁、城际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合理衔接,进一步提高西安国际陆港和空港互联互通水平;加快组建本地货运航空公司,长安货运航空公司相关行业许可申报材料已递交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完善快件集疏运体系,鼓励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规划建立集货物仓储、分拣、包装、运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郵(快)件集散中心。与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自由区(DMCC)达成战略合作,促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endprint
三是深化农业领域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起成立由中美15所大学签约组成“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建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网,开展以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内容为主题的援外培训,为50多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及技术人员300多名;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杨凌片区“1+3”国际合作平台(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商务平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美国3个杨凌农业企业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哈萨克斯坦促进服务中心已正式挂牌运行;探索国际农业科技商贸“走出去”新模式,在境外启动建设了中哈现代农业示范园、中美农业科技产业园、中吉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塔现代农业实施展示园、中俄现代农业科技园、中澳现代农业科技园等多个园区,开展品种研发、土壤改良、农机装备输出、职业农民培训等农业科技商贸服务;设立“一带一路”农业发展基金,重点和中铁十二局、国家开发银行、中非发展基金等单位合作,大力推进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农业合作项目。
问:引进来、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种最基本途径。在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下,陕西自贸试验区“引进来”的情况怎么样?
翟北秦: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进双向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是自贸试验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理解这个“进”字,从投资便利化来讲,就是通过自贸试验区一系列的改革创新,释放制度红利,能够吸引境外资本包括自贸区外的企业进入到自贸试验区发展。在这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发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放管服”改革在自贸试验区内得到强力推进,企业到自贸试验区注册得到极大便利。二是通过一“减”一“加”,进一步降低了外资准入门槛。一“减”就是新发布的自贸试验区内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对外资限制类项目减少到了95项。一“加”就是将陕西地区鼓励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到了26项,在这个目录内的外商投资项目,均可享受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这两个目录的发布,意味着外资进入的门槛更低了。三是搭建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吸引外资的平台,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推介自贸试验区政策的专题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比如搭建了中日项目合作研讨会、陕西—新加坡经贸合作洽谈会等一系列合作平台,与新加坡贸发局、中银香港、深圳前海自贸试验区签订了合作协议。这种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的释放,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一大批大项目落户自贸试验区。
初见成效
问:《总体方案》中明确了165项改革试点任务,目前来看进展如何?
翟北秦:目前,已有157项(地方事权67项、中央事权90项)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实施,已落地完成13项,正在推动落实144项,启动实施试点任务占总试点任务的95.1%。其他8项涉及中央事权的试点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另外,自贸试验区各管委会围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探索人文交流新模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方面谋划了58项特色案例,经第三方评审机构评估,具有创新性的32项,其中19项较为成熟的案例(商事制度改革4项、贸易便利化2项、金融创新2项、军民融合2项、农业领域3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5项)已在各功能区推开试点。
问:自贸试验区成立到现在,招商引资的成果如何?
翟北秦:4月1日至10月27日,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6605户,新增注册资本1905.72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企业75户,外资企业注册资本36456.86万美元。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较去年同期均出现大幅增长。
今年西洽会暨丝博会期间,全省签约项目总投资额首次突破一万亿元,自贸试验区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17个,投资总额2495.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22个,投资总额22.6亿美元);陕西—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活动签订合同项目84個,总投资额805.89亿元,自贸试验区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额315.46亿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