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2017-12-27景仰��

考试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朱自清语言艺术散文

景仰��

摘要: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更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是优美的艺术品,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文笔独树一帜。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的独特之处。他融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化于一体,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结构艺术;抒情艺术;语言艺术

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结合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与风格。他的散文作品,语言洗炼,文笔朴素清新,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为繁荣散文创作和培养广大的文学青年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以笔触细腻,语言清丽而著称。既有反映社会与人生的,又有叙写身边小事、个人见闻的。语言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敦厚,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他散文的艺术成就,对于创作白话散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自清三个字,已经成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

下面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做粗浅论述。

一、 结构艺术特色:构思缜密,结构严谨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结构艺术上,精于把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统一在“焦点上”,构思精巧而不露雕琢之痕。如《匆匆》一文的“焦点”统一在一个“轻”字上,全篇轻轻悄悄,五百来字数,结构只转半个弯;多数句子五六个字,简短伶俐;一连串疑问不求解答,飘忽即过;燕子杨柳、青烟飘风、薄雾游丝,一切是那么轻灵,但这种轻灵的美又与作者“不能平”的沉重心绪统一在一起,艺术地表现出一个正直知识青年在风华岁月里对生活的思索与人生的选择。又如《背影》中父亲的那个“背影”是全文构思的“焦点”。文章伊始,从“我”对父亲“背影”的回忆写起,回叙祖母离世,父子奔丧的往事,为整篇文章奠定了亲情的基调。然后笔头一转,叙写父亲决定亲自给“我”送行,并记叙了送行过程的具体言行举止,上车找座位,叮嘱的话,越过铁轨和月台去买橘子,在这里详尽刻画了背影,最后又以泪光中的背影作结,前呼后应,把父子之间的挚爱和思念之情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来。温婉优柔,怆凉凄楚,令人潸然泪下。文章的篇幅只不过一千五百字,然而构思精巧,脉络连贯,情调和谐,闪烁着感人的魅力。

二、 抒情艺术特色: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独具风格,极其重视情感描写对文学创作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文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给景物抹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创造出气象万千、风味别致的画面,把读者引入到诗画的境界。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凭着对景物精微观察和体验,以流动传神的笔触,通过融情入景的写法,将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融合,形成主客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神形兼备,情韵独特,达到富于画意诗情的美学境界。再如《背影》这篇至情文章,是朱自清先生讀过父亲的来信之后“泪如泉涌”,在感情十分激动的情形之下所写,全文既没有精深的哲理,也没有华丽的词藻,却令人读后久久难以忘怀,其原因便在于作者是以最真挚的情感,刻画人生中最平凡的一幕,以极其简洁凝练的白描写法,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将真挚的感情和父亲的背影完全的融合在一起。由表及里地展现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文章以情动人,父子深厚的情感洋溢于纸上。文中描写父亲的对话也都很简短,仅仅四次,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扣人心弦,语短情深,将父子之情表现的细腻而深沉,更易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

三、 语言艺术特色:语言朴素,手法多样

朱自清的散文,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最是为人称道,有口皆碑的。他向来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语言朴素不堆砌华丽的词句,多用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语句,寻常谈话般读了却亲切而有味。如《荷塘月色》中开篇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对象,让人感到亲切、诚恳、自然。

朱自清爱用叠字、叠词来描摹物态情貌,使其散文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大量的叠词运用,令人目不暇接,极具表现力。例如《回来杂记》中“街口儿”、“地摊儿”、“小顽意儿”、“三轮儿”、“闲味儿”、“马蹄儿烧饼”等儿化词的运用。北京话里的儿化词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使人读起来更为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又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写出了小草不知不觉地出现、生长,活泼可爱。“嫩嫩”、“绿绿”从质、色两方面写出了初春的小草的特点。“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还有那‘微微的云,‘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等叠词的运用,在写出情态美的同时给人以质感,也表现出清朗的格调和明快的节奏。再如《荷塘月色》中的“渐渐地”、“弯弯的”、“淡淡的”、“亭亭的”、“脉脉的”、“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隐隐约约”、“高高低低”等25个叠词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朱自清散文中的比喻繁多,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其散文别出心裁,独具风格。如《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却赋予了荷叶动态的美,寓静于动,生动形象。在形容荷花的清香时,用“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两句子,以歌声比喻香气,以名曲的声音来比喻光与影的旋律,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如果不是亲自观察,绝不可能写得如此细腻逼真。

总之,朱自清散文不但能给予我们读者美的熏陶,而且他散文中巧妙的结构设计、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以形传神的抒情艺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猜你喜欢

朱自清语言艺术散文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