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冬至丸”到班级管理

2017-12-27张斌��

考试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班级情感

张斌��

摘要:学生是有思想、有心智、有见地的主动进取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允许和容纳一切错误的存在。班级管理千头万绪,但并不麻烦,一个小小的“冬至丸”也能起到神奇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冬至丸;班级;情感

所谓的冬至丸,是由糯米做成的丸子,又称做“米丸”。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送到加工作坊磨成漿,回家后晾干水分,经过太阳晒过两三天,便成了粘稠的糯米粉。食用时加适量水将它搓成丸子的形状下锅煮熟,或者加入花生白糖馅,冬至丸子便大功告成了。福建闽南地区认为“冬至大如年”,因此当地百姓又把冬至叫做“冬节”。每到这一天,在泉州等地,冬至是一年中除佛诞以外的盛大节日,当天便会举办各种活动,在闽南乃至整个福建地区,搓丸子便是冬至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内容。

近两年的冬至,学生都是在学校度过,多数学生没有办法和家人一起过冬至。在高二时,因为文理分科,学生刚刚组建班级,对班级并不是很熟悉,对周围同学也不是很熟悉,班级犹如一盘散沙。虽然学校、班级制定了形形色色的规范,但总有人迟到、旷课、集体活动溜号……那年的冬至,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特地按照闽南的风俗准备了“冬至丸”,在冬至当天的晚自习休息间隙,拿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品尝。我看到了同学们感动的眼神和写满了幸福的脸庞。从那之后,班级慢慢有了凝聚力,我慢慢看到了团结与奉献。

进入高三,又是冬至前夕,我一直纠结要不要再次为孩子们准备冬至丸?因为刚好那一周面临全校的大型测验性考试——月考。在11月份的期中考试,同学们经过努力拼搏,认真复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比于高二时进步较大。期中考试之后,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下滑明显,骄傲自满的氛围在班级蔓延,在月考前夕仍然没有消散的迹象。本次月考之后就是1月中旬的福建省单科质检,期中考试的良好状态能否在月考中继续延续,关系到省单科质检最终成绩,取得好的成绩有助于同学们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心,为6月份高考奠定坚实基础。结合同学的状态、还有月考的重要性,最终我没有为班级同学准备“冬至丸”。我以为过了一年,学生会忘记曾经班级一起吃冬至丸的场景。冬至后的次日,早读,我来到教室,同学们几乎一致性地要求老师补吃冬至丸。这次我看到了同学们期待和失望的眼神。我极力跟同学们解释原因,尽最大努力告诉他们要月考了,第一轮复习到了最关键时候,不能让不良的状态毁了前半程的努力。

最终,同学们在高三的冬至没有品尝到班主任准备的冬至丸,而那次月考全班平均成绩也事与愿违,退了好几名。月考之后,我一直在反思,如果冬至当天我如高二时一样,为他们准备冬至丸,说不定还能帮助他们调整好学习状态,进而在月考中发挥出好的水平。

回想起一则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真实事例。某天,陶行知先生受邀请到某学院做教育教学演讲。一进讲堂,他就把一只大公鸡放在讲台上,台下一片哗然!他不紧不慢地抓起一把玉米让公鸡吃。但是,公鸡并不配合,似乎受到惊吓不敢吃。见到公鸡不肯吃,他就强按鸡头让公鸡吃,公鸡拼命挣扎,不停扑腾着翅膀,还是不肯吃。陶行知先生就故作气愤样用力掰开公鸡的嘴,往里面塞玉米,公鸡扑腾得更厉害了,有些视死如归的样子。接下来,陶先生放开了公鸡并且后退数米。大公鸡慢慢安静了,台下观众也都鸦雀无声,慢慢地大公鸡靠近玉米,不紧不慢地啄食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虽然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管理者,如果不懂得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观念,那管理结果必定是走向失败。“强按鸡头不吃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得不说,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教育学家马可连有这样的观点:“我们认为整个集体就是我们教育对象,我们应当把有组织的教育影响针对着集体,同时我们相信,对个人最实际的工作方式是把个人保留在集体内。”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制定从业标准,规范从业者行为,强调利用各种精细入微的考核办法来约束个人的行为,这本身是社会的进步,社会文明的标志。在教育界也是如此,不断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行表现进行等级量化。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制度赶不上变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时有发生,被动管理,越精细的制度化,只会招来抵触情绪。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教育。的确,“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本质上就是有情感的动物。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情感的激励胜于单纯的制度约束、胜于金钱和物质的刺激,它能促使学生自觉养成习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曾有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班主任是班级的引路人,带着孩子们成长,播种的应该是情感的种子,培养的是有情感的晚辈后生。

在班级管理中,建立班规班纪,从组建班级就开始形成一定条例的班级制度,从宏观上约束学生行为,赏罚分明。同时,作为班主任还需结合情感教育,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用情感约束和感化,比如建立班级学生生日生日卡,每月进行一次班级生日聚会,认同班级的大家庭;再如,设立春游、秋游计划,在假期安排班级集体出游,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制度、条例无法代替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最终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才会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愉快地接受。

“冬至丸”,一件小事,让我收获了不少。情感教育与制度规范同等重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灵活使用情感教育和制度规范,使两者达到和谐、达到平衡,方能在班级管理中如鱼得水,顺风顺水。

参考文献:

[1]吴长荣.谈班级情感管理,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7):33.

[2]邱梅.浅谈班级中的情感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7).

[3]李小红,徐玉双.情感管理在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中国电力教育.2009,(21).

猜你喜欢

班级情感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不称心的新班级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