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外空间与机器人研究

2017-12-27崔驰宇��

考试周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机器人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分析研究

崔驰宇��

摘要:将机器人教育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强化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实践教育活动平台,教师要抓住要点进行组织,自主组建社团打造更具活力的活动载体,自主实施管理彰显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自主选择内容体现活动内容的精彩生动,自主整合资源保障课外拓展的有效开展,自主展示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机器人教育;分析研究

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目的是为了抓早抓小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在当前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一定要抓实抓牢,组织好课堂教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拓展课外空间并且提升活动的质量与层次,对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将机器人教育引入信息技术课外教学,是补充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路径,本文将做简要分析。

一、 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引入机器人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中引入机器人教育,主要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动手尝试实践操作设计或组装机器人,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化、力学以及机械原理等方面的掌握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机器人研究引入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强化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现代信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学与机器人研究有着许多交集,机器人教育不仅融合了智能控制技术,还广泛涉猎机械、力学等方面知识,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机器人工作原理,组装调试机器人以及下载程序进行操作等,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让小学生熟悉网络与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自主创新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外空间活动中进行机器人教学,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组装机器人、调试传感器以及下载程序等,以及自己或者小组合作设计一些具有机器人雏形的装置,能够极大地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有利于完善实践教育活动平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提出的重要目标。拓展和延伸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空间,是对课外实践教育平台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载体,特别是将机器人教育引入其中,实现了信息技术素质培养的与时俱进。

二、 信息技术课外空间与机器人研究融合的路径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中融入机器人教育,更好地发挥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和综合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应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自主组建社团——打造更具活力的活动载体。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生可以组织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就为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笔者将机器人教育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中,为了专门体现机器人教育板块的功能,尊重学生意愿,指导学生自主成立了“乐创”机器人社团,鼓励对信息技术学习有着浓厚興趣,以及对机器人研究较为投入的学生参与进来,按照共同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社团的建立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社团的筹建工作班子、推荐负责人,以及制定社团活动目标与章程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运行,许多学生自发地加入进来,他们怀着对信息技术浓厚的兴趣,以及对机器人的探究欲望,和其他同学一起搜集资料、动手操作,社团成为了学生课余生活重要的载体。

2. 自主实施管理——彰显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机器人教育和信息技术课外活动的融合,在活动中给予了学生更大的空间,整个活动的组织都是学生自主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制定了年度和学期活动目标,对一段时期内需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做出了准确定位。在机器人知识搜集方面,社团的学生进行了明确分工,哪位学生负责搜集什么板块的内容,都有相关的要求,这样大家避免了重复劳动,所搜集的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相关的知识不仅丰富,而且涉及面还比较广泛,拓宽了学生视野。在操作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研究,根据订购的机器人组件,自己动手组装,尝试下载或者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进行创新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主选择内容——体现活动内容的精彩生动。机器人教育具有不同的难度与层次,教师在做好整体掌控工作的同时,要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例如在机器人发展进程、机器人工作原理等方面,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选择其中比较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学习的内容,保证了机器人相关知识的高度浓缩。在了解机器人工作原理方面,重点引导学生熟悉机器人传感器的功能,从力学和机械原理等方面对机器人进行分析。在动手操作上,集中学生的意愿确定订购什么样类型的机器人组件,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以及结合学校和生活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将机器人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运用到具体生活之中,体现了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与机器人教育的针对性效果。

4. 自主整合资源——保障课外拓展的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机器人研究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装备条件,笔者根据学校现有设备进行了资源的组合运用,将机器人工作室设置在科技教室内,体现了一室多用,向学校争取专项资金购置装备,重点购置可编程积木和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满足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需要。同时,笔者还积极对接青少年活动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带领学生在课外去活动中心开展一些难度较大的活动,以弥补校内装备不足的弊端。除此之外,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们添置一些机器人研究的书籍资料和器械装备,为孩子们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多种途径的资源整合,尽可能为孩子们研究信息技术和机器人提供良好条件。

5. 自主展示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的内生动力。小学生参加信息技术课外机器人研究活动,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定期组织成果展示既是体现社团活动质量和效果的方式,也是激励学生和促进学生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社团要通过作品展示、演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社团学生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将各种竞赛活动获得的荣誉展示出来,让大家更多地关心、更加深入地参与。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课外活动拓展,并将机器人教育融合进去,对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柏昌,张禄.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

[2]周伟华.以机器人活动为引领提升学校科技教育水平[J].江南论坛,2014,(01).

[3]李艺,钟柏昌.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起点、内容与实施[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

[4]何俊.生成性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

[5]陈颖.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瓶颈破解策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

猜你喜欢

机器人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分析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