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师生交流之我见

2017-12-27王婷

考试周刊 2017年50期
关键词:理解多元化交流

王婷

摘要:学生有了错误,我们要关注他们在多重压力下敏感、脆弱的心,多一些耐心,交流和鼓励。现当代的学生所处环境和我们学生时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影响他们的社会因素也不断增加,理解和交流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适当的引导很可能给他们的人生道路带来异样的光彩。

关键词:理解;交流;谈话方式;多元化

案例背景

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我也开始了班主任的工作生涯,尽管自己有着一腔的热血,一颗热忱的心,然而没有任何经验的我,只能学着自己高中时期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我的学生,那就是——严厉。但似乎并不那么奏效,时代不同了,学生内心的想法以及上学的心思也并不像自己那时那样的单纯,他们叛逆,他们敏感,他们脆弱……诸多因素,使我的方法漏洞百出,我要寻求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更多倾听,更多沟通与鼓励。

案例描述

九月的一天,我在班里讲事情,主任走过教室长廊招手示意我出去,随后我们来到楼梯口,主任说:“学生来我这反映,说你太凶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挺难过的。稍作解釋后,主任也表示很理解。事后心里的感伤一直没有散去。

回到办公室想起自己以前的班,以前的学生,心里的难过更是难以抑制。那是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原本心想:从小教导自己的两个弟弟,再加上高中时期班主任管理给我留下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应对策略,“对付”这些学生还不是小菜一碟。但事实并非我所想的那样。“老师,我觉得对于那些不想学的学生,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您就可以不用管了,您管他们,他们还烦你”,小朱(暗指他自己)跟我顶嘴;“你们班小赵跟我说想转到我们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老逼他学习”,张老师笑呵呵地说;“王老师,怎么我给您打电话总显示占线呢?”一位家长给我发短信说(学生趁用我手机给家长打电话之机将家长号码设为黑名单)……

在学生的几次不理解之后心里很有挫败感,甚至想要放弃,犹豫未决之下,也因此有了转机。

班长小孙,一个貌似男孩儿且有些帅气的女学生,会隔三差五地来办公室找我反映班级情况,但总感觉有些距离,每次话不多说完便走。一天晚自习,她在办公室和一位女老师说笑,我便忍不住说了句:怎么我这班主任跟你都没那么融洽呢?她便留下来跟我聊了聊。她道出对我的看法,原来每次进班我都板着脸,找她谈话也都是公事,有时候班级乱,我也会指责她,甚至举出一个例子:小洁同学很长时间没回家想家了,想跟我请个假,我问她怎么没自己来请,回答说她看见我腿就直发抖。我也跟她说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平时不容许随便请假是怕耽误他们学习。我对她内心所有不解一一作了解释。“之前挺不喜欢您的,总会觉得您那么凶,管那么多事,现在明白了您的用心和有些老师不一样,有些老师觉得我们这样差学校的差学生根本考不上大学,对我们也自然不那么严格,上课扯一些大家都喜欢听的话题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她说。

学校的包干区卫生是班级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任务不重,但每次不能尽善,开学那段时间总是问题百出,恰好那段时间我手头工作比较多。班长小孙自动请缨,每天在早自习之前提前半个小时到包干区,叮嘱大家。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失去评分。

终于闲下来了,一天早上我到校早了些,想着去包干区看看。冬天的6点,天还是很黑的,到了地方没发现人,我四周扫视了一下,看见一个身影在角落里认真地来回挪动着扫把。我问:“怎么只有你一人?”她说:“我没事来早一点,先干着,反正也是闲着。”我也不以为意。

之后的几天我都会去,发现仍是她一人,心里好奇就找和她要好的同学问个究竟。同学说:“班主任,小孙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这样,有时候负责包干区的同学或生病,或迟到,或根本不去包干区,都是她一个人把卫生做好,而且每次都会等到检查人员查后询问有无问题,并问清问题所在,自行处理好,才回到班里早读。”放弃的念头顿时尘封,心里似乎柔软了许多。

找到小孙问她辛苦吗?她说:“没什么,就是上次知道您对我们那么严苛,是对我们负责,比起那些糊弄我们逗我们开心,却不认真的老师要辛苦百倍,就想着能替你分担一点点。”心里的柔情难以抑制,是不是自己平时过于严苛了呢?是不是没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呢?是不是自己没有去理解学生的内心呢?是不是……

现在自己是不是仍然没有做好呢?来到学校,问题也是不断。上个星期,学生小吕,老师反映她上课传东西扰乱课堂,叫到办公室态度很强硬。在此之前也有些小问题找过她,每次都是这样的态度,我忍不住大声呵斥了两声,她回到教室哭了,心里还是觉得该和她好好谈谈,毕竟是小女孩。再次来到办公室,我跟她说了态度对于她以后的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她轻声地说:“老师,我不是生您的气,我也不是不承认,而是我没做的事我不会承认。”因为我问她:“是不是传了几次,课堂乱了。”我才清楚原来我们在语言交流上有了误解,我的重点在扰乱课堂,她的重点在传了几次。之前的态度不好也是因为这个,我细细问她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误会,她也一一道出。

毕竟还是孩子,有些想法还是不成熟。自己的言辞表达也有让他们误会的时候,要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第二天发现桌上有一瓶奶茶并附有一张纸条:老师,我为我的态度跟您道歉,谢谢您!——小吕。

案例反思

理解是相互的。老师和学生的情感是相互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会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而学生却视而不见,甚至仇视,那我是不是要反思自己的方式是否恰当,有没有勤勉于与学生交流谈心呢?学生也会觉得老师总是看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而忽视了自己的闪光点,总是教训多于鼓励和理解呢?

善于和学生交流。通过几年的教学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关心,还有思想的交流。其实他们也渴望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来自老师发自内心的体贴和精神上的支持。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放低姿态多去听听学生的解释和想法,不去伤害任何一个学生上进的心和可能好转的机会。

谈话方式多元化。和学生交谈时,我们不要只注重自己怎样说,更要注重怎样听学生说。与学生的交流中首先要当好学生耐心的听众,通过学生的讲话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从学生对某件事的看法中,我们可以发现事情的真正原因,便于说服教育。

猜你喜欢

理解多元化交流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