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017-12-27张小锋李欢欢
张小锋+李欢欢
摘 要:“双一流”建设是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也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建设过程中,要把握“正兵”与“奇兵”同建,“一流”与“非一流”兼顾;“高峰”与“低谷”俱赢,以“重点”带动“一般”;教学与科研并重;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硬实力”与“软实力”共抓,有“大楼”也要有“文化”。
关键词: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点
回想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时引起的巨大社会关注,可谓聚讼纷纭,争鸣之声不绝于耳,折射出社会上对“双一流”建设的背景、意义及达到的目标仍存有疑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不统一,步调则很难一致。这不利于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笔者愿就此问题,谈一些认识。
深刻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深远意义
1.“双一流”建设是实现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国家的强盛依赖于其高等教育的强盛。只有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当代中国虽然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过少、水平偏低,在综合实力、学科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在世界顶尖大学和顶尖学科群中还鲜见中国大学身影。
目前,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科学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历史方位、一流大学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规律和趋势,绘制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清晰路线图,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吹响了打造顶尖学府、冲刺国际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冲锋号”[2]。
2.“双一流”建设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类院校的办学层次、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先后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批顶尖大学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的深入推进,其弊端日益呈现,特别是形成了高校之间身份固化、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现在出台的“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不搞世袭制、不搞终身制、不搞一刀切、不搞清一色,[3]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资金分配要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动态调整支持力度等,这不啻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变革的施工图,为打破高校身份壁垒、最大限度释放高等教育改革红利提供了有力的措施保障。
科学把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与着力点
我们必须清楚,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并不是立刻就变成了“双一流”,要想让愿望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建成“双一流”大学,是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1.“正兵”与“奇兵”同建,“一流”与“非一流”兼顾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就高等教育而言,如果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正兵”的话,而一些颇具实力但学科相对单一的特色型大学则是“奇兵”;如果说已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大学是“正兵”的话,那么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则是“奇兵”。在当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毫无疑问,要“集中资源、率先突破”,重点建设好“一流大学”;同样,也不能忽视那些学科特色鲜明、师资队伍整齐、专业结构有梯次、实验平台精良并齐全、具有较完整的技术链和创新链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要给资金、政策,扶植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院校冲击“世界一流”学科[4];同样,也要本着“带动整体”的精神,支持具有潜力而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带动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最终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2. “高峰”与“低谷”俱赢,实现以“重点”带动“一般”
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中指出,学科建设“要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在高校内部,有重点学科,也有一般學科,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一般学科的支撑,任何重点学科都不可能长远发展;“一流学科”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一般学科来支撑。所以,在将重点学科建成“一流学科”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或削弱一般学科的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流学科”,绝不是简单的学科撤销和调整,绝不是以牺牲一般学科的发展前景为代价,而是整个学科体系均衡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在设计如何建设一流学科中,学校确定了“瞄准一流、梯级建设、渐次突破、共同发展、全面提高”的基本思路,集中优势学科力量,围绕开放型经济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重点突破,率先进入国际学术前沿;按重点建设学科、重点支持学科、重点培育学科三个层次分目标、分阶段开展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为实现学校学科建设长远目标打好基础;开展协同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个学科之间互动互补、互为支撑的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面向开放型经济的学科高峰,实现学科“高峰”和“低谷”俱赢的效果。endprint
3.教学与科研并重,切忌畸轻畸重的“单腿跳”
不容否认,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从来没有忽视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同样不可否认,虽反反复复强调教学的重要性,而实际上,教学则日益被轻视、甚至被忽视。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因此,有高校以一流学科、以瞄准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着力点,普遍重视学术研究成果。其错误的逻辑推导,就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在科研上,从而忽视或削弱了教学工作。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的大学,更是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优秀本科教学的大学,是以科学研究为高水平教学提供支撑的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本科教学。[5]“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学应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知识传播的效率,着力于培养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4.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严禁上演高层次人才“乾坤大挪移”
“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在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于是,为了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优势,有些高校除了购置设备、修缮教学科研场所外,便是开启了“抢人”模式。百万年薪、科研启动经费等都成为高校招募“良才”的砝码。有些高校,只要有“头衔”,不管人才本身是否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一律挖来,丝毫不顾人才引进后是否能真的将所在学科建成名副其实的一流学科。这种“互挖墙脚”的行为,使得急功近利、恶性竞争等问题暴露无遗。尽管国家已出台政策,对这种单依靠金钱和待遇吸引人才的做法叫停,规范东部高校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挖人才,但高层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趋势依旧盛行。这种高层次人才从中西部到东南部、从四周到首都和经济基础好的大城市聚拢现象,就是高层次人才“乾坤大挪移”。此风不仅不会增加高层次人才总量,反而使得高校内耗严重,助长浮躁之风和短视行为,拉大高层次人才地区分布差距等,可谓弊端重重。
同时,造就一流师资队伍,要注重“引进”与“培养”并重。这里说的“引进”,不是指在国内高校疯狂“挖人”,而是要去世界一流大学里觅“将才”、引“良才”,通过激励措施,吸引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同时以“培养”为核心,实现人才的本地化。要通过前瞻布局,提早发现、跟踪,重点遴选培养一批熟悉中国国情、学科基础扎实、科研潜力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大力推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学缘的教师交流融合[6],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5.“硬实力”与“软实力”共抓,避免有“大樓”无“文化”
由于有“双一流”建设资金的支持,各高校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7]一流实验室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为科学研究的验证和创造提供了舞台,为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实训和实践的平台。诚然,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意义重大,也十分必要。但是,“双一流”建设,光靠硬件设施等硬实力是不够的,还需依靠大学自身的精神和文化的塑造等“软实力”。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也仅非“一流大楼、一流设备之谓也”,而是必须注重培育和建设一流的文化精神和氛围环境。“有文化高度,方成一流大学”。所以,“双一流”建设,必须要注重大学内在的精神文化建设,要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要涵育优良的人文生态,而这些远比显性的“一流的硬实力”要困难得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优良的校风、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一旦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需求、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就会对每个人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产生直接的推动和影响。因此,我们要将校风和学风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通过打造一流的大学文化,深化立德树人工作,来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面对国家发展的强烈需求、国际世界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战线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始终立足中国大地,始终把握战略定位,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投入到“双一流”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汪明义.大学与大国崛起[N].中国教育报,2013-11-22(5).
[2] 中国吹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冲锋号[EB/OL].(2015-11-06)[2017-11-17].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11/06/c_134790395.htm.
[3]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17-11-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4] 李言荣.“双一流”建设 行业特色高校不可或缺[N].中国科学报,2017-03-21(5).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7-11-1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6]谭天伟. “双一流”建设关键在“人”[N].光明日报,2017-06-06(13).
[7] 金升菊. 以一流实验室建设推动“双一流”发展[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8):51-52.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