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7-12-27

文化纵横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代性科学技术选题

2017年10月号《文化纵横》以“科技VS人文”作为封面选题,并刊登了相关的四篇文章。这个选题和相关文章,源于这样一种认识、判断、甚至是共识: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焦虑,包括哲学和伦理在内的人文反思能力衰落,难以跟上当下的科学技术进步,这种科技和人文的失衡“构成了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

问题是,上述的这种以人文落后于科技导致“现代性危机”,或者是对“人类文明”巨大挑战的逻辑和结论本身是值得讨论的。

第一,科技和人文的对等和并列关系,早已经悄然结束。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中的科技和人文的关系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阶段,科技与人文基本重合。人文学家基本上就是科学家。第二个阶段,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开始与人文知识体系分离,但是,科学技术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体系。这个时期的精英,横跨科学技术和人文两个领域是可能的。第三个阶段,工业革命的狂飙时代,科学技术发生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在这个阶段,虽然,科学技术的演进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人文领域同样充满创造精神。第四个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2017年10月号《文化纵横》以“科技VS人文”作为封面选题,并刊登了相关的四篇文章。这个选题和相关文章,源于这样一种认识、判断、甚至是共识: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焦虑,包括哲学和伦理在内的人文反思能力衰落,难以跟上当下的科学技术进步,这种科技和人文的失衡“构成了现代性危机的重要表征之一”。

问题是,上述这种人文落后于科技导致“现代性危机”,或者是对“人类文明”巨大挑战的逻辑和结论本身是值得讨论的。

第一,科技和人文的对等和并列关系,早已经悄然结束。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中科技和人文的关系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希腊阶段,科技与人文基本重合。人文学家基本上就是科学家。第二个阶段,文艺复兴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开始与人文知识体系分离,但是,科学技术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和体系。这个时期的精英,横跨科学技术和人文两个领域是可能的。第三个阶段,工业革命的狂飙时代,科学技术发生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在这个阶段,虽然,科学技术的演进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人文领域同样充满创造精神。第四个阶段,20世纪中后期至今,不仅科学技术疆土不断高速度拓展,而且每个学科和领域都发生持续性革命,并形成交叉影响。相比较科技的新面貌,人文领域全面滞后,不少学科甚至停滞不前。与人文领域休戚相关的意识形态,早已经进入到苍白、浅薄和丧失张力的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科技的边界不断延伸,侵蚀人文领域,另一方面,人文领域越来越多的学科,必须诉诸各类科学技术的新工具。所以,真正的现实是,人文领域正在被纳入到广义的科技领域, 早已失去了和科学技术平起平坐的资格。

今天,固守人文主义思想,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情。更为严重的是,人文科学的生命力正在退化,在当代,人们消耗在人文领域的时间、精力和兴趣,都在不可避免地减少,不可避免地“小众化”。

第二,究竟什么是正在来临的“现代性危机”? 人们关注和讨论所谓的“现代性危机”已经很久了。这一讨论过程中,在这个地球上,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进而进入到所谓的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社会。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专业化程度,不是以月,而是以天和日的速度延伸。于是:(1)人类的绝大多数,已经被排斥到科学技术的主流之外。传统的科普方式,不足以解决民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严重匮乏。(2)自爱因斯坦之后,人类已经难以拥有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因为科学本身的分工急剧的精细化、细微化,再也没有这样全方位影响科学技术的科学家了。(3)科技领域内部的鸿沟不断加大,不再具有同时处于前沿的生物科学和电子科学的科学家,任何学科的高端专业人员,离开自己的专业范围,也难以克服基本无知的状态。(4)科学技术正在成为社会演进的核心,资本、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都只能围绕着所谓的科技进步展开。(5)科技垄断,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最强大的垄断。

这样局面的发生,源于科学技术的自我意识、自我意志和自我逻辑的发育和成长,这绝非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能控制和驾驭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已经进入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时代,因为基础科学的基础不再稳定。

整个商业社会,正在越来越彻底地与人文领域分离,全面导向和依附于处于爆炸状态的科学技术。创新不过是链接科学技术和商业、经济活动的一个桥梁。

人类在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在科学技术面前,处于如此被动状态。人类原以为,自己正在实现从“无知”进入到“已知”,岂知,“已知”又很快堕入到新的“无知”。新的混沌笼罩着人类文明,传统文明和当代混沌发生重叠。人们在混沌中振奋,在混沌中绝望,在混沌中徘徊。所以,人類面临的不再是“文明危机”,而是“文明形态”的改变。

第三,中国的“科技VS人文”。基本事实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国的科技哲学长期处于落后局面。这种情况,现在开始改变,但是,并没有彻底扭转。各个人文社会学科,距离现代化和本土化还有漫长的距离。所以,对于中国而言,如果存在科学与人文关系失衡,也是另外一个层次的失衡:一方面需要加速追赶科技并实现人文的现代化,另一方面,需要寻求符合历史潮流和文明走向的科技与人文的平衡模式。

为此,中国需要思考知识体系的革命。当务之急是结束文理过早分科的教育体制,使所有青少年都要在接受专科和高等教育之前,完成科学的基础训练,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人。在中国,到了抑制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情节,更确切地说是源远流长的“文人”情节的时候了。

19世纪到20世纪,是“人类中心主义”时代,与其价值体系相关的人文必然受到尊崇。进入21世纪,“人类中心主义”全面动摇,机器崛起,科学技术处于主导地位,赛博格人正在走来,在这样的“后人类时代”,不复存在没有科技工具和方法的人文,不复存在没有遭到科技浸透的人文,也不复存在与人文隔绝的科技,传统人文正在异化中升华。

——朱嘉明 著名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现代性科学技术选题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