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星到普通人,他将镜头对准中国30余年
2017-12-27MAX
MAX
用镜头记录变迁是一件漫长而不易的事,来自法国的摄影师帕特里克·扎克曼却坚持用他的镜头观察了中国超过30年,他的镜头之下,也许有你的记忆或是父辈的记忆。
帕特里克·扎克曼
法国摄影师,1955年生,1985年加入马格南。他专注于全球不同国家的文化、记忆及迁移等领域进行长期深入的系列专题创作。他的著名作品除了关于中国的,还有涉及黑手党、法国犹太人、曼谷卖淫等的系列记录。
扎克曼最鐘爱的相机
扎克曼的第一台相机来自父母送给他的礼物,在这之后他最喜欢的相机是徕卡。“它让我可以一只眼睛看取景框,一只眼睛看周围情况,这样我就不会脱离现实情境了。”扎克曼说。20世纪70年代左右,扎克曼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徕卡M4,在他随后的摄影生涯中,徕卡相机也一直陪伴着他。
1982年,一个法国摄影师背着相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那一年,他获得了去意大利参加第一届都灵国际电影节的机会,而这一次旅程,让这个异国的摄影师看到了中国电影,并对中国产生兴趣。在此之后,他先后近30次往返中国,记录中国,与中国结下了长达30多年的情缘,他就是来自马格南的摄影师——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zck Zachmann)。2017年8月,在第7届大理国际影会,徕卡学院(大中华区)大师班活动中,我们得以见到扎克曼,听他讲述当年的故事。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叫我“长鼻子”
看扎克曼的照片,你能从中感受到整整30多年中国社会的巨变。这些照片总是可以一下就抓住你的眼球,透过时光吸引着你。而比起照片本身,更让扎克曼着迷的是照片后的故事,他走街串巷,捕捉普罗大众生活的点滴……此刻,我们是幸运的,从这些照片中得以看见那段曾经的记忆。
回忆起第一次来中国,扎克曼神采奕奕,仿佛一切发生在昨天,“我的第一站是北京,当时在街上人们把我围住,他们叫我‘长鼻子,都想靠近我仔细看看。”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多少外国人能够涉足,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是那遥远东方的一片神秘土地。扎克曼是犹太人,在进入中国拍摄之前,他的摄影创作大多集中于探索关于身份的认知,“我有些疲惫了,想去外面看一看,中国那时很遥远和未知,所以我决定要到中国去。”他说。与巩俐的合影,曾让我“畅行无阻”
促使扎克曼来到中国的原因,除了对于遥远东方的期待,还有他对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黑白电影的喜爱,尤其是袁牧之导演的电影《马路天使》,而这也影响了他后来的一些创作风格。
初到中国,扎克曼便得以进入剧组拍摄。而第一次见到刘晓庆时,她正在拍摄《芙蓉镇》。“她很美丽,在镜头前闪闪发光,而在幕后,却是个简单的姑娘。”扎克曼回忆道。多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刘晓庆时,她已然褪去当年的青涩,成为了一个更成熟的商业女性,“其实从个人身上的变化也印证了中国发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在改变,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商业化。”扎克曼停顿了一下,打趣道:“不过这么多年来,从第一次拍崔健到现在,无论是着装打扮还是内心世界,只有他没变。”
那次的中国之行,扎克曼先后去了上海和北京的电影制片厂。在此之后的1995年,扎克曼得知陈凯歌要在苏州拍摄电影《风月》,本身很喜欢张艺谋和陈凯歌的他决定前往苏州。在此,他遇到了巩俐和张国荣。“那时,我在口袋里放了一张我与巩俐的合影,这照片就像一张通行证,不管走到哪里我只要给别人看,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非常神奇。”扎克曼开心地回忆道。但在拍摄张国荣的时候,他却并不知道他在中国竟如此出名。“对于当时的西方来说,我们认识巩俐,在片场,她像一个大明星,非常耀眼。相比之下,张国荣则更腼腆,但是他很贴心,是个非常好的人。”透过扎克曼当年拍下的照片,我们的思绪也仿佛被带回当年的那个时空,看到了风情万种的巩俐和风度翩翩的“哥哥”……
迄今为止,扎克曼逾越三十多年记录中国的照片已经成功出版,名为《再见中国》(So Long,China),一经出版就售罄。目前,他正在准备该系列的第二部,里面的照片已更新至2016年。我们非常期待他用镜头给我们带来的再次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