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吗?*
——基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比较分析

2017-12-2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绿色财会 2017年8期
关键词:盈余高质量模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朱玲玲 曹 阳 杨丽莎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吗?*
——基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比较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朱玲玲 曹 阳 杨丽莎

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是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如何?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是否真能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针对不同方式的盈余管理其效果是否一样?本文以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内部控制指数衡量内部控制质量,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但无法抑制真实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这种不景气的经济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更好的融资条件,开始变本加厉地进行盈余操控。近些年从万福生科、华锐风电再到皖江物流等财务舞弊事件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泛滥成灾,内部控制严重失效。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自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后,2008年6月财政部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制定和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财政部连同5部门隆重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规范内部控制建设,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同时加强对内控的监管。自此,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成为理论界重点研究对象。很多学者也纷纷得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的结论。实际上,随着会计制度和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会计政策进行盈余操控的空间越来越小,因而企业会越来越多地转向构造真实交易活动或控制企业相关活动的发生时点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操控行为(Cohen,Dey and Lys,2008)。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更灵活,方式更加隐蔽,难以有迹可循,严重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利益,阻碍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Bhojraj et al.,2009)。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问,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基于此,本文以真实盈余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兼与应计盈余管理比较,系统地研究我国当前经济和制度背景下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控制和应计盈余管理

Doyle等(2007)指出内部控制是应计项目质量潜在决定要素,其通过调查盈余质量与内控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与没有实现的现金流盈余估计相关。Hazarika et al.(2012)的研究指出内部控制贯穿于财务信息生成的始末,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高管行为,防止高管短视行为的产生,从而降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和经济市场特征,分别以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为切入点研究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所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张龙平等(2010)通过以沪市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内部控制鉴证提升了公司会计盈余质量;方红星,金雨娜(2011)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同时抑制企业两类盈余管理;而刘行健,刘昭(2014)则发现,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盈余管理程度并不显著低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但两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二)内部控制和真实盈余管理

Gunny(2005)、Roychowdhury(2006)正式提出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认为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实现增加报告盈余而采取的改变交易时间、有目的地安排投融资以及经营活动等真实的交易行为,即便从长远来看,这些项目实际上偏离了企业的最佳目标。Gunny(2010)也以SOX法案为节点,研究了法案施行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差异,发现在法案实施之前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应计项目对盈余管理进行操控,而在法案实施之后,上市公司则出现应计盈余管理下降而真实盈余管理急速上升的状况。李增福等(2011)通过建立一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发现预期税率上升时,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而预期税率下降时则更倾向于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同时,公司债务、规模、国有控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则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程小可(2013)基于内部控制自愿披露视角,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销售性盈余和生产性成本操控程度更低,在区分产权性质后,国有企业销售性盈余和生产性成本操控程度比非国有企业要低。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可以发现,真实盈余管理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研究晚于应计盈余管理,我国有关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多,但对内部控制和真实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并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

随着企业相关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企业通过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操控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会转向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操控盈余(Cohen,2008)。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通过安排真实经济交易来操纵盈余,通过改变特定会计期间利润,短期提高企业绩效。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比例约为3∶7,其中散户在股票投资中大多是出于投机目的,通过股票买卖价差获取收益,其往往关注的是企业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发展能力和效益(袁之柱等,2014),因而其较少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设H1:

H1: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无法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

一直以来,如何设计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各界研究的重点问题。内部控制贯穿于公司方方面面,一方面,可以通过设计恰当的激励政策,促进管理层和企业利益趋同,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通过规范企业信息系统减低无意差错扭曲会计信息的可能性。但是,内部控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施行的环境。考虑到我国企业股权性质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能够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管理人员的激励以及绩效压力也较小,因而其进行盈余操控的动机和压力也较小(辛清泉,2007;王燕鸣,2013),内部控制发挥的作用受到限制。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设:

H2a: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

H2b: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二、样本选择和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3—2015年三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金融行业以及ST类公司,手动删除不完整或存在差错的数据之后,共得到6035个样本。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内部控制指数来自于深圳迪博数据库。

(二)变量度量

1.真实盈余管理

本文参照Roychowdhury(2006)和Cohen et al.(2008)的方法计算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提出,企业一般可以通过操控销售活动、当期成本以及酌量性费用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其中,正常的销售活动一般和现金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DCFO)来计算企业销售活动操控程度。当期产品总成本由不变的固定成本以及可变成本构成,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期间内总产量来达到改变单位产品成本的目的,用异常产品成本(PROD)来度量成本操控程度。而酌量性费用操控则是指通过扭曲期间费用来实施盈余操控,用异常费用(DEXP)度量。三种真实盈余操控对应的模型如模型(1)、(2)、(3)所示。通过以下模型拟合回归得出正常的现金流、生产成本以及酌量性费用之后,再用实际值减去拟合值即为相应指标的异常值,分别取绝对值后表示各种途径下盈余操控的程度。

现金流量模型:

(1)

生产成本模型

(2)

酌量性费用模型:

(3)

然后,对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异常产品成本、异常费用取绝对值即得到abs_DCFO、abs_DROD、abs_DISEXP。最后将DROD减去DCFO和DISEXP再取绝对值作为总的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DREM),见模型(4)。该指标值越大,表示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反之,表示越低。

真实盈余:

DREM=DROD-DCFO-DISEXP

(4)

2.应计盈余管理模型

本文借用考虑当期业绩的Kothari et al.(2005)修正的截面Jones(1991)模型来计量应计盈余管理。首先,本文分行业、分年份对模型(5)进行回归,计算出相关系数后代入模型(6),得出非操控性应计盈余(NDA);最后,通过模型(7)计算样本公司总应计盈余与非操控性应计盈余之差,即应计盈余管理。DA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5)

(6)

DA=TA-NAD

(7)

3.内部控制质量度量

本文以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

(三)回归模型

参照目前已有的研究Barth et al.( 2008)、Cohen et al.( 2008)、程小可(2013)等,选取以下控制变量构建总回归模型以此来检验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其中RDA分别代表不同真实盈余管理即abs_DCFO、abs_PROD、abs_DEXP和DREM。DA代表应计的盈余管理。相关变量解释和计算方法详见表1。回归模型如模型(8)、模型(9)。

RDA=β0+β1*IC+β2*SIZE+β3*GROWTH+β4*CYCLE+β5*LEV+β6*FINAN+β7*TOP10+β8*INDERAT+β9*DUAL+β10*BIG4+β11*OPINIO+β12*B/M+β13*ROA+YEAR+IND+ξit

(8)

DA=β0+β1*IC+β2*SIZE+β3*GROWTH+β4*CYCLE+β5*LEV+β6*FINAN+β7*TOP10+β8*INDERAT+β9*DUAL+β10*BIG4+β11*OPINION+β12*B/M+β13*ROA+YEAR+IND+ξit

(9)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首先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国有控股企业内控控制指数IC均值为0.659,非国有控股企业为0.651,说明整体上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稍强于非国有企业。各组中内部控制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悬殊,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状况存在云泥之别。不论是在组内还是在全样本中,真实盈余管理平均数都大于应计盈余管理平均数,说明在最近几年上市公司纷纷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真实盈余管理。这也证明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能否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DREM)均值为0.229,显著大于国有控股企业的均值0.167。在三种真实盈余管理途径中,操纵性生产成本(PROD)所占比例为48%,将近一半,可以推测通过控制产量改变单位生产成本既不违反会计准则,也不存在合规性风险,是企业进行真实盈余操控的首选和主要途径。

表2 样本描述性统计表

(二)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

从表3可以发现,内部控制指数和各真实盈余管理相关指标系数均为正相关,但都不显著,无法拒绝假设1,说明内部控制无法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分析可能的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随着会计制度体系的逐步规范,企业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来进行应计盈余操控的空间逐步变小,因而纷纷转向真实盈余操控,因此在内部控制质量改善时,企业会更倾向于真实盈余(Graham et al.,2005),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反而上升。

资产规模(SIZE)以及销售增长率(GROWTH)分别和真实盈余管理程显著正相关,说明由于基数效应,大公司的真实盈余操控程度一般比小公司高。真实盈余管理与资产负债率(LEV)显著正相关而与账面市价比(B/M)显著负相关,说明由于资本结构中债务压力,企业倾向于加大真实盈余管理,而在公司股权价值较高时,盈余管理动机较小。另外,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上看,股权集中度(TOP10)高的上司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说明企业股权集中程度较高时,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程度增大。最后从外部审计约束上看,上年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OPINION)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非标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正在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所以其更容易存在操纵行为。而当年聘请四大事务所(BIG4)进行审计不能抑制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但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能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说明目前外部高质量的审计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可靠性为目标,而较少关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真实盈余管理。

表3 真实盈余管理多元回归

续表

注:* p<0.1, ** p<0.05,***p<0.01;括号里面为T值。

2.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比较

考虑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没有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本文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加以对比分析。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全样本中,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在5%的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这也证实了本文的假设H2a。

本文进一步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抑制作用在国有控股企业并不显著,而在非国有企业在1%的水平上显著,假设H2b得到验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释:一方面,国有控股企业大多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不论是政府监管还是行业监督都比较严格,公司治理制度比较规范,这也可以从描述性分析中的国企内控指数高于非国企这一点看出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往往能够获得大量的财政补贴以及政策支持,并且很多处于天然垄断性行业,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资源更加丰富而行业竞争较小,因而整体上国有企业盈余操控的动机较小,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不明显。

表4 应计盈余管理多元回归

续表

注:* p<0.1, ** p<0.05,***p<0.01;括号里面为T值。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虚拟变量代替内部控制指数,采用考虑当期业绩因素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计算应计盈余管理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结论和前面一致。说明本文研究结论不会因计量方式等不同而变化,具有稳健性。

四、结论与建议

基于我国市场的经验证据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整体上可以抑制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并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该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但无法有效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

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的盈余管理往往是通过策划真实的交易活动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样虽然在短期内提高了经营绩效,但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盈余质量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应计盈余管理以及财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建设和完善也主要是针对如何降低应计盈余管理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而对真实盈余管理考虑较少。毫无疑问,随着企业操控盈余方式的转变,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层面建设以及企业在实践中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也应该进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国家政策和制度层面,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我国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识别、应对和惩戒的引导作用;在企业层面,与内部控制相关的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例如:在薪酬激励制度设计时,可以通过延长业绩考核期限,减少管理层和员工短视行为,降低为达到短期绩效进行真实交易筹划而产生的代理成本。此外,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投资者。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会计盈余的高低,更应该注意企业盈余的组成以及持续性,同时兼顾公司的当前经营绩效和未来发展能力,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同时也能促进企业减少短视行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0(2):83-90.

2.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1(8):53-60.

3.刘行健,刘昭.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4(2): 59-66.

4.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1):121-134.

5.刘启亮,罗 乐,张雅曼,陈汉文.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2013(1):15-23.

6.程小可,郑立东,姚立杰.内部控制能否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兼与应计盈余管理之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3(3):120-131.

7.王燕鸣,蒋运冰. 薪酬激励、雇佣风险和预期偏差对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调整行为的影响[J]. 管理评论,2013(11):12-22.

8.杨德明,王彦超,辛清泉. 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J]. 南开管理评论,2007(3):43-50.

9.Cohen, D, A. Dey and T. Lys.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 and post- Sarbanes Oxley periods[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83 (3): 757-787.

10.Bhojraj, S.,Hribar, P.,Picconi, M.,Mclnnis, J.Making Sense of Cents:An Examination of Firms That Marginally Miss or Beat Analyst Forecasts[J].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2009,64(5):2361-2388

11.Doyle, J. T ,W. Ge and S. Mc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82(5):1141-1170.

12.Hazarika, S. J,M. Karkoff and R. Nahata.Internal Corporate Governance,CEO Turnover,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4(1):44-69.

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硕士生实践创新课题内部控制能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项目编号2016Y1106)。本文系部分研究成果。

F275

姜洪云

猜你喜欢

盈余高质量模型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