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2017-12-27王方平顶山银行
文/王方,平顶山银行
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文/王方,平顶山银行
目前,随着城商行的不断转型和发展,内部员工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影响了员工自身的发展,对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正常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风险。本文就目前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对策。
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国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我国的金融业面临新的形势。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商行面临转型,银行员工承受的心理压力剧增,心理和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凸显,银行员工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对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正常工作的进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成为影响城商行成功转型和进一步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对城商行转型期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以维护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1 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调节和缓解时,心理压力就会转化为行为的反向动力,使人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如果银行员工面对工作、人际关系、环境等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和疏导,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干扰他们的正常工作。调查显示,城商行转型期的员工已经成为目前心理疾病高发的人群。在城商行转型期间,银行员工之间普遍存在对自己职业安全感的担心和前途未卜的忧虑,激烈的竞争形势和来自工作的压力让他们心存焦虑和不安,有对失去工作的恐惧和害怕出错的紧张,还有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担忧。这些紧张、忧虑和担心短时间会让银行的员工出现失眠问题、烦躁情绪甚至产生精神抑郁,工作缺乏激情,严重的还会焦躁冲动,产生暴力倾向。这些情况的产生都是银行员工身体和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真实体现,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明显。
2 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原因
2.1 社会变革和银行业转型引发的必然现象
我国的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社会转型和改革到了关键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对人们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竞争的加剧会让银行本身对员工的素质、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银行员工面临更严酷的竞争形势。管理体制的变迁和领导的转换等都容易让转型期的银行员工产生时空错乱的不安全感,自己的职位、工资待遇是否会发生变化等是另他们日夜烦恼的问题,失眠和紧张在所难免,长此以往,心理就会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对身体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 银行业存在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银行业的竞争让客户的选择性大为增加,对客户服务和业绩增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银行员工不仅要面对社会生活和家庭双方面的压力,还要应对忙碌紧张的工作环境,此外,特殊行业工作的高风险性、紧张的工作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量都给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 城商行转型期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
城商行转型期间员工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对他们的工作状态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工作和心理压力导致部分员工对客户的态度不佳,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久而久之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问题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员工产生抑郁、焦躁的心理状态,给他们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幸福、银行的工作以及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员工这种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和解决。
3.1 营造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
城商行要采取措施为员工营造舒适宽松的工作环境以缓解员工的压力,可以增加工作室的绿植数量,建立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功能室、健身房、咖啡室等休闲娱乐的场所,让员工可以享受整洁、清新、舒适的工作环境,并在工作的空档适度的健身和娱乐,让他们的身心得以放松,精神不再紧绷,心理得以舒缓,工作压力就能够大幅减少,员工的工作状态就会得以改善。
此外,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减压措施来缓解城商行员工的压力。心理减压服务在国外非常流行,在城商行中推行该种服务,可以强化员工的忠诚度,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形成一种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的氛围。适当的心理健康能够让员工用积极、愉快的心态投入工作,形成从上到下的向心力,让内部员工可以形成一个相互协调、有共同目标的整体。此外,还要提高银行业务发展水平,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只有银行转型获得成功,自身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银行员工才会有更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意识。
3.2 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帮助员工缓解压力
加强银行员工的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工作,注重和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建立内部顺畅的沟通渠道,让银行员工可以得到心理舒缓和情绪释放是缓解他们心里压力的重要渠道。城商行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员工的心理辅导,聘请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提高员工的福利和保障,让员工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怀和温暖,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城市商业银行还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咨询或者解压辅导讲座,心理咨询是通过专业训练的辅导人员为来访者提供的心理帮助方式,通过与来访者之间的协商、讨论、指导和启发来解决各类心理问题,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咨询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其内容十分广泛,咨询内容涵盖到家庭发展、个体指导、人际关系协调等等,心理咨询对于城商行员工心理压力的疏导有积极的作用。
城商行员工心理辅导的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①分析压力来源,对压力进行正确的归因;
②找出适宜每一个员工的压力调试方法,引导他们掌握压力的释放方式;
③帮助员工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④排除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提高员工的自我调试能力,对于压力较大的员工,应用个人面询的帮助方式,设置咨询热线,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3.3 合理进行引导,让员工从自身做起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要从本质上解决城商行转型期员工的心理问题,关键还是要依靠员工自己。城商行员工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战胜心理问题的信心,通过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业余爱好等方式缓解情绪,调节身心,让工作和学习变得更加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目前,银行的竞争模式非常激烈,员工必须要正视社会现实,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在单位内找到应有的位置,真正拥有安全感。要认识到心理压力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银行员工要能够经受得起各种考验,必然要承受很大得心理负荷。一名合格称职的银行员工,就应当具备强大的内心、勤勉奉献的职业素养。银行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自觉坦然地面对和接受工作中带来得各种心理压力,使自己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商行员工在银行转型时期面临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人群,银行要采取措施加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加强员工的心理疏导,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可以轻松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1]廖友国,何伟,吴真真.EPQ人格维度与中国人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02)
[2]符纯洁,凌文辁,傅乐思.银行业员工幸福感提升策略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14(01)
[3] 邢占军,褚雷.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06)
[4] 王斌,魏祥玲.善建者,健心以远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员工心理压力管理实践[J].中外企业文化.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