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互馈测试平台
2017-12-27孟子豪许珊珊
文/孟子豪 许珊珊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互馈测试平台
文/孟子豪 许珊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获得了极大地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汽车成为了人民出行的普遍代步工具。但在环境污染问题加重的同时,为提升空气质量、体验更好的生存环境,新能源汽车走上历史舞台,其环保、高校的特征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本文旨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互馈测试平台进行简单研究,以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新能源 动力系统 互馈测试
1 计算机仿真实验
计算机仿真实验指的是通过高新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际环境下各种状况的模拟以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性能的科技,它最大的特征在于其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在新能源汽车问世之前,这一技术已经活跃于很多复杂的工程系统之中了,在分析、实验、测试、总结各个环节都得到了运用。它的运作原理是数理基础,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物理设施作为基础的演算设备,通过系统建立起模型来模拟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呈现研发人员所做的设想,以顺利进行仿真实验。
在新能源汽车性能研发的过程中,计算机仿真实验已经在广大汽车公司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它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形式,对任意结构形式的汽车动力系统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模型,以便于进行仿真实验,在实验前后均可通过计算机数据来得到整辆汽车和动力系统的性能研究报告,这一报告便可应用于随后的研发过程中。
在新能源汽车不断进入大众视野的这一过程,人民对其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就需要设计者在研发的过程中能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借助高新科技来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不断的节省制作时间、加强创新。仿真技术被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尤其在初期发展阶段,其作用也更加显著,受到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关注。
2 室内台架模拟实验
室内台架模拟实验相较于计算机仿真实验的进步之处在于可以真实可靠的模仿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现实的工作实验中建立台架和实车道路试验之间的联系,这一过程可以代替一部分实况实验,能够有效减少实验耗损,加快实验速度。
室内台架模拟实验一般来说包括底盘测功机上直接进行的实验和台架模拟实验两种类型,前者工作方式是:汽车保持静止,实验设备进行相对运动,同时借助设备的影响,来模拟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受力、负荷等问题,并尽可能的在接近实际条件下测量各项数据,但这一实验系统也可能会掺入周围环境状况和驾驶人驾驶技巧等其他因素。后者工作方式是:在汽车开发过程结束前,通过相关的实验设备来模拟发动机或者电机对汽车可能造成的各种阻力,以此来进行汽车的动力匹配、能源管理系统实验等。如图1所示。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时代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车辆室内模拟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精确度与日俱增,并伴随着各种专业化的模拟设备,再加上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软件的发展,室内台架模拟实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3 室外道路实体实验
室外道路实体实验指的是在现实中的道路上或者专业的测试场地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和研究,是对汽车性能进行观测的最直接准确的办法,它可以分为道路行进测试和场地测试两大部分。前者是指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岁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进行观测。近几年来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的传感器、磁带记录器等都应用在了汽车性能测试之上,保证了结果的真实可靠。后者是指按照预设的规则,在其指引下进行实验,尽量排除外界干扰,保证实验对象所处环境的一致性。在试验场中,可能会模拟多种恶劣情形,以更好的对汽车的寿命、性能、安全性进行全方位的测试。
室外道路实体实验的过程中,汽车本身性能是影响因素之一外,路面状况、风向、风速、驾驶员技术等都会影响实验数据乃至结果,因此在进行数据比对的时候要除去不必要的影响因素,保证实验都在统一条件下进行。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汽车动力系统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技术特征在于动力匹配、制动能量回收、整车的系统优化等,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实验也要进行以上重要技术的探索。
4 三种测试平台的综合分析
第一种是相对三种来说最直接、安全的方式,它的测试结果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而具有高度精确性,能够对车辆性能进行全方位测评。但试验周期过长,运营成本较大,如果在发现却先后及时进行完善,需要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财力物力;
第二种方式能够科学合理的对新能源汽车的各项参数和性能进行最大可能的优化,能够有效的减少制作周期、节省制作费用,也有利用产品性能的提升,但由于各地区交通状况存在差异,这给计算机模拟过程带来了难度,不解决这一差异可能会导致汽车性能呈现的不全面;
第三种方式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和室外道路行车一样的效果,能够为开发方提供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可能性,但相应的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其较低的适应性也需要技术人员加以研究攻克。
5 结束语
本文旨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互馈测试平台进行简单研究,以为其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在日后的开发过程三种方式都可得到应用,有效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为人民提供性能更高的汽车产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1]龚晨.互联网技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J].西藏发展论坛,2014(08).
[2]周海波.新能源汽车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田[J].中国汽车,2015(05).
作者单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孟子豪(1990-),男,辽宁省本溪市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硕士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许珊珊(1986-),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