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思路研究
2017-12-27阳敏辉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阳敏辉,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思路研究
文/阳敏辉,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占有量与教育的质量成正相关。那么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该如何应对信息化的到来,又该如何利用信息化来更好地为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服务。该文将对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进行分析,并对教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推进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化视角;计算机;教改思路
1 进行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思路研究的意义
通过进行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思路的探讨,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可以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教学的理论体系,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科学地发展了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与进步;最后,对于学生来说,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计算机知识进一步的进行学习。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开展进行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思路探讨,对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计算机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和目的性相当强大,高职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还必须要具有能符合本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实践应用创新的能力。但现实的情况是仍然存在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素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2.1 教学理念滞后
某些高职院校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池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竞争局势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明朗无法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当代学生的兴趣所在管理落后在制度上没有科学合理的可行措施。由于许多高职老师是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直接分到学校教学,软件实践经验不足,上课照念课本不能根据所学课程的要求重整教材:没有学科精品意识,不能对所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课备课,光备理论知识不进行相关操作和实训、不具备德育教育教学只看进度不看效果;一些教师的教学范围小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能同时兼顾,教学交流互动少,动手操作比较少,在市场中的的实际应用不广泛。上机实践一般事例简单,没有系统针对性和综合性。这些问题使学生在现实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使该专业毕业的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完成相关专业工作。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
教材编写过分强调和突出学科的学术性,想每个问题都讲到,重讲授知识的来源和相关背景,不能及时删减过时的教材内容,缺乏实时性。有时一本教材重复使用,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授课方法,以讲授为主,过多的注重所讲专业内容,很少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过于坚持或相信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上课无法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被强制接受知识,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遭到抹杀。学生实践活动不足,教师太侧重讲授理论知识,仅仅将实践动手操作视为教学的辅助环节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现在有的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有了一些重视,但是各课程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学生很难养成一个全面系统的、有竞争力的职业素养。
3 促进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的基本策略
3.1 培养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理念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的科学进行,学校和教师就必须要树立计算机教改的发展理念,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来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必须要加强对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宣传,并且呼吁教师和学生积极利用信息化的发展特点,来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便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工具,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除此之外,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创新意识,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从而推进计算机的教改的进一步发展。
3.2 科学设置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课程
在信息化的指导下,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课程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学校要增设一些互联网设计或者是信息的搜集课程,提高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把握和搜集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进行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时候,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基本的学习能力,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所以,在进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加强对课程设置的管理和研究。
3.3 开展信息化视角下计算机教改的实践活动
计算机教学侧重于实践的操作,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举办一些计算机设计大赛或者是程序编写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基础,将信息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掌握并且运用信息化技术去解决计算机问题,从而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学生必须要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去,通过实践活动的学习和了解,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实现计算机操作的科学性。
4 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计算机专业改革的进行,而且还会对计算机专业的正常教学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促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1]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13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4
[3]赵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
[4]韦容,申希兵,蓝振师.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4
[5]程宪宝,谢金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