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白色瘟疫”,为何失控?
2017-12-26常晓
常晓
结核病,曾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在20世纪初严重流行,全球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因此,结核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而结核病中最被人们广为熟知的就属肺结核。
肺结核,在古代中国就是人们俗称的“痨病”。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患上了肺结核而死亡的。按照民间迷信说法,只有“人血馒头”才能治愈肺结核,鲁迅在小说《药》中有相关描写。如果按照这种认识,肺结核确实挺吓人的。但是,需要普及的一个基本常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在21世纪的今天,肺结核已经只是一种普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能早期治愈,目前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换句话说,在今天,肺结核属于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疾病。
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在21世纪的今天,却在一所中学里失控了,几十名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毕业生患上了肺结核。一时间,各大媒体平台都被湖南桃江这起结核病疫情刷屏,民众也高度关注。那么,结核病为何容易在学生中传播?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结核病?下面,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结核病这个人类的“老对手”。
曾肆虐全球的“白色瘟疫”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占所有结核病的90%以上,所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染病,对于结核病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0年,而近年来通过DNA技术,发现结核病至少已经存在1.5万年。
在19世纪,结核病不再局限于中国或是埃及,开始在整个欧洲和北美大陆肆虐,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并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结核病。结核病一开始多发于生活困顿的人群中,后来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被人们称为“巨大的白色瘟疫”。
在我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这种疾病非常的凶猛,甚至可以危及到人的生命,尤其是“肺痨”,一旦患上甚至就意味着死亡。患上肺结核的人往往会脸颊嫣红、咳嗽不断,被欧洲上流社会认为具有一种病态而柔弱的美。因此,当时的很多作家甚至把患上肺结核在日渐衰弱中死去看作是一种时尚。很多有名的作家,例如雪莱、席勒、勃朗宁、梭罗和勃朗特姐妹等,都罹患了肺结核病。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制出十余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结核病不再是一种绝症,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不过,曾经的“白色瘟疫”到现在仍然是全球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
那么,为什么学生群体中易出现结核病爆发性流行?专家称,这与学生压力大、住校、免疫力低有关。
第一,结核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无论你属于什么社会阶层,只要你接触了传染源,都有可能被感染。
第二,结核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更容易潜伏,存在隐匿发病的情况。所以结核病的防控措施和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最初患病时很可能是很隐秘的,很难被及时发现。
第三,青年学生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学习压力大,容易受到病菌攻击,引起肺结核。另外,高中生、大学生多数需要住校,学生们整天在一起上课,人口密集,空气流通差,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播,患结核病的风险自然就增大了。再加上学习紧张,学生在校吃饭不讲究,营养素缺乏、抵抗力差会增加患结核病的风险,营养不良会影响结核病治疗效果。
第四,学生有咳嗽、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没有当回事,不告诉家长和老师,也没去看病。同学、师生间对彼此健康状态不会知根知底,整天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一旦有人患了肺结核,未能及早正规治疗,便易造成学生中相互传染。
肺结核不易发现,因为40%的早期结核患者没有症状,但并不是无迹可寻。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应提高警惕。此外,肺结核还有其他症状。若有以下症状,也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
1.長期的低烧。这是肺结核的一个主要表现,肺结核一般会有一个潜伏期,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烧,温度多在38度以下,通常发生在傍晚或者是午后,清晨的体温可能是正常的。
2.盗汗。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较差的人身上,当患者睡着或者睡醒的时候,身体会大量地出汗,甚至可以将被褥全部弄湿。但是这种症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特别的明显。
3.全身疲乏无力。
4.胸部疼痛。
5.咯血。这是肺结核后期的主要症状,因为结核损害了肺部的血管,导致了大咯血。
6.呼吸困难。早期轻症患者无呼吸困难,晚期病人因肺组织广泛受损可发生呼吸困难,会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几十年前,肺结核与狂犬病一样,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病死率很高,被称为‘白色瘟疫,民间有‘十痨九死的说法。”专家表示,现在,结核病已经成为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只要尽早治疗,遵从医嘱,完成疗程,绝大部分结核病是能够治好的。
防治结核病,生活中注意啥
绝大多数肺结核能治好,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患者?
一是治疗不及时。肺结核通过呼吸道-空气传播,传染性强。一名处于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人,但规范治疗3周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基本消失。
二是服药不规律。结核病患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后,许多不适症状可在短期内消失。不过,结核菌相当顽固,尽管在用药2个月左右后大部分敏感菌可被杀灭,但少量非敏感菌可能依然存活。因此,结核病患者应坚持完成整个疗程,一般为6~9个月,有的甚至更长。治疗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治疗周期,肺结核患者切莫自行停药。endprint
需要提醒的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周期长且难以治愈,治疗花费也比一般肺结核高10倍以上。并且如果传染给他人,被传染者一旦发病就也是耐药肺结核。
结核病如此严重,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一、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尤其是经历中考与高考阶段以后,要督促孩子好好休息,调养身心,以良好身体状态步入新的学习环境。结核菌的传播看不见摸不着,要完全避免吸入结核菌是极难实现的。因此,只要人体抵抗力强,即使吸入结核菌也可能被消灭。因此,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于防止结核病非常重要。
二、房间要多通风。结核菌是经空气传播的,因此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的可能。
三、到结核病人聚集场所要戴口罩。这类场所包括结核病医院的门诊和病房,以及综合医院的呼吸科门诊。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给家里定期消毒等。
五、学校与家长要切实向学生做好有关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在学校要注意环境卫生,教室、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
得了肺结核,除了按医生要求足量服药外,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
①患者有痰时一定要吐出来,不要下咽,不要随地吐痰;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传染期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去时应佩戴口罩;最好有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要经常开窗通风。
②肺结核患者应戒烟。吸烟会加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大量咯血可危及生命。肺结核患者还应限酒。因为抗结核药物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并且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饮酒会使肝脏的负担加重。酒还能扩张血管,有引起肺结核患者咯血的可能。
③饮食方面,要注意加强营养,多吃奶类、蛋类、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还应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杂粮等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少吃或不吃过辣的、过于刺激的食物。
④育龄期的女性肺结核患者,患病期间应暂时避孕,因为此时怀孕可导致患者肺结核病情加重,且胎儿可能会发生缺氧与营养不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或死胎,最好等肺结核治愈半年后再怀孕。
对于结核病,或许大家都是通过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鲁迅小说里的“人血馒头”才认识,觉得它曾经很可怕。但真正可怕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肺结核已经是“过去时”了。然而,肺结核在跟人类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之后,早已经在悄悄学习如何在时断时续的治疗过程中,产生耐多药性。所以,本刊提醒大家,肺結核或将重新成为一个新的、致命的、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的疾病,全社会都应从意识、卫生习惯和规范治疗层面防控肺结核。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也都应从中吸取教训,绷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根弦,加强防护意识,做好应急预案,以防不测。
小科普———结核病的传染途径
因空气-呼吸道传染这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会释放出很多带结核杆菌的飞沫,若易感者吸入了这种飞沫即可被感染。肺结核病人如果把痰吐在地上,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肺内也可引起传染。
因消化道传染结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污染了结核杆菌。与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易食入结核杆菌,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等也可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易引起肠结核。
因母婴传播患有结核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其体内的结核杆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胎儿也可因咽下或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从而患上先天性结核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