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误”的行为

2017-12-26

财经天下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理查德泰勒平均分

金句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事实上,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是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

“错误”的行为

作者:理查德·泰勒 (Richard H.Thaler)

译者: 王晋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分类:经济管理

理查德·泰勒刚当老师的时候,教过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不过当时班上的学生对他很不满,原因在于他把期中考试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题,导致总分为100 分的考试,全班的平均分却只有72 分。尽管最终的成绩分布与一般考试没有什么差异,也不影响A、B、C、D等级的划分,但学生对他就是没什么好感。

作为一名希望保住饭碗的年轻教授,泰勒决定改变这种情况,但又不想降低考试的难度。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把总分从100 分提高至137分。尽管考题比以往略难,但平均分却能达到96 分。学生们十分开心,再也没有学生抱怨他的考试难了。

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些学生的行为似乎“很不正常”,与理想的行为模型并不一致,而这些模型正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但世界并不是由“只寻求最优化选择”的“经济人”组成的,包括经济学家也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这也正是泰勒毕生投身于行为经济学的执念所在: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是拥有可预测行为且容易犯错的个体。

傳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事实上,我们的行为并不理性,往往预存偏见。比如经济人不会期待在结婚纪念日或者生日当天得到礼物,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日子与其他日子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经济人也会为礼物困惑。他们知道金钱可能是最好的礼物,因为它可以购买任何最好的礼物。但即使自己的配偶是经济学家,送钱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对吧?

在《“错误”的行为》一书中,泰勒讲述了他将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带回现实的艰难之旅,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并且不乏诙谐幽默,足以改变我们对经济学、对自己以及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从家庭理财到学院分办公室,从电视竞猜节目到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再到优步这样的公司,泰勒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行为经济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秘密。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行为经济学正在不断发展,全球各地的高等学府几乎都能找到研究这门科学的人。2010年,英国政府就建立起了“行为研究团队”,现在其他国家也纷纷仿效英国,希望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将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考虑在内。商界也发现,要想打造成功的企业,深入了解人类行为与充分理解财务报表和运营管理同样重要,毕竟,公司是人经营的,员工和顾客也都是人。

2017年,理查德·泰勒终于获得了早该属于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他的贡献在于在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建立起了桥梁。

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查德泰勒平均分
用蛋管住鸡
泰勒展开式在函数中的应用
平均分一半
展示不完美
用蛋管住鸡
星闻语录
两种分法
“平均分”教学设计
英国雕塑家理查德.狄肯访谈
理查德.狄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