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南阳市民文明素质的对策研究

2017-12-26刘雪原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模范南阳市民

刘雪原

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未来五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和幸福南阳。要想完成这项历史任务,就不能仅仅依靠发展经济这一硬实力,还需要依靠社会建设这一软实力。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就是社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提高我市市民的文明素质,才能建设出既丽且康、民富文昌的大美南阳,勇争一流、生机勃发的活力南阳和崇德尚法、宜居乐业的幸福南阳,才能切实提高我市市民的幸福感。

一、以文化人,以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第一,应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奠定市民“知礼”的基础。城市文化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城市文明离不开城市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南阳是一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南阳应注重把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文明相融合。通过城市文化建设,让我市市民在城市文化的熏陶中感悟文明的要旨,在潜移默化中地提高其精神文明素质。

第二,应加强城市德风建设,培育市民“明礼”的土壤。我市应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公民文化建设,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社会共识。在全市各个单位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文明礼仪教育和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公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在各个行业评选“道德模范”、“道德标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树立普通人的道德标杆。用榜样的感人事迹感召人民,可以带动我市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自发的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应加强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营造市民“践礼”氛围。政府应结合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加强和完善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新建一些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公共健身中心、美术馆、科技馆、主题公园等等,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其精神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引导市民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融入城市环境的美化和保护中去。

二、突出重点,增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针对性

提高我市市民的文明素质,需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首先,应突出重点内容。针对目前我市市民文明素质存在的不足,结合南阳“双创”的目标,应当重点突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重点提升市民礼仪文明,营造良好城市氛围;第二,重点提升市民交通文明,规范市民出行秩序,使市民“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第三,重点提升市民卫生文明,提升市民环境保护意识,打造美好的城市环境;第四,重点提升市民公益文明,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营造诚信友爱的城市风气。

其次,应突出重点人群。在普遍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的同时,突出重点的群体,通过个人影响家庭,通过重点群体带动整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应突出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群体。他们大部分由农民转化而来,虽然已长期在南阳居住,但是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和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仍然存在,社会公德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淡薄。第二,应突出国家公职人员。针对他们知识层次较高、便于统一管理的特征,应重点突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第三,应突出学生群体。文明素质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学生群体,学校、家庭、社区应三者联动,加强文明规范教育养成活动,培育文明有礼的新一代。

再次,应突出重点区域。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首先反映在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的窗口服务单位。在公共文化场所,应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并设立警示牌和相关的管理条例,引导规范市民的行为。

三、搭建平台,加强市民素质培育载体建设

加强市民素质培育载体建设,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市民广泛参与。

首先,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组织好群众性的活动。应真正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开展群众们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教育实践活动。如针对企业经营者和个体工商业者,可以开展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商户、文明诚信企业等评选活动;对于社区居民,定期开办市民文明学校,传播文明理念、普及文明常识,通过这个平台,广泛宣传社交礼仪、伦理道德等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对于学校,可以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加强文明养成教育,培育互助友爱的新一代;对于政府窗口服务单位,可以开展“学雷锋优质服务”活动,评选优质服务单位和个人等等。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责任切实落实到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实践主体之中。

其次,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各媒体可以专门开辟“道德模范”“身边的善行义举”等专栏,大力宣传报道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开办“道德模范故事汇”、“典型事迹报告会”等节目,让道德模范真正走进大家身边,面对面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营造学习模范、崇尚模范、进而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四、健全机制,使城市文明常态化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健全机制、持之以恒,使城市文明成为一种常态。

首先,要建立管教并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文明素质教育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联动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管理处罚力度,严格按照法律和规定办事。对不遵守交通秩序、破坏环境卫生、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要开展集中的巡查和整治,问题严重的要予以曝光并依法严惩。

其次,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共建机制。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要注重创建文明城市和弘扬农村文明新风相结合,使文明素质的提升工作从市民向农民延伸。在农村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和文明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文明共建机制。

再次,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应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配合、广泛参与的党政群协同机制。将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使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有章可循,长抓不懈、成为常态,杜绝“一阵风”式的创建活动。

以提升我市市民文明素质为根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创建之魂,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努力培育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城市风尚,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才能真正提升我市市民的幸福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范南阳市民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