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2017-12-26吴国辉
吴国辉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中如何应用好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一、关于混凝土裂缝如何加以防治的问题
混凝土受外界影响大,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到天气、温度、施工设备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构造物地面或墙体也时常出现局部裂缝。首先,负责混凝土施工的人员必须考虑施工环境,全面考虑气候、天气状况等因素,认识到在不同的环境中,混凝土施工会有差异,而工程质量有所不同,裂缝宽度的控制也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案。目前,国内混凝土施工主要是对施工质量和技术进行控制,以施工期间的技术管理和监督为主。如果混凝土构造物已经出现问题,再采取各种处理措施就来不及了,工程质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建筑设计標准,应积极预防拉应力。由于施工中很多因素是不确定的,拉应力很难避免,尤其是温度造成的拉应力是最难避免的,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苦难。再者就是施工中的混凝土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定,存在较严重的离析问题,加上同一块混凝土中的抗拉强度差异很大,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力,更容易形成裂缝。做好建筑施工工作,必须清楚认识应力变化的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二、关于建筑整体强度如何加以控制的问题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整个建筑的强度控制是很重要的,这是保证建筑质量能达标甚至超过国家标准的重要手段。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强度要求,通过实验配比,并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试验方法等一系列的标准对混凝土进行试验、试配,从而达到相关的施工要求标准。如果在混凝土配料中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时,这种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是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砂石的含水率都可能存有差异,因此,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先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测验的结果进行配比,提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在混凝土现场施工中,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如果发现水泥、砂石等不合格的情况,就应积极制定调整方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建筑整体的强度达标。
三、关于混凝土材料如何选择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非常重要,不仅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材料还必须满足建筑施工要求,而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还能有效的预防混凝土裂缝。
1、水泥。水化热是水泥作业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合格和完整性,应当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厂出具的合格证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2、骨料。建筑中所使用的骨料是比较严格的,骨料必须满足高质量、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杂质等要求。粗骨料最好使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按照此阿里奥计算公式: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2025kg,减少10kg水泥,温度降低1℃。
3、外加剂。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施工单位通常会在材料中加入外加剂,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外加剂中,粉煤灰的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可以积极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少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会对水泥颗粒产生分散效应,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例如,在混凝土中加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即木质素磺酸钙),混凝土的易性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并减少1 0%左右的拌合水,节省了10%左右的水泥,再一次降低了水化热。
四、关于如何搞好混凝土的浇筑问题
混凝土浇筑有三种方案,第一,分层施工。在第一层完全浇筑完后再回头浇筑第二层,但要保证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然后逐层连续施工,直到施工完毕。这种方案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平面面积不太大的工程中,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第二,分段分层。在浇筑时,先从底部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然后依次由下向上进行浇筑,由于混凝土的层数比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的末端还没有初凝,可以直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第三,斜面分层。混凝土结构斜坡不大干1/3,适用于长度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从下开始浇筑,逐渐上移。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器必须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同时又不会造成离析,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能力。除此之外,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或者导致钢筋的破坏,施工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因为这个环节是确定混凝土是否施工成功的关键。施工缝的留置必须符合施工设计,或者得到设计的允许,设置施工缝的地方都是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的部分,施工缝也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致命环节,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进行定时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解决问题。
五、关于如何进行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保湿和保温法。混凝土的保湿主要在混凝土内部强度发展阶段进行,潮湿的环境也可以预防混凝土因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还能促进水泥的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伸强度。为了让混凝土有一个更好的凝结环境,必须预防早期裂缝,因此,在混凝上浇筑完毕后12h内进行覆盖浇水;而保温则是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的过快流失,减少混凝士内外的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必须得到重视的一点,也是促进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保证。实际上,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技术施工、养护管理等,只有做好其中的每一项,才能完成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化的艰巨任务,在这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行业各施工环节的基础技术支持与管理理论强化,进而实现施工技术科学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仕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1(2):297.
[2]柏德新,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苏建筑,2006(3):40 - 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