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复兴之路“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7-12-26余放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梦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中已经明确提出,我们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血脉就是文化,建设文化也是在新时期下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的价值所在。需要在新时期不断建设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进而帮助迈向伟大“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地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鲜明时代特征,而要想迈向伟大的“中国梦”,就应该更好地建设文化软实力,进而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弘扬文化;中国梦;复兴之路

一、迈向“中国梦”道路中的软实力

“中国梦”的成功应道具备精神引导,而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础,还可以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分别是文化内涵的吸引力、国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提升有了非常显著的效果。而在新时期想更好地迈向“中国梦”,就应该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让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趋于稳定,通过优秀文化的建设与弘扬而为共同的目标提供动力。“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有力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还需要多方面措施有效结合,其中尤其是要重视软实力的建设,能够将中国道理、中国精神以及中国力量实现有机统一。

二、弘扬优秀文化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在迈向我国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中,需要文化的有力建设作为软实力支撑,因为文化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我们需要在文化建设和弘扬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处境,并且确保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凝聚力与感召力。要能够通过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保障我国在发展中具有内生动力,这也是迈向“中国梦”的道路中提供强大动力的有效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重视其中的精髓,我们需要明确,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文化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它比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更深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如果需要经济与政治来改变其精神面貌,那么就需要传统优秀文化的建设来为其塑造更具精神的风骨。中华文化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经积淀了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也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才能夠不断成为我们国家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成为展示着中华民族特色的重要标志。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国民精神以及生活方式影响都是非常深刻并且具有内涵。

我们需要不断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复兴之路的“中国梦”的伟大目标提供源源不断内生动力。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也就是在不同民族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以及信念理想,很多的价值内涵以及精神风貌对如今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当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古为今用,能够将其中富有魅力并且对当代的发展具有引导价值的内容深入挖掘。比如在我国传统文化里“舍生取义、精忠报国”观念,在如今就应该被予以足够重视。像范仲淹先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应该被传承与弘扬,要能够将这些传统优秀的文化进行发扬光大,深入每一个国民的内心,这样才能够保证国民具有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作为复兴“中国梦”积极因素,国民力量不可忽视。此外还需要对我国在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意义内涵进行深入探究、发扬,能够保证在新的时代下,国民仍然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具备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这也是使得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内容。要能够在新时代下勇于传播主流价值,这样能够增强国民内心的价值观与归属感,能够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来作为“中国梦”不断复兴的精神滋养。

在新时期下要能够加强力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基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存在的相关矛盾,对于文化层面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二次的探索,能够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包容、无私、勇敢等内容发扬光大,并且结合时代的发展优势来创造更大的价值。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国家在经济方面非常强大,但是缺少有效的文化作为内涵支撑,那么这个国家也是发展不平衡的,就像一个巨人缺了一条腿一样。我们要相信,中华优秀文化对于新世纪下中国梦的复兴,中国的崛起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通过发展中华优秀的文化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能够在当代加强发扬中国的价值观念。要能够更快建设好对周边沟通体系,通过增强自身软硬力量来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地位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这样才能够用优秀文化叙述好中国故事,进而与其他国家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要能够通过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来为中国发展道路奠定基础,让全世界都能够通过优秀的中国文化来了解中国的内涵。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将民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并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融合,为新世纪下传播我国的正面形象而奠定基础。此外对于优秀文化的弘扬,还应该从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入手。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来说,文化遗产是重要的载体,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相关区域的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弘扬,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联系。要能够通过不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来为复兴之路“中国梦”的不断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J].习近平.党建.2013(04)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J].习近平.党建.2013(01)

[3]“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J].雷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4]“中国梦”的伦理意蕴、表征及构建路径分析[J].郭良婧,郭广银.探索.2013(05)

作者简介:余放(2000.08.28)女,籍贯:四川省渠县,学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梦
家政女王的“中国梦”
为什么“中国梦”无意挑战美国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梦”
英国公司发布“中国梦”调查报告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