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能力的中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2017-12-26蓝翔
蓝翔
摘要:从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出发,对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根据汽修行业就业能力要求,把课程划分为相应的学习情境,在教学内容上贴近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强化了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就业能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作为汽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该课程的核心是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同时,电子控制技术又是学生未来用于生产实践的实用技术,要求学生对汽车电控系统主要零部件,如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构造、原理及工作性能有所掌握,并具务汽车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未来工作岗位的实用核心技术,并为日后的技术积累与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从当前市场对汽车电子维修类人才需求入手,剖析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1.汽车电子维修类人才的职业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汽车上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和智能性都有很大提高,同时大大减轻了尾气等对环境的污染。汽车电子与信息化的普及,使汽车维修业在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汽车修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维修内容一般只限于发动机、底盘和电气这三部分。现在,由于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几乎涉及了汽车的每一个系统:电控发动机、变速器、制动防抱死、车身稳定控制、智能驾驶辅助、主被动安全等不同的系统中都要用到电子控制。所以,中职学校的教学也应紧跟技术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内容,涵盖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内容。
传统的汽车维修是以机械修理作为核心,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强调操作者的工艺水平。然而目前汽车维修中,基本上是依靠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诊断为主,采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测和分析,或者是采用四轮定位仪、发动机故障诊断仪、尾气分析仪等技术含量更高的电子检测设备,结合操作者的技术,对汽车进行检测和维修。在课程教学上,就需要针对这种维修方式上的变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实现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先进仪器、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汽车电子控制类课程的教学,需要采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模式,以就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低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工作岗位。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汽车电子控制在课程上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器设备电子控制、以及越来越丰富的主被动安全电子控制等内容,在教学上要把握汽车电子控制、维修技术的特点,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就业趋势,根据岗位需要的技能,把汽车电子控制和维修的实际工作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主线,使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就业能力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加以选取。
2.1基于就业能力进行课程设计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仔细分析,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把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动手,亲身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学即所用,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与练,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
2.2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模块化设计
在教学的环节衔接上,要基于汽车电子控制维修技术的工作过程,设置以动手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和体系,使课程更加具体化、模块化,同时实训场所也要根据进行教学情境的一体化设计和建设,体现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系统性。
2.3模拟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理实一体化设计
在校内实训车间,借助“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设置一些真实的电子控制类故障和问题,通过教学进行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强调企业的真实工作情境。同时,在实践操作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逐渐形成优秀的综合就业能力。
3课程内容设计
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我们通过深入各种类型的企业进行调研,与校企专家一起,对本课程的就业能力做了研究和分析,归纳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就业能力和典型维修项目。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都有若干个真实的工作任务,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上课前,首先给学生下发工作任务单,学生通过工作任务单,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切实实现了学习和工作、理论和实践统一。
这些学习情境和任务涵盖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点,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在完成了工作任务,就相当于在企业完成了一整套工作流程。这些来自企业的真实的范例,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感受到了工作的真正内容和意义,学会了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故障和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4.结束语
开发优质的课程,是专业改革的基础。我们通过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手段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孟嫣.宝马售后英才教育校校企合作项目浅析[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5,(12):90-92.
[2]刘琼琼、游专、史品佳.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与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5(3):93-15.
[3]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M].第2版.北京:清化大學出版社教2011:5-6.
[4]陈立旦,陈开考.基于能力本位的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2):39-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