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7-12-26刘智英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刘智英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和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阅读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本文主要就初中阅读教学的意义和方法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一)阅读教学具有选择性

传统的教学中,并没有注重当前的社会现状进行相应改变,导致其时效性不高使阅读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直接造成学生阅读量小、文化积累不足、人文底蕴不深、文化知识单一、素养不高,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多功能作用的发挥,尤其难以培养出学生在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背景下应具有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人文底蕴”列入六大核心素养的首位,而阅读是积淀人文底蕴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而阅读教学与社会现状具有较高的联系,因此,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阅读进行有效的课外拓展。

课外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课外读物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课外阅读相对有选择性。如何引导他们课外阅读,成为促进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前提,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方面,可以把具体的课程作为选择课外读物的方向,根据这个方向适当地拓展。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内容大多截取长篇或短篇小说中的片段,学生可以阅读相关小说,如学习了《杨修之死》一课后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根据《望岳》阅读和背诵杜甫的其他诗篇。

(二)阅读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不管是长篇小说还是其他古诗词,都是我国优秀古老文化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情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既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要关注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课外阅读与教材具有较高的联系,在选择阅读内容时,要联系课堂内容,根据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引导。如根据《香菱学诗》选择红楼梦故事,学习我国古典名著的精华,增长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根据《论语》可以拓展到历史人物故事,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纵观历史,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遨游;根据《苏州园林》可以浏览中国历史遗迹相关的书籍,由此拓展到世界历史遗迹等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动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教师也可以讲一段有关教学内容的背景故事,或是作者的奇闻趣事,可以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初中学生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不同,对阅读的内容有选择性,我们常常听家长说:“大家都在阅读古诗词,名著等,而我家的孩子怎么就只喜欢看武侠小说。”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有阅讀的兴趣和欲望,只是偏离了学习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和家长,不要过分的指责孩子,而是应该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巧妙的引导,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之间多交流和探讨,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注重学生的基础积累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的积累,才能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如果没有积累,阅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多积累一些语言知识,诸如:字词的正确使用,优美的句子,修辞的运用,文本的基调等,帮助学生打好阅读的基本功,在阅读中能快速的抓住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的运用、语言特点等。其实,也要引导学生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在阅读课文或是读物的时候,能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掌握文章的思想脉络,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中的感情思想,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文章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章品味能力。最后,汲取文章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帮助学生积累起丰富的文化素材和生活经验。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多关注学生生词的理解,对于精彩的片段和优秀的篇章,要求学生进行记录和背诵,从而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写作中的运用。

(三)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和文本以及作者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过程。新课程也明确要求教学要“鼓励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每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真挚体现,通过凝聚和升华形成了具有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教材中的篇目,都是经过专家和学者精挑细选的,不仅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也都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文章的词句运用,还要让学生用心去读,去体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和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明白阅读的意义,才能不断的从阅读中汲取养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总之,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技巧,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切实的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工作,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阅读和探索,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04)

[2]吕松和.结构升格,让记叙文精巧布局[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