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创新在现代漆画教学中的意义

2017-12-26赵丹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技法创新材料

赵丹

摘要:本文从现代漆画的发展历史入手,了解现代漆画发展概况,深入分析我国高等学院漆画教学中存在的创新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从事漆画教育的工作者们能够培养与造就具有扎实基本功与创新精神兼具的漆画人才,使漆画事业换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现代漆画;漆画教学;创新;材料;技法

漆画,顾名思义是以漆为材料的绘画。我国用漆作画的历史已长达数千年之久,北魏时期就出现了漆画,然而这类漆画大部分属于漆器物上的装饰。1930年前我国福建漳州画家吴埜山创作了第一幅现代漆画《孙中山像》。直至1984年在全国漆画工作者的不断坚持努力下,漆画终于成为独立画种,从传统漆艺中走出来。

但中国现代漆画受传统漆艺影响深远,四位漆画开创性人物吴埜山、雷圭元、李芝卿、沈福文虽然都曾出国求学但都与传统漆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探索的绘画技法都是从传统漆艺技法中衍生出来的,例如吴埜山先生探索的是西洋明暗画法与传统的金漆彩画相结合的画法、李芝卿结合中日漆艺精华制作了上百块漆艺技法样板,为中国现代漆画的技法表达提供了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我国的现代漆画走的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的道路。自沈福文先生最先将漆艺引入高等院校后各个地区的高等院校也逐步开设漆艺课程。形成我国学院性漆画是中国现代漆画的主流形态,所以说学院的教育对现代漆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除少数美术专科学院设有独立体系的漆画专业外,其他大部分学院的漆画教学基本沿袭漆艺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教学课程设置相对于纯艺术学科比较传统,课程主要有制板课程、漆灰课程、灰料课程、抛光课程等等,这些传统技法课程占据大部分课时。因此许多学生对传统漆艺的制作步骤十分娴熟,但在漆语言的探索上却没能开拓创新,扩展思维。这并不是说要抛弃传统,传统漆艺十分精湛,并且传统是根是基础,我们必须学好基础,学好这些基本的技法,保护好我们精湛的传统文化。但在打好基础后我们是否能够开设一些其他课程,让漆艺也向前发展,开拓新的视野。我们在学习漆画的过程中往往是学习漆画的某一种技法,创作作品时往往只是改变绘画的图示,例如用贴蛋壳的手法画一幅意象形式的创作或用贴蛋壳的手法画一幅抽象形式的创作,再用贴蛋壳的手法画一幅偏写实的创作,诸如此类。图式在现代漆画不断发展向前推进,但是漆画更深次的东西并没有变。

一、从古至今漆艺技法在不断创新。

纵观整个漆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技法的不断创新;髹漆、漆绘、戗金、刻线、贴螺钿、百宝嵌、贴蛋壳等等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唐代漆器流行金银平脱工艺与镶螺钿工艺,工艺精美达到空前水平,但安史之乱之后,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唐玄宗下令禁止做这种耗费财力人力的漆器。但古代的漆艺匠人们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利用自己的才智与创造力,利用漆的特性一遍遍罩漆最多可达上百层,待漆半干后进行雕刻,最终形成了现在众所周知的雕漆。雕漆再不断深入创新又形成了剔红与剔彩。古代劳动人民的创新衍生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漆艺技法。如果他们停止思考止步于已有的方法,那么漆艺历史将失去绚丽的一篇。就像雕漆古代劳动人民仅仅只用漆这一种材料,就延伸出这么多不一样的技法。 不仅仅漆画的历史如此,纵观油画、国画、水彩等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到材料技法的不断创新。克林姆特在绘画时引入了金箔、纽扣等材料,求得画面光辉绚丽的效果;杰克斯波洛克以在画布上随意泼溅颜料,洒出随意的流线而著称等。

目前国内的漆画教学,大部分学院主要是以教授学生传统绘画技法为主。传统技法课程占较多课时,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单一性思维。学生作品大多只能依靠画面图案做改变,漆画的技法少有变动。古人能够开拓思维不断创新,我们作为现代漆画未来的力量,是否能够改变一下思维,是否能在漆画的课程的安排上做一些改变,例如添加一些新材料课程,鼓励学生去发现适合自己能够表现自己个性的材料、技法,在探索材料的同时发现新的技法,向世人展示独特视角的新作品。

二、漆画艺术语言的开发空间大。

漆画包容性很强,创作材料丰富多样,有些材料有待开发,有些材料并没有深入研究,只停留在表面。例如蛋壳镶嵌,最开始使用蛋壳是应为大漆颜料中带有天然的酱色,不论怎样研磨材料,它都无法变得亮白,因此最初使用蛋壳只是为了代替做不出的白色。之后发现蛋壳不仅是一种颜色,也可以做出不同的肌理理效果。蛋壳可以正贴也可以反贴再到后来的蛋壳多层镶嵌。我们贴蛋壳一般都是利用蛋壳光滑的平面,不论正贴或者反贴或是多层贴都是利用蛋壳的平面形态,不久前有一位漆艺家将蛋壳层层叠加利用蛋壳的侧面作画呈现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可见只是蛋壳这一种材料就这么多的发展空间。漆画可用材料丰富,这些材料是否还有其他的拓展空间,这都有待去尝试。四川美术学院漆画专业方向,本科开设了新材料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挖掘了许多寻常材料的特别用法。 研究生选修课也开设了漆画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以他们的创作思维与漆这种材料发生碰撞,最后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三、对比国外漆画艺术。

由于国外漆艺并不像中国拥有此悠久的历史,因此他们在漆画创作上相对较少受到传统漆艺束缚,在使用漆来创作时思维更加开阔,所用材料更加大胆。例如法国漆画艺术家文森,他在创作时会使用铁锈、丝绸、碳、朱砂、绳索等耳目一新的材料,他将不同的材料与传统技法相互融合,中西方元素相互碰撞,它的创作一次次踏入一个始料未及,充满无限可能的境遇,从而获得了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国外艺术家运用漆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深思,我国漆画教育能否在课程上做些改变,增加一些材料、技法创新课程,加强学生对材料的体验,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作力。并且这能对学生今后的创作及素材使用提供更多丰富经验。

当今时代、文化不断发展的格局下,我国漆画教学课程也應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以“画”为基础的前提下,已开放的的姿态彰显漆画的魅力。将材料的美学不断挖掘。寻找漆画语言表现的更多可能性。使漆画艺术换发勃勃生机。

《四川美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jg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法创新材料
精通拍摄技法
最美材料人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