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6赵占莲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会计翻转课堂中职

赵占莲

摘要:翻转课堂是新时期背景下诞生出的新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该模式将教师的主体作用转化为了主导作用,强调对学生多加引导与帮助。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会计;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会计工作得到我国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国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热门专业,受到了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青睐。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有助于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从而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充分就业。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又被称之为“颠倒课堂”,该教学模式是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而忽视学生群体的弊端而创设出的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突破。因此,教学中将该方法称之为“翻转课堂”。在课堂中,更多地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形式而展开,加之教师从中不断发挥起引导与评价的作用,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为主要的进展方式。另外,通过对课后作业的练习,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巩固与提高。这种主体的转变,对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翻转课堂”所面临的挑战

(一)对教学内容的挑战

新的教育方法具有较多的优势,但中職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科学合理的定位,依据课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翻转课堂”,不可“一刀切”。会计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具有完备的体系。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转”。

(二)对教学能力的挑战

该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结构脱离、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操作技巧、课堂控制能力,以便促进“翻转”课堂的发展。

(三)对自主学习的挑战

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多为不爱学习或不善学习的类型的学生。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其自主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习任务的完成。

三、“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工作是中职会计学生进行学习的重点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为中职学生展开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与牢固的基础。错账更正是该项课程的重要内容,对缺少经验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无法完全领会其中的原理,在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操作与完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2]。

2.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上,了解各种错账修正的方法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更正方法对错账加以修正;在实际应用角度上,具有一定的分析力,能够通过分辨错账的不同类型而选择出不同的更正方法。

3.教学对象分析。会计账簿登记与核对课程是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重要课程。因此,该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之上不可一味照本宣科,否则会将会计专业教学再次来回到以往的老路上。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感到枯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就大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教学流程

1.课前阶段

在课前阶段,教师可对学生放映教学视频,第一段的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作用是用来讲述画线更正法的原理。内容为公司的采购人员到外地采购之前到财务室申请出差费用,出纳人员为其提供了借款单,进行登记。其中,出纳人员存在操作上的错误。会计教师应予以指出,其错误出在账簿。视频结束后,教师应对画线更正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第二阶段的视频时长可控制在10分钟左右,视频的内容依然同上,为采购员申请出差费用,出纳人员处理账务。但出纳人员存在其他方面的错误,即记账凭证会计科目的错误,导致日记账也连带着出现错误。该视频中详细地向学生们介绍了红字冲销法更正该错误的操作流程。教师在讲解该方法时,应加入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流程。

2.课中阶段

(1)布置任务。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对视频中的错误类型,分析学生在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两段视频中的内容,设计出新的教学任务,如记账凭证多记与少记金额,同时要求学生更正错账。最后是提出问题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将错账的类型加以归纳,并分析不同错账的最佳更正类型。

(2)分组讨论。首先,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时,应按照“组间同质”与“组内异质”的划分方法加以划分,保持每一小组成员在4人。其次,在小组成员讨论期间,教师应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探讨中出现的问题,继而发挥引导作用,促进问题的解决。

(3)成果评价。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各个小组展示出各自所更正的记账账簿与凭证,在考察过后给予客观的评价,同时令学生展开互评与自评,继而进入最后的总结阶段。

3.课后阶段

该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更正的凭证与账簿的整理。同时对学生更正错账的过程进行总结。

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的论述可知,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起到了极佳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的增强,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提高,提高了课堂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晓华.浅谈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02):88-90.

[2]朱志伟.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199.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翻转课堂中职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