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26朱翠敏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应用

朱翠敏

摘要:将多媒体技术恰当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的软件和硬件,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效果。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做到数与形的结合、音像与形的兼备,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掌握,把有意识地学习和无意识地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具有它独特的优势。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得数学课堂环境得以优化,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更浓烈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字游戏,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二是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除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外,教师还可以将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班级网站上,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学习。三是多媒体技术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更多的资源,其能够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检索,获得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容。

2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因为感兴趣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上好一堂成功的课铺下了基石。利用音乐、视频、图像等手段烘托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供特定的情境,针对小学生对奇闻轶事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播放故事短片,激发联想。这样,我们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2.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师恰当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生动形象直观为主体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和探索的兴趣,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能将难以用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的数学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影像配音等各种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身临其境,创设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中进行着情景交融的学习活动。如学习图形之间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关系。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的场景,使静态的知识动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所学的内容。

2.3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如教本上的示意图,由于图太小,无法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分不清楚,说不明白。如果用直观学具来观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课上教学时间不足,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辅导,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解决“行程问题”的一题时,如“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桥长和车长,火车的行驶速度,求通过的时间”时。学生们不但要理解火车所走的路程,又要弄清数量间的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和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由于内容抽象,学生很难想象。只凭老师在黑板上画和用语言讲解也很难弄明白,此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学生观察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题意;利用动漫效果使火车运动起来,线段随着火车的移动而移动,并添加一些效果使不断增长的线段闪烁,学生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运动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弄清了火车所行驶的全程这一抽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了火车过桥动态过程,形象直观地把运动过程呈现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所创的情境之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2.4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稳定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学习空间,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中,为了讲授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时我是这样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发现了不管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有3 个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你能独立思考,想出办法像老师一样把他们的度数和找出来,展示给大家吗?”(课件演示)把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进行旋转平移拼成平角,从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度,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看完课件演示后积极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在这里利用多媒体演示,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通道,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们通过积极自主的探究,创造出了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把三角形三个角折一折拼成平角;有的学生说:可以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在进行加法计算,算出度数和;有的学生说: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60°,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样一来,促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从而实现了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现代教育不断进步的重要体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充分突出多媒体技术的各项优势,从而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做好反馈工作,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加以改良,从而使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雷利华.探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11)

[2]王卫东.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6(03)

[3]丁小荣.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J].新课程(上).2016(08)

[4]郭玮.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5(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