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2017-12-26刘海柱
刘海柱
案例描述:
课题:《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文化的形成、构成、特点、地位及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和品质。
2、能力目标:具有把握中华文化基本特点的能力;具有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德育渗透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情感教育,上下五千年形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每个中国人赖以骄傲和自豪的,伴随着文化而产生传统美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中华文化的形成、构成、影响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及品质是本课的重点。另外从世界范围看,唯有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从未中断,其原因何在,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材分析: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的要求,本框题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了解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传统美德的品质,对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中华文明自豪感有很大帮助,故本框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中直观体会,耳濡目染的感受中华文化的特点。并通过设置多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具体方法中采用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关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搜集传统美德小故事。
二、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十四年前,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文化的殿堂——北京大学,学习中国语言文学。他拜姜昆为师,正式成为“相声家谱”里的第一个外国人。此外,他还演小品、说评书、练快板等。在中国,他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先后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人之一”、“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大家知道他是谁么?
设疑:“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到底是什么在吸引着他呢?又是什么成就了他呢?
那就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第二环节: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一)、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活动一】 阅读P66页漫画,回答问题:
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回答,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点拨、总结。
过渡:中华文明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并不是最悠久的,但现在依然存在,原因何在。
结论: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活动二】 阅读P65页内容,讨论:
你认为最能中华文化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活动三】 中华文化的构成
学生自主学习,从课本寻找相关内容。
设疑:会不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可以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实物和印记,领略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
在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也就是距著名的殷墟西北二十多千米处,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商、春秋战国,到汉代、北朝、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
设疑:“六千多年不断的中华文明史”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源远流长)
过渡:悠久的历史,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相关链接】
(1)想说好英语,必须会读26个音标。同样,想学好中文,得学会汉语拼音。这可难倒了不少老外,练了一会儿“妈、麻、马、骂”,脑袋就晕乎了。
(2)在中国,叔是父亲的弟弟,伯是父亲的哥哥,舅是母亲的哥哥或者弟弟,而在国外统一称呼为Uncle。
设疑:这说明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博大精深)
结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传统美德 薪火相传
【活动一】 读课本68页内容,讨论:
①、请说出上面三个历史故事。
②、这些故事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活动二】 读课本69页内容,讨论:
这些名言警句蕴含了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环节:做出小结,巩固新知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小结,给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热门现象,抛出问题,令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分析,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案例反思:
1、在本课的学习中,师生收集了大量的文化素材,运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认识了中华文化的产生和特点、地位及影响;运用联系的方法,把握了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2、关注时政热点,把握社会新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当前的社会热点、时政新闻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为教师要学会“放手”,这里的“放手”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和表现的机会,多尝试一些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和展示自我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