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

2017-12-26侯敬

东方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体育锻炼课外

侯敬

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上提出了诸多问题,因此,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提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等。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第二课堂;体育课;地位

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全面的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越来越得到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的认识也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改革上提出了诸多问题,因此,有的人不满足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提出"第二课堂""第二渠道"等等。如何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進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以健康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

课外体育锻炼是有鲜明的群众性,其目的在于从学生个人的实际出发,追求身心愉快、增强体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

课外体育锻炼具有鲜明的课余性,它不采用课程、大纲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因而组织方法非常灵活,既可以班级形式进行,也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根据每个人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课外体育锻炼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有年龄、性别之分,体质强弱千差万别,对活动内容要求各不相同,承担负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学生体育锻炼时必须考虑上述的不同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例如:按不同的年龄、性别及体质强弱编成锻炼小组 ,按不同的内容和负荷量。总之要使每个人都要得到适宜的锻炼。

三、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1、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

2、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3、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制订锻炼计划,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若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四、教学论的发展与课外活动

传统的教学就"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群学生"将被"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代替"现代教学论的方法,仍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不过都主张同教师教学,学生学的传统方法,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界线将逐渐消失,以至近几年来,有的教育家提出开展"第二课堂",但是,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这种发展,充分地估价课外活动的作用,足够重视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同时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别。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把课外活动理解为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这种理解至今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既看到两者的联系,又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是比较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打好基础,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工作。在各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中,教学是基本的组织形式,抓好教学工作,重视和发挥课外与校外活动的作用。才能全面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各学科都有课外活动小组,体育课外活动是各种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并与其它活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五、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

在讨论和研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首先应弄清楚它们的概念与内涵,它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体育课要按照体育教学大纲,面向全体学生,并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系统的进行教学。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都是全学年,全学期的一部分,以保证其系统性与连续性。

体育教学在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上,能够首先得到保证,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年级进行系统的成绩考核,并评定出优劣。

此外,还有一引起其它特点,所以体育教学比起课外体育活动与其它一些体育组织形式更有系统性,连续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法定性。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首先是巩固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在体育活动中,需要人体各组织细胞,分解能量物质供机体活动,能量物质在分解的同时,又不断地合成,这种分解与合成,在活动结束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前提下,物质的合成大于消耗,并在一定时间内进退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原理,这原理的根本所在关键是超量恢复的时间,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周进行五至六次体育活动,每次一小时,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比较合适的。

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但是,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技巧,是与练习的时间与次数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外活动中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体育技术,技能。

六、对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其它部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三个依靠,四个安排和五个结合。

三个依靠是,依靠校领导的重视,依靠班主任的支持,依靠有关部门的配合。

四个安排是,每周两次班级体育锻炼排入课表,锻炼项目的活动内容排成轮流表。场地器材排好分配表,辅导教师训练表。

五个结合是,普及与提高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一般项目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结合,传统项目与全面锻炼结合,运动竞赛与宣传教育结合。

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长体育知识,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水平等有其特殊的作用,每个学校均可根据自己的师资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和学生的爱好,选择一两项运动,长期开展,使之形成传统。总之,每个学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形成一种气氛,一种氛围,形成一种传统,一种特色。

课外活动的另一种特点是在满足学生个人的爱好和发挥个人专长方面,比体育课有更大优越性。因此,课外活动对锻炼身体的实效性,具有自己的优势。

综上所述,我们在强调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重要地位与作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是不能相互代替的组织形式。因此,学校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必须积极认真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做到课内外密切结合,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禹斌. 中学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4,33:127-128.

[2]吴燕平. 浅谈怎样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 学园,2013,11:139+142.

[3]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www.edUzhai.net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体育锻炼课外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淘气包马小跳
小小“运动员”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