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师生意识”同步共频

2017-12-26王银燕

江苏教育 2017年17期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讲了不听”“听了不做”“做了不会”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态度意识的“不到位”,行为意识的“不进位”和习惯意识的“不复位”。教师可精准调频,让师生态度意识“同步”;反复校正,让师生行为意识“共频”,调谐互动,让师生行为意识“共振”。

【关键词】师生意识;意识错位;同步共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5-0049-03

【作者简介】王银燕,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一级教师。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课堂上存在着师生意识错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你说我不听”“听了我不做”“做了我不会”,简言之,“听说错位”“听做错位”及“做会错位”。笔者以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顽固的重文轻体思想导致的学生态度意识不到位;从众心理导致的学生行为意识不进位;单一的专业化教学导致的学生习惯意识不复位。面对当下小学体育课堂中出现的“师生意识”错位现象,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的状况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师生态度意识“同步”

体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下无论是社会、家庭或是学校都应该充分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体育学习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通常,体育教学一般是由体育教师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疲惫。如果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游戏创编,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我的课堂我做主”主题板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编自己喜爱的体育游戏,并让同伴来评价自己的游戏,得到的“赞”越多,就说明游戏越受欢迎。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改编一些经典的游戏,呼吁家长加入其中,体育教师则把这些比较成熟的游戏通过适当的改变,运用到田径、球类、体操等教学中去。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局面,并能让学生明确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主动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也体验到存在感、认同感和成功感。

2.关注细节,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受益”。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相关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开展“老狼老狼几点啦”这一游戏时,经常会出现学生扮演狼却抓不住小羊的状况,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修改规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颠倒角色:有学生提议为什么一直都是狼抓羊,为什么不试试“羊抓狼”呢?在羊群中安插一只“机器羊”,它可以保护其他小羊。

营救同伴:在游戏中,“灵活的狼”可以抓到很多“小羊”,于是大家就想到了“同伴大营救”计划,营救同伴必须要冒险到老狼家,把同伴营救出来。奔跑能力强的学生对于这样的规则总是跃跃欲试,同时,规则的改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特殊能量:这一提议是因为有一名学生受伤不能上体育课,但是看见同伴玩耍时很想参加。于是结合平时玩的网络游戏,笔者想到了网络游戏中的人物会拥有“特殊能量”,于是让该生扮演拥有特殊能量的人物,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让师生行为意识“共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知道学生需要习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应该明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借助哪些方法,当然,学生也需明确教师教学设计的意图和目的。

1.从教师的“语言提示”到学生的“肌肉记忆”。

对于学生而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大多是通过体育教师的“语言教授”来完成的,但是小学生对体育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很弱,往往会出现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越乱的状况。因此,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知晓教师的要求,同时知道自己需要通过什么样的练习,达到所要完成的目标。

例如:在教授低年级学生“投掷”单元的内容时,很多学生会出现“出手角度”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出手角度高了或低了,標准的角度应该在45度左右,学生肯定会听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但如果教师以投掷方向的物体(楼房或大树)为参照物,只要简单地说一句“你们朝对面楼房的二楼(或三楼)投,或是向着我们前面大树的树顶投”,学生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2.从教师的“游戏规则”到学生的“游戏精神”。

体育教学和游戏是分不开的。在游戏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并在规则的要求下进行游戏,更应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更深层次的游戏精神。

例如:对于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说,“耐久跑”是一项令人头痛的内容。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序开展教学,那将会是一节非常枯燥无趣的课。此时教师可以稍微改变教学形式,让学生开展“校园寻宝”游戏,即学生结合学校的地形分小组寻宝,这样学生的兴趣会大增,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锻炼。通过这一游戏学生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游戏精神的理解。

三、让师生行为意识“共振”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效果如何,不仅与教师的教有关,更取决于学生的学,特别与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密不可分。

1.教师的“有意识”设计成就学生的“无意识”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但是学生很少去改正或是改正不及时的现象。面对这类现象,教师应该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是因为教师语言提示不准确,或是教学方法不合理呢?endprint

例如:在低年级“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滚翻时,会经常出现团身不紧这一问题,教师口头提示多次,学生依然团身不紧。此时,教师若在热身阶段让学生玩“躲猫猫”游戏,学生就会知道,若想不被发现,就必须把身体团得很紧,这样才能把自己藏到垫子后面。如此,不用教师过多的语言提示,学生就能攻克团紧身体这一教学难点。

2.教师的“有意识”预设促进学生的“有意识”生成。

教学中的预设,我们可以理解为备课,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具……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可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理念融入教学中去。

例如:在进行中年级“结合童谣进行跳皮筋”的教学时,教师选用的是童谣《马兰花开》,歌词:“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教师启发:同学们,你们可以把马兰花改编成别的花吗?接着,学生进行自主创编,有的小组创编出了“茉莉花、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大人小孩都爱它,请你马上就开花”。

以上案例,虽然学生的创编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的,虽然只是稍稍修改了几个字,但是学生在整個创编过程中熟练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各课程资源的统整,是自主学习的表现。

3.教师的“话语语言”评价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身体语言”。

评价是检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最先关注到那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很多时候教师喜欢“锦上添花”,愿意帮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成绩。而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而羞于与教师接近,如此便产生了恶性循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反复的专业讲解学生未必就能明白,此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

例如:在进行低年级“快速跑”的教学时,笔者发现不少女生跑步的步幅太小。教师发现这一现象时往往会及时提醒学生“把步子迈得大一点”,但是结果是步子大了速度就慢,要不然就是不听教师的提示,该怎么跑就怎么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场地上画出距离不同的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区域,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踩线跑。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击掌、一个拥抱、一个点头,哪怕是鼓励的眼神都可以表达很多含义,这样的评价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让“师生意识”同步共频是当下小学体育教学亟须达到的一个状态。只有变过去的“教师想”到将来的“师生想”“大家想”“大家做”,才能让“师生意识”同一步调、相同频率,并共振出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丽娜.中小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56-58.

[2]何步文,王世哲,刘万武.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4):342.

注: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文章,有删改。endprint